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研究表明,高致密度且沿軸向高度順排的碳納米管纖維可具有高于商用碳纖維的強韌性和高于傳統金屬導線的比電導率。單根碳納米管的直徑為納米級,長度通常為微米級,而碳納米管纖維具有宏觀長度和微米級徑向尺寸。如何將納米尺度的碳納米管單體組裝制備成宏觀尺度的纖維,并最大限度保持其優異性能是實現碳納米管纖維應用的關鍵。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劉暢與侯鵬翔團隊開展了濕法紡絲制備高導電性碳納米管纖維研究。該工作所得到的單壁碳納米管纖維的電導率比已有報道提高了32%。進而,研究通過優化界面結構和結合力,制備出核殼結構單壁碳納米管-銅復合纖維。該纖維電導率達4.84×107 S m-1,比電導率達1.15×104 S m2 kg-1。研究發展了碳納米管纖維與金屬電極互連方法。研究顯示,在-196度~150度熱震循環后,SnPb焊料互連節點處的電阻變化小于30%。
該團隊在碳納米管纖維濕紡工藝中引入空氣段,對雙壁碳納米管紡絲細流施加重力牽引以提高纖維的定向性和密實度,同時避免“皮芯結構”的形成,實現了高取向度、高致密度雙壁碳納米管纖維的可控制備。該纖維材料電導率達1.1×107 S m-1,載流量達8.0×108 A m-2,抗拉強度達1.65 GPa,斷裂韌性達130.9 MJ m-3,比電導率和比電流容量達5.62×103 S m2 kg-1、4.09×105 A m kg-1(分別是銅導線的86%和3倍)。此外,該材料具有比銅更低的變溫電阻系數。這一纖維材料有望應用于航空航天和電力電子等領域。
近期,相關研究成果以Highly Conductive Double-Wall Carbon Nanotube Fibers Produced by Dry-Jet Wet Spinning為題,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理論研究表明,高致密度且沿軸向高度順排的碳納米管纖維可具有高于商用碳纖維的強韌性和高于傳統金屬導線的比電導率。單根碳納米管的直徑為納米級,長度通常為微米級,而碳納米管纖維具有宏觀長度和微米級徑向尺寸。......
理論研究表明,高致密度且沿軸向高度順排的碳納米管纖維可具有高于商用碳纖維的強韌性和高于傳統金屬導線的比電導率。單根碳納米管的直徑為納米級,長度通常為微米級,而碳納米管纖維具有宏觀長度和微米級徑向尺寸。......
北京大學電子學院碳基電子學研究中心彭練矛-張志勇團隊,在下一代芯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發出世界首個基于碳納米管的張量處理器芯片。該芯片采用新型器件工藝和脈動陣列架構,將3000個碳納米管晶體管......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利用麻類天然生物質材料,研制了一種黃麻納米纖維本征保鮮涂層,并成功應用于香蕉和芒果的貯藏,......
一個看似普通的背包,能夠實現為手機充滿電,不僅如此,歷經彎折、水洗、強紫外照射后它仍能穩定供電。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團隊的研究,讓曾經存在于科幻小說中的場景,成為現實。近日,復旦大學彭慧勝團隊在高性能纖......
2023年第16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23年第16號附件文件下載:2023年第16號關于廢止《光學纖維面板測試方法》等265項國家標準的公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
你見過穿上身就能發光發電的纖維嗎?你期待智能可穿戴設備實現哪些功能?對于未來的人機交互場景,你又是如何暢想的呢?據東華大學官微,近日,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功能材料課題組在Science(《科......
碳納米管最早發現于20世紀90年代初,因卓越的性能而獨樹一幟。碳納米管在導電和導熱方面的表現令人驚訝,在研發更快、更小、更高效的電子產品的過程中,一直被認為是硅的潛在替代品。但是,生產具有特定性能的碳......
2月1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楊春雷課題組陳明研究團隊,聯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魏磊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高華健團隊、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張其沖團隊,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魏磊教授、七院院士高華建教授,以及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的張其沖和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陳明,共同發表了一篇關于高性能半導體纖維的最新研究成果。這篇題為“High-quality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