達芬奇手術系統是一個以微創的方式輔助復雜外科手術的機器人手術系統,目前,達芬奇手術系統被世界各國醫院爭相采用。以達芬奇為代表的手術機器人技術的普及,將手術的精準度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將外科手術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日前,邁阿密大學醫院宣布成為首家使用新一代(第四代)達芬奇Xi手術系統的教學醫院。這個系統于2014年4月1號才被美國藥監局批準投入使用,它的引進主要歸功于PaulJ.DiMare先生和他太太的慷慨捐贈。
達芬奇手術系統是一個以微創的方式輔助復雜外科手術的機器人手術系統,由IntuitiveSurgical公司開發設計和制造,2000年被美國藥監局正式批準投入使用。此手術系統最初主要用于泌尿外科的微創手術,例如前列腺切除手術,現在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心外科,婦科以及小兒外科等外科微創手術。目前,達芬奇手術系統被世界各國醫院爭相采用,截止到2012年為止,由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完成的手術超過20萬臺。以達芬奇為代表的手術機器人技術的普及,將手術的精準度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將外科手術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做為代表當今手術機器人最高水平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它主要由3個部分組成:1.主刀醫師操作控制臺;2.三維成像視頻影像平臺;3.機械臂,攝像臂和手術器械組成移動平臺。實施手術時主刀醫師不與病人直接接觸,通過三維視覺系統和動作定標系統操作控制,由機械臂以及手術器械模擬完成醫生的技術動作和手術操作。
與傳統的腹腔鏡手術系統相比,手術機器人有著明顯的優勢:
(1)3D高清影像技術為主刀醫生提供高清晰,全方位立體式手術視野,可以準確的進行組織定位;
(2)醫生通過醫生控制臺操控機器手臂,操作方式尊重醫生開放手術操作方式,減少培訓和學習;
(3)仿真手腕手術器械消除了顫動,減低手術風險;
(4)機器手可以模擬人的手指靈活度和準確度,可以進行人手不能觸及的狹小空間的精細操作;
(5)機器手的關節腕具有多個活動自由度,拓展了手術人員的操作能力,提高手術精度;
(6)一個主刀醫生可以完成一個腔鏡手術團隊的全部工作,減少了配合失誤,更容易實現主刀醫生的意圖;
(7)病人的切口更小,康復時間更短,感染風險也大大減少;
(8)主刀醫生采取坐姿進行手術操作,有利于長時間的復雜手術,延長了外科醫生手術生命。
因此,手術機器人系統對于外科手術來說絕對是革命性的創新,不僅更大程度上的減小了手術創傷,提高了醫生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手術效果,為推進外科手術的進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隨著機器人系統的不斷發展進步,達芬奇機器人也在不斷更新換代。目前市場上普遍應用的是第三代產品,達芬奇Si系統。這款機器人在實時操作上已經非常到位,但是手術的操作范圍上比較局限。如果醫生想要繼續探究病人其他部位或身體更深部位的病理情況,需要重新定位。近日,IntuitiveSurgical公司發布了旗下機器人手術系統的第四代產品——達芬奇Xi系統,最新第四代型號Xi比前幾代系統改進之處主要在于:
(1)經過大幅改進的驅動結構使得機械臂移動范圍更靈活精準,可覆蓋更廣的手術部位;
(2)數字內窺鏡更加輕巧,使用激光定位并可自動計算機械臂的最佳手術姿態,畫面成像更清晰,3D立體感更準確;
(3)內窺鏡可以拆卸連接到任何一個機械臂上,手術視野更加廣闊;
(4)更小,更細的機械手加上全新設計的手腕為手術操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靈活度;
(5)更長的支架設計為醫生提供了更大的手術操作范圍。
實際上,達芬奇XI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四個微創手術刀的設計,并且可旋轉支架的設計能夠使其旋轉到身體的任何部位。更為重要的是,如果醫生認為有必要,那么這四個微創手術刀可以取出以及重新植入身體內部。此外,達芬奇Xi系統和IntuitiveSurgical公司的螢火蟲熒光影像系統兼容,這個影像系統可以為醫生提供更多實時的視覺信息包括血管檢測,膽管和組織灌注等等。達芬奇Xi系統具有強大的可擴展性,為一系列的影像和器械技術提供了無縫連接入口。新一代機器人手術系統的問世,完美解決了前幾代系統的局限,能夠幫助外科醫生完成更為復雜的手術。隨著科學技術和手術理念的不斷創新及發展,達芬奇機器人外科手術的應用領域將不斷拓寬發展。加上遠程醫療和遠程手術的發展,讓人憧憬的機器人手術時代將很快到來。
這個最新一代機器人手術系統已經在邁阿密大學希爾維斯特癌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成為病人手術選項之一。它為復雜手術病人提供了最先進的醫療科技,幫助邁阿密大學醫院在前列腺癌癥手術方面成為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
對人類而言,微觀世界仍然存在很多謎題——無論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微型生物水熊蟲,還是被譽為“微生物工廠”的微米級大腸桿菌,甚至是可寄生在大腸桿菌中的納米級噬菌體,以及蘊含著神秘生命起源的分子基因編碼......
實驗室自動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尤其在人工智能時代。在這個時代,大規模、高質量的實驗數據對于算法驗證和迭代至關重要。實驗室自動化不僅能加快實驗速度,提高時間利用率,還能降低耗材消耗,提升實驗通量,生......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產業計量成果庫的首批入庫成果名單,其中,浙江省計量院的兩項重要成果:《大氣顆粒物監測計量關鍵技術》與《管道測繪機器人保障油氣輸送管道暢通》成功入選。這次公布的產業計量成......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聯合日本本田公司,開發出一種智能、可拉伸且高度靈敏的新型柔性傳感器,該傳感器觸感柔軟,就像人類的皮膚一樣,這有助于使人機互動更安全、更逼真,為機器人和假肢的廣泛應用打開了大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世武教授、金虎副教授與王柳特任教授等在Nature子刊NatureMachineIntelligence上發表了題為:Asoft-packagedandportablerehabil......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副研究員曹武警與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合作,在外骨骼機器人領域取得新進展。該團隊研發了國際首款面向橫向行走步態的外骨骼,通過在橫向行走......
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科研人員在《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快報》上發表研究成果,介紹了一種名為L3F-TOUCH的傳感器,可增強機器人的觸覺感知能力。該傳感器是一種輕量級、低成本、無線傳輸的高分辨率指尖傳......
機器人能成為人類平凡生活中的陪伴成員嗎?英國《每日郵報》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機器人能制造汽車、分揀包裹、管理倉庫。如今,從緊急救援到烹飪美食,從教育孩子到陪伴家人,新一代機器人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396.shtm ?機器人Robear。機器人Atlas。機器人廚師Moley......
基于柔性材料的機器人可以很好地復制人類和動物的外觀、動作和能力。雖然現已開發出無數柔性機器人,但由于其組件成本高昂或制造工藝復雜很難大規模生產。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研究人員最新開發了一款機器人手,其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