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氣凝神,科學小記者們正在紛紛挑戰,能否以不超過1%的誤差,取出1毫升水樣。
小記者們感慨著,原來在實驗室里的一項基礎操作都“這么刺激”。
小記者挑戰成功。
7月18日,約20位來自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的中小學生組成的科學小記者團,來到科研“國家隊”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高原所),了解地球“冰箱”的重要性,理解青藏科考的收獲和意義,了解一代代奮斗在青藏高原的科學家們的動人事跡。
這是由房山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2024年“科學小記者+探秘房山”活動的第五期,由青藏高原所和中國科學報社共同承辦。
追本溯源的新聞課
首先,科學小記者團來到從事新聞宣傳和科學傳播工作的專業機構中國科學報社。
在培訓課堂上,中國科學報社記者通過案例,來幫助小記者理解新聞稿件的分類、要素和結構,講解了采訪前的準備、采訪中的技巧、采訪后的必備工作,探討了如何提出好問題,并以真實事件為例強調了真實性是新聞的底線。她還根據既往“探秘房山”活動反饋的稿件情況,分析了小記者們寫作的特點。
在中國科學報社社史館,小記者們通過了解我國創刊最早的科技類報紙《中國科學報》的發展史,對國家科技與中國科學院發展歷程形成初步印象。
“無字天書”中的冰川史
地球也有自己的“冰箱”?這個“冰箱”和“全球碳循環”有怎樣的聯系?又將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帶著無數疑問,小記者團走進青藏高原研究所——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從事青藏高原綜合科學研究的國立研究機構,尋找答案。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具有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在水源涵養、水文調節、固碳與氣候調節、科學教育與文化服務等生態系統服務,具有廣域甚至全球性意義。
位于青藏高原所2層的化石長廊,陳列著歷次青藏科考獲取的植物、動物和巖石化石標本,小記者們在這里尋找著百萬年前青藏高原的遺跡。
在青藏高原地球系統與資源環境重點實驗室,大家被冰芯樣品和先進的科研設備圍繞著,聽正高級工程師高少鵬老師解讀著冰川歷史的“無字天書”。
在電子顯微鏡前,小記者們得以跨越時空,認識了一種5000萬年前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放射蟲。
在第二次青藏科考展廳,他們通過實物標本學習青藏高原的形成及高原動植物變遷、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及資源分布。
兼具科學與藝術的地質素描課
“如果沒有青藏高原,華南地區將是今天的撒哈拉沙漠。”青藏高原所副研究員王厚起帶來了一場科普講座《第三極科普講堂》。
他幫助小記者梳理了青藏高原的來源,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生長的現狀,并現場帶領小記者根據科考現場照片繪制一張地質素描圖。
通過素描來展現地質特征、傳播地學知識,有著悠久歷史。在野外地質工作中,素描一直是文字之外最重要的記錄形式,地質素描在野外記錄簿、地質教學、地質報告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這種記錄手法被一代代地學人傳承下來,不僅在實際工作中發揮著作用,也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小記者們也通過描繪峽谷和冰川地質素描圖,了解相應地質構成和識別冰川地貌,領略著一代代奮斗在青藏高原的科學家們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青藏科學精神。
屏氣凝神,科學小記者們正在紛紛挑戰,能否以不超過1%的誤差,取出1毫升水樣。小記者們感慨著,原來在實驗室里的一項基礎操作都“這么刺激”。小記者挑戰成功。7月18日,約20位來自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的中小......
7月13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悉,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參與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團隊在青藏高原腹地取得了重大考古發現。該團隊在西藏自治區色林錯南岸的尼阿底遺址第3地點,發現了青藏高原目......
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記者孫自法)在中國青藏高原發現的夏河丹尼索瓦古老型人類(夏河人)研究再獲重大突破:通過對白石崖溶洞遺址發掘出土的2500余件動物骨骼進行傳統動物考古學和古蛋白組學分析,特別對其中......
日前,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悉,第二次青藏科考“生態安全屏障功能與優化體系”科考分隊在深入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他們成功揭示了地面儀器監測在估算青藏高原實際降水量時存在嚴重低估問題,并對導致低估的原因......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科研團隊首次獲取了青藏高原對流層大氣廓線的連續3年觀測數據,可為青藏高原天氣過程和環境變化研究、惡劣天氣臨近預報等提供數據支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大氣科學進展》雜志。大氣廓線......
中新網北京6月8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依托新組建的青藏高原對流層大氣立體觀測網,首獲連續近3年的青藏高原上空對流層大氣廓線持續觀測數據,可為惡劣天氣臨近預報......
中新網西寧6月3日電(馬紅璐梁奔奔孫睿)記者3日從青海省氣象科研所獲悉,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和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聯合組成的綜合科學考察隊(以下簡稱“科考隊”)日前赴青海玉樹、西藏山南和阿里地區開展野外......
多年凍土與高寒草地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協同進化。全球變暖導致多年凍土融化和退化,引發高寒草地變化,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從而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同時,高寒草地影響地表和大氣及活動層與多年凍土間的水分和熱量......
5月27日,《自然—地球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環境變化與多圈層過程團隊張國慶研究員等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過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積擴張超過1萬平方公里。研究團隊預估,至21世......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環境變化與多圈層過程團隊研究員張國慶等發現,過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積擴張超過1萬平方公里。研究預估,至21世紀末,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補給,在低排放情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