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生物所)污染生物治理團隊在市政污泥的重金屬原位修復研究中獲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期刊《有害物質雜志》上。
市政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必然產物,在污水處理過程中,50%~80%的重金屬(Cu、Zn、Pb、Cr、Ni、Cd、Hg、Mn)會進入污泥,污泥中的重金屬含量約為0.5%~2.0%(總固體)。然而,由于重金屬不可被生物降解,且對動植物都具有毒害作用,長期施用污泥會導致重金屬在土壤中積累,造成生態毒性,嚴重限制污泥的土地利用。
為此,研究者們開展了大量研究,目前已提出了多種將重金屬從污泥中去除的方法,但多數存在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的問題,難以大規模應用。新興的微生物誘導方解石沉淀技術(MICP)可將重金屬離子隔離在方解石礦物晶體中進行礦化固定,從而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和可移動性,具有廉價、高效、環境友好的特點,為土地利用的污泥中重金屬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策略。
成都生物所污染生物治理團隊將高脲酶活性菌株Sporosarcina ureilytica ML-2介導的MICP技術,應用在了市政污泥營養土的重金屬原位修復。經過5輪MICP組分澆灌修復后,污泥營養土中可交換態Cd和Zn較對照組分別降低了31.02%和6.09%,碳酸鹽固定態Pb、Cd和Zn分別提高了16.12%、6.63%和13.09%,而殘渣態Pb、Cd和Zn分別提高了6.10%、45.70%和3.86%;污泥中DTPA提取態Pb、Cd和Zn含量也分別降低了31.39%、12.68%和15.79%,而TCLP可提取態Pb、Cd和Zn分別降低了16.14%、6.20%和13.91%,表明MICP處理通過將生物可利用的重金屬形態轉化為碳酸鹽固定態和殘渣態,從而實現重金屬的穩定化,有效降低其生態毒性。
研究人員還在MICP修復后的污泥營養土樣品中,觀察到了明顯團聚的方解石晶體,說明外源添加的ML-2菌株成功在污泥營養土中誘導形成了方解石沉淀。
此外,MICP處理提高了污泥營養土中典型產脲酶微生物的豐度,降低了重金屬抗性基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豐度,表明MICP技術是一種同時降低污泥中重金屬污染和抗性基因傳播風險的有效途徑。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4.134600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鑫海科技公司產生的鎳渣問題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該公司每天產生數千噸經過熱處理的鎳渣,部分被運往江蘇省連云港市,并在當地被加工成鎳砂,用于混凝土生產。這一做法引發了對建筑安全和......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工程建設強制性國家規范《鋼鐵企業污水處理通用規范(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21年工程建設規范標準編制及相關工作計劃的通知》(建標函〔20......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住建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遴選工作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24〕531號)要求,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會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組織申報和審......
環境中的有毒金屬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食物鏈,并可能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例如鎘過量攝入引起骨脆性或腎損傷,鉛會導致腎、腦中毒(神經膠質瘤)等。某些特定膳食補充劑(維生素族、抗氧化劑、礦質元素)具有緩解重金屬......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海岸帶生態系統過程與環境健康組博士生孫碩、碩士生陳香華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聯合資助下,在重金屬毒性調控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
2024年8月2日,國際高水平期刊《NatureWater》刊發了北京工業大學彭永臻院士團隊最新研究成果《Elementalsulfur-sideritecompositefillerempowers......
新版中國藥典四部指導原則9302“中藥有害殘留物限量制定指導原則”中對中藥材種的鉛、砷、鎘、汞、銅的一致性限量指導值進行比對和風險評估,以及完善砷、汞形態價態測定法尤其需要關注烏藥、射手、巴戟天、青蒿......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遴選工作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24〕53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設局、建委、水務......
6月1日起,首個關于快遞包裝重金屬和特定物質含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實施。據了解,《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針對紙類、塑料類、紡織纖維類及復合材料類快遞包裝產品,明確......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生物所)污染生物治理團隊在市政污泥的重金屬原位修復研究中獲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期刊《有害物質雜志》上。市政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必然產物,在污水處理過程中,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