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受科研環境的影響,而科研管理體制對科研環境起著決定性導向和制約作用。當前,應盡快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對我國科研管理體制進行深化改革。為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從國家層面優化科技管理體制是進行改革的根本起點。在資源配置方面,我國長期以來存在條塊分割、多頭管理、效率低下和重復浪費等現象。鑒于國家科技資源配置現狀,一些科研部門和機構把單位和個人對外爭取經費的數量大小作為對科研工作評價與考核的硬性指標,并且與后續支持強度或個人利益等掛鉤;一些科研骨干為了得到更多經費而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四處申請項目,無法真正安心科研工作本身。進一步,目前對很多重大科研項目缺乏認真的結題驗收與科學評估,這無形中使爭取科研經費在許多人眼中變成了比高水平科研工作自身更重要與更可行的奮斗目標。
為此,建議從國家層面設立宏觀管理決策與協調機制,改革現行重大科技資源的配置和遴選辦法。特別地,對于基礎研究、公益研究、應用研究等不同類型的科研工作,要科學合理地設定競爭性研究經費與穩定支持研究經費的比例,特別要建立長期穩定支持基礎研究的法規政策;同時要根據科學研究的特殊規律,實事求是地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經費管理與使用辦法,并加強監督檢查。在目前狀況下,至少可以在合理設置課題經費強度的同時,通過在國家層面建立信息共享等機制,嚴格控制科研人員從不同渠道申請和承擔國家級重要科研項目的總數目。
相關政府部門的職能轉變,是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關鍵。舉例來說,目前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在組織學術性很強的重大評審時,通常是按照幾大科技領域來分組進行。許多被管理部門邀請的專家,除了自己所熟悉的專業方向,對其它領域具體成果的判斷往往只能依靠某些表面現象和數量指標,這就使這類評審從根本上存在局限性,使評審的權威性與公正性大打折扣,不但會使各類學術不端行為有機可乘,同時還可能使不少真正優秀者屢受挫折。事實上,在我國目前許多重大科研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已被總結為“捆綁申請、分散研究、合并交賬、以數量充質量”等;在重大成果評估與評獎中也不乏“拼湊成果、包裝意義、蒙混過關”等現象。
政府部門的“宏觀管理”與市場機制的“自由競爭”,只有很好的結合才能集成各自優勢,否則可能會導致兩者弊端的疊加。這就要求政府部門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對于自己實際上“管不了,管不好,也不應該管的事情”,不應該“越位”去管,而應從根本上進行職能轉變,減少對科研項目從立項、遴選、驗收到獎勵的具體管理,將工作重點集中在制定規劃、設計政策、做好服務和優化環境上。另一方面,在自由競爭機制中,必須有規范完善的競爭規則、科學公正的評價體系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作為保障,否則就很可能變為“無序競爭”甚至“惡性競爭”,遠達不到有效促進科研發展的目的。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在這方面又不應該“缺位”。
科研評價體系是科研管理的一個核心問題。既不能簡單地將經濟管理的思維模式套用到科技管理中,也不能將管理工程項目的辦法照搬到基礎科學研究中。“科學目標”是在一定時空范圍和假設條件下對新現象和新規律的認識,而“工程或經濟目標”往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復雜的實際任務,這兩類目標不可混淆。但長期以來,一方面,人們迫切希望通過科技的發展來改變我國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對科學、技術與工程的不同性質和發展規律存在著模糊或片面的認識。這往往要求科研成果要對經濟或工程產生“立竿見影”的應用效果或顯著效益。實際上,長期以來我國科學研究中“欲速不達”和“急功近利”等現象反復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礎研究的整體水平,反過來又影響應用研究的整體水平。
毫無疑問,只有符合客觀發展規律的做法,才能真正推動科技的進步。由于科學研究活動是由具有博弈行為的人參與的特殊復雜系統,對其進行具體管理與評價,往往不是“數量化”、“一刀切”、“投票法”或“行政化”等簡單做法所能奏效的。科研管理工作應符合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同時,科技人才政策也要符合人才發展的客觀規律。
具體到現行科技獎勵機制,應該進行實質性改革,可以考慮國家只頒發少量的終身成就獎。 具體項目成果的獎勵,一般來講,對基礎研究成果應該依據其學術價值或對科技發展所起的實質性推動作用,主要由公認的學術組織和學術團體來評價獎勵;而對應用性研究成果應該考察其實際應用效果和推廣情況,主要通過市場機制等來評判獎賞。一項獎勵的權威性不應該取決于組織評審部門的行政級別或職能大小,獎勵也不宜過多過濫。只有這樣,才可能使真正在學術界被廣泛認可的基礎研究成果、或真正經受住市場檢驗的應用研究成果得到恰當評價與獎勵,從而樹立正確的科研導向。
總之,改革科研管理體制、建設良好學術環境,具有根本性、長遠性與迫切性,應當高度重視。科學研究規律與人才發展規律不僅應當尊重,而且值得敬畏。希望國家加快科技體制深化改革,為我國科技高水平發展與高素質人才成長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作者系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
“不確定性無處不在,人們也總是想盡各種辦法‘對付’不確定性,以達到調控目的或期望目標。但就像我們在理想化的封閉環境中通過練習學會了開車,真正到了復雜開放的實際公路上,還會面臨各種不確定性情況。也就是說......
隨著現代實驗、觀測、計算和模擬技術與手段的不斷進步,數學作為邏輯推理和定量研究的有力工具,深刻影響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數學的貢獻不勝枚舉,比如,在著名的阿波羅登月工程中,火箭......
2010年8月的一天,北京中關村,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院長辦公室里,郭雷院士站在朝南的窗戶前,指著遠處對《科學時報》記者說:“在中國科學院的基礎園區內,距這幢大樓的南面大約500米處,有......
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受科研環境的影響,而科研管理體制對科研環境起著決定性導向和制約作用。當前,應盡快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對我國科研管理體制進行深化改革。為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設立國家科技宏觀決策與協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