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能源需求的激增和空氣污染的加劇迫使人們尋求新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太陽能被認為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之一。太陽能電池是將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可以高效轉換并利用太陽能。除了目前主要的硅基太陽能電池外,探尋高效率且廉價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MAPbX3 (X=Cl, Br和I)鈣鈦礦材料由于其卓越的光電性能而受到廣泛關注。基于這類鈣鈦礦結構材料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短短幾年間在效率上頻頻突破,由2009年的不到4%迅速提升到了22.1%。除此之外,鈣鈦礦材料在激光、發光二極管、光電傳感器方面也有很大的應用前景。但到目前為止,通過各種工藝方法制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吸收層都是鈣鈦礦多晶薄膜,而多晶薄膜不可避免存在的晶粒邊界和表面缺陷導致載流子遷移率、壽命和擴散長度等重要參數下降。鈣鈦礦材料的體相單晶已被證明具有相比于多晶薄膜更低的缺陷態密度、更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和更長的載流子復合壽命等優勢。然而,由于該類材料本身具有較高的光吸收系數,常規方法制備的鈣鈦礦體相單晶厚度過大,會導致載流子復合概率增加,不適合用于直接制備太陽能電池等器件。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胡勁松課題組科研人員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下,前期發展了適于制備較大面積鈣鈦礦吸收層并能改善其晶粒尺寸,從而提高電池轉換效率的方法(J. Mater. Chem. A, 2016, 4, 13458);研究了通過稀土元素摻雜改善介孔層能級從而提高電池效率的方法(Nanoscale, 2016, 8, 16881);并且利用掃描探針顯微技術研究了鈣鈦礦吸收層微觀形貌與其性能間的關系(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28518;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6, 8, 26002)。最近,研究人員在鈣鈦礦單晶薄膜的可控制備和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發展了一種利用空間限域作用的溶液相方法,實現了在基底上原位制備毫米級高質量有機無機雜化MAPbX3 (X=Cl, Br, I)鈣鈦礦單晶薄膜。該方法制備的單晶薄膜厚度可以在幾十納米到幾微米范圍內可調,同時對基底無選擇性,可在柔性基底及表面粗糙度較高的材料等多種基底上原位生長,適宜于各種器件的制備(圖1)。這是首次獲得百納米級厚度適于直接制備太陽能電池等器件的較大面積單晶鈣鈦礦薄膜的報道。研究表明所制備單晶薄膜具有良好的結晶性,與基底接觸良好,并且具有與體相鈣鈦礦單晶相當的光學和電學性能(圖2),為進一步制備和研究鈣鈦礦單晶薄膜太陽能電池及其他單晶器件開辟了新的途徑。該工作發表在J. Am. Chem. Soc., 2016, 138, 16196。
圖1 a-b) 單晶鈣鈦礦薄膜的SEM圖;c) 不同厚度單晶鈣鈦礦薄膜截面的SEM及AFM圖;d) 不同納米級厚度單晶薄膜的光學圖片。這種與厚度直接相關的顏色顯示為通過光學顯微鏡直接篩選合適厚度單晶薄膜用于器件的構筑提供了可能。
圖2 a)旋轉角度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圖案;b) 同步輻射垂直單晶薄膜入射得到的衍射圖案;c) 制備原料,單晶粉末和單晶薄膜的XRD圖;d) 單晶薄膜的EBSD圖像;e) 單晶薄膜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及熒光發射光譜;f) SCLC方法測試的暗電流I-V曲線。
6月12日,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新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楊緒勇課題組與合作單位團隊,突破了鈣鈦礦LED紅光發射的效率瓶頸,創造了紅光鈣鈦礦LED發光效率的新紀錄,將加速鈣鈦礦LED的顯示產業化......
當地時間13日,《科學》雜志封面發表一項來自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成果,介紹了一種將甲脒碘基鈣鈦礦(FAPbI3)合成為超穩定、高品質光伏薄膜的方法。在85℃的溫度下,經過1000多個小時運行,FAPbI......
礦物樣品。圖片來源:杰夫·菲特洛/萊斯大學當地時間13日,《科學》雜志封面發表一項來自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成果,介紹了一種將甲脒碘基鈣鈦礦(FAPbI3)合成為超穩定、高品質光伏薄膜的方法。在85℃的溫......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侯宇、楊雙等提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埋底界面的“機械增強”策略,為設計和開發穩定的長壽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發表于《能源與環境科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日,我國科研團隊在鈣鈦礦發光二極管(LED)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通過加快輻射復合速率,顯著提高熒光量子效率,使鈣鈦礦LED外量子效率突破30%大關,接近實現產業化水平。相關研究成果的論文日前在國際......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徐雪青團隊與合作者,在界面缺陷鈍化機制與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新的研究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聯合俄羅斯科學院化學物理和藥物化學問題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鄭州研究院和美國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微制造研究所等,在界面缺陷鈍化機制與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研究員胡芹課題組成功構建鈣鈦礦同質結,促進了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提取,并進一步分析缺陷形成機制。光伏器件效率和穩定性的同步提升,證明了同質結構筑策略在非鉛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簡稱“港中大”)電子工程學系校長特聘副教授MartinStolterfoht領導的一項合作研究,發現了影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使用壽命的關鍵機制,該研究結果發表于《自然—能源》,為改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電子學院特任研究員胡芹課題組,針對非鉛錫基鈣鈦礦半導體存在的自摻雜嚴重、缺陷密度高、非輻射復合損失大等問題,成功構建鈣鈦礦同質結,以促進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提取。這證明了同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