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創新2020”,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從致力重大創新突破產出,不斷為國家做出不可替代創新貢獻出發,確立了著力實現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膠-稀土異戊橡膠、稀土及釷清潔低碳冶金技術三個方向的重大突破,著力推進有機光電材料、分析方法和儀器、稀土功能材料、先進高分子復合材料、先進化學電源關鍵材料五個方向的重點培育的戰略重點。
兩年來,應化所圍繞“三個重大突破”和“五個重點培育方向”,整合所內資源、協調攻關,不斷強化組織保障、機制推動、平臺建設,在科技人員頑強攻關和開拓進取下,扎實有效地推進了“三個重大突破”的新進展,產出了一批重要創新成果。
1. 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聚乳酸樹脂。大幅提高了樹脂熔點和制品的耐熱溫度,實現了從通用塑料到工程塑料關鍵技術的重要突破;進一步優化升級了5000噸/年生產線,完成了5萬噸生產線的環評與可研。
二氧化碳基聚合物。開發出多元共聚新型稀土催化劑和強化交聯新技術,大幅增強了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催化活性、低溫韌性、高溫強度和使用區間;在臺州建成的萬噸級生產線,已形成20噸/天的生產能力;在南通建成了萬噸級食品薄膜生產線,產品通過美國BPI認證。
2. 合成天然橡膠-稀土異戊橡膠。創新出新型稀土催化體系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化成套生產技術;建成了單線產能最大、能耗物耗最低、節能環保優化的3萬噸生產線,產品質量等關鍵指標超過俄羅斯同類產品水平。被納入中科院2013年工作報告。
3. 稀土及釷資源低碳冶金技術和稀土發光材料。開發出用于重稀土分離的高效液體分離體系和針對釷純化的新型萃取分離體系;構建了國家工信部專項“清潔冶金高效分離新技術產業平臺”;制備出純度大于99.99%的高純釷樣品,已提供給釷基核能先導專項組。
發明了發光壽命可調并與交流供電頻率匹配的稀土LED發光材料,在國際上首創新一代交流LED白光照明光源技術,解決了交流LED發光頻閃的世界性難題;現已形成四大類產品,并通過美國UL和歐盟CE認證;榮獲2012年度英國工程技術協會“能源創新”和“建筑環境”兩項提名大獎。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前沿探索”項目指南。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戰略部署......
2023年10月13-17日,由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和華中科技大學主辦的中國化學會202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報告會參會代表近7000人,包括兩院院士2......
近日,國自然基金委發布了“高分子及其復合體系的分子流變學與調控機制”專項項目指南。高分子流變學在當前一些國家重大需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基礎作用,如在用于慣性約束可控核聚變點火工程中厚度均勻的高強高分子......
近日,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位于中國蘇州生產基地的Gibco液體培養基自動化灌裝生產線順利落地并投入運營。該生產線的正式投產,標志著享譽全球的Gibco液體培養基本土生產能力再上新臺階,綜......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賴毓霄團隊在骨缺損治療方向上取得進展。該團隊采用低溫沉積3D打印技術研發出可降解高分子復合黑磷的多功能仿生多孔支架,探究了黑磷支架在植入骨組織中引起的免疫響應功能。該......
7月25日,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智能工廠”——中國海油海洋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在天津濱海新區正式開工,標志著我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數字化轉型再上新臺階。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新增建筑面積......
核磁共振儀器被譽為“尖端醫療設備皇冠上的明珠”,對于心腦血管、神經和腫瘤等多種重大疾病影像診斷有重大意義,但這項技術長期被國外封鎖。不久前,我國自主研發的核磁共振儀器研制成功,開始量產。將核磁共振儀器......
據最新消息,日本研究人員成功改良了以植物為原料的塑料材料,并成功將使用后的廢棄物轉化為肥料,再次利用。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于英國《聚合物化學》雜志上。該研究團隊采用高分子材料設計新方法,通過改良植物為......
類玻璃化彈性體(vitrimers)是2011年合成的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通常在低溫時表現和熱固性材料類似(具備非常優秀的力學特性),在高溫時可以通過鍵交換實現高分子網絡拓撲結構的重塑(和熱塑性材料類......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陶友華團隊在陰離子結合催化聚合新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合成》(NatureSynthesis),并得到NatureSynt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