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量子信息技術中心在2D材料量子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Bandgap modulation of MoS2 monolayer by thermal annealing and quick cooling 為題發表在Nanoscale 期刊上。相關成果同時申報了國家ZL:“一種基于熱應變對二維薄膜材料的量子效率和能帶的同步調制技術”(ZL號:201610897889.7)。
隨著石墨烯材料的廣泛應用,后續一系列類石墨烯材料包括硅烯、鍺烯、MoS2、MoSe2、WSe2等相繼被提出,特別是其中一些材料具備石墨烯材料所不具備的直接帶隙性質,從而使得這些材料擁有了在量子光學和光電子學等領域的重大應用潛力,獲得了廣泛重視。為了進一步提升基于二維薄膜材料的光、電性能,利用應變對材料能帶的調制成為調制二維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利用應變對能帶的調制幾乎全部以機械應變的形式提出。然而,機械應變對能帶的調制需要以犧牲材料的量子效率為代價;同時,機械應變不能在材料上形成永久性的應變。
針對上述問題,重慶研究院量子信息技術中心研究員趙洪泉及其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以溫和熱處理結合在液體中快速降溫的方法,在2D材料上產生基于2D材料與襯底材料熱膨脹系數差的熱應變對材料性能的調制。該研究以MoS2單原子層為具體對象,但適用對象包括所有二維晶體薄膜材料、器件等。通過實驗測量熱處理和快速降溫前后熒光譜和拉曼譜的變化,結果表明,在200℃溫和熱處理和快速冷卻條件下,MoS2單原子層的熒光峰值強度提高2倍以上;同時,熒光A激子的譜峰波長和拉曼譜E12g模式頻率隨熱處理溫度從室溫到600℃近似線性變化,幅度分別為3.82meV/100℃和-0.28cm-1/100℃。當溫度控制精度達到1℃時,熒光A激子的譜峰波長和拉曼譜E12g模式頻率控制精度分別達到0.0038meV和0.0028cm-1,調制精度達到傳統的機械應變調制的100倍。從而明確了200℃附近溫和熱處理和快速降溫有助于大幅提高薄膜材料的直接躍遷量子效率,并對能帶進行同步精細調制。該方法所產生的熱應變同時是一種永久性的應變,只有在再次進行高溫熱處理條件下才能消除。
該研究為基于應變對2D材料的能帶結構的精細調制提供了實驗和理論依據。
2019年8月9日-10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2017年立項項目中期檢查會議在太原召開。按照科技部關于科研人員減負專項行動的精神,本次會議首次將科研任務檢查和財務檢查同步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杜江峰領導的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建立了在量子系統中實現基于非厄米哈密頓量的量子調控普適理論,并通過對金剛石量子比特的高精度量子操控,首次在單自旋體系中......
2018年8月28日,由山東大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III-V族半導體三維異質納米線的原位構筑與紅外探測應用”召開青年科學家項目總結會。項目責任專家、項目組咨詢專家組......
為保障項目按照任務書的內容有序開展,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承擔的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綜合極端條件下的新型關聯電子材料及量子態調控”和青年科學家項目“異核簡并氣體的雜質物理和新奇量子物態”,于2......
算法和材料數據庫正幫科學家預測哪些元素能合成新材料。幾百年來,人們一直是通過反復試驗或者靠運氣和偶然發現新材料。現在,科學家們正在使用人工智能來加速這一過程。最近,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用AI來解決如何生......
日前,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量子信息技術中心在2D材料量子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BandgapmodulationofMoS2monolayerbythermalanneal......
日前,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量子信息技術中心在2D材料量子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BandgapmodulationofMoS2monolayerbythermalanneal......
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國發[2014]64號)文件的精神,為加強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保持在量子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我國在2016年設立了量子......
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研究是當代物質科學與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前沿,是在認識量子現象和規律的基礎上,通過開發新材料、構筑新結構、發現新物態以及改變外場條件等手段對量子現象和規律實現調控和開發應用,突破經典調控......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在分子尺度量子調控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利用原子力針尖誘導的局域催化還原反應實現了在單層氧化石墨烯上直寫納米圖形和制備功能器件,該研究成果在線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