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8-22 23:02 原文鏈接: 陳薇院士:表征生物學解碼復雜生命

    生命體從生長、發育,到疾病、衰老、死亡,過程復雜而又多樣,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這些生物學過程的理解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細節。然而,不同個體的生命過程存在著顯著差異,這也給現代生物學研究帶來了巨大挑戰,即如何在解析復雜生物學過程的同時,準確而又簡約地呈現每個個體的特性以及個體之間的共性。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在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刊發《表征生物學》一文,針對上述挑戰提出了“表征生物學”(Flag Biology)概念。

    陳薇指出,表征生物學是將復雜的生物學過程通過多維度研究和精確解析,以簡約概念和特征性方式量化呈現的學科。這個概念的核心在于對生物學數據的全息獲取、深度挖掘、特征識別、提煉分類、編碼定量和表征展示,旨在揭示生物體在分子、細胞、組織和個體等不同層次上的特征和規律。

    跨學科融合是表征生物學的一大特征。它整合了生物學、醫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形成了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范式。通過整合分子至個體層面的信息,構建了一個多維度的生物學理解框架。

    表征生物學強調對個體生物學特性的客觀描述和特征化分析,這有助于揭示個體間的生物學差異及其對健康狀態的影響。

    就表征生物學關注的內容而言,陳薇表示,在宏觀層面,通過群體生物學特征的分析和多組學數據的挖掘,揭示生物學規律。在微觀層面,利用以高分辨率、多模態成像以及冷凍電鏡等為代表的可視化技術,描述生物系統的精確結構與動態過程。

    此外,環境因素尤其是極端環境,是遺傳之外決定生物表征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表征生物學的核心研究內容。要深入探究太空微重力、高原低氧、深海高壓、極地極寒以及生物系統內環境等對生物體機能適應和分子調控的影響。

    表征生物學的研究范式和“抓手”有哪些?陳薇從三方面做了例證。

    一是感染性疾病防治。病原體感染和宿主免疫反應是一個復雜和動態的相互作用過程,表征生物學通過獲取、高效處理和分析復雜的生物數據,有助于揭示病原體感染和宿主免疫反應的關鍵機制,系統地繪制機體感染免疫圖譜,促進基于病原體免疫反應的創新治療和預防策略的制定,推動傳染病防治和公共健康目標的實現。

    二是癌癥診斷與治療。傳統的診斷方法難以全面、準確地捕捉腫瘤的分子和細胞特征。同時,針對單一靶點的治療方案往往難以發揮療效。表征生物學研究利用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分析,確定關鍵突變基因,識別關鍵的致病分子及其功能。表征生物學在精準診斷、個性化治療、治療監測和預后評估,以及藥物開發等方面有顯著特征。

    三是衰老機理與干預。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增進健康、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是每一個人的美好愿望。表征生物學可整合分散在分子、細胞、組織、個體等不同層面的衰老特征信息,鑒定新的衰老調控關鍵靶點,開發基于特征信息整合的精準衰老評估體系,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衰老干預驗證和創新研究。

    陳薇總結,表征生物學研究向極綜合交叉發力,將助力推動未來科技向極宏觀領域拓展,向極微觀領域深入,向極端條件邁進。

    相關論文信息:

    DOI:10.15302/J-SSCAE-2024.04.024

     


    相關文章

    我所利用光誘導的協同羰基化和(雜)芳基遷移實現烯烴的雙官能團化

    近日,我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組(DNL0604組)吳小鋒研究員團隊利用光誘導的協同羰基化和(雜)芳基遷移,實現了烯烴的雙官能團化,團隊通過光催化下一氧化碳(CO)選擇性插入,實現了自由基接力......

    與學術主流針鋒相對,難忘周光召院長的支持

    ■陳霖2004年,周光召院長推薦我獲得“求是杰出科學家獎”,這是查濟民先生創立的求是基金會于1994年設立的華人科技大獎。這樣的大獎授予我這樣一個當時并不是院士、沒有什么個人關系和名氣地位的坐“冷板凳......

    孕育“龍芯”的478個日夜

    ■本報記者趙廣立“八五”“九五”期間,我國連續10年沒有部署通用處理器(CPU)研制項目。于1999年底出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計算所)所長的李國杰,為此心急如焚。“錯過這5年,以后就沒......

    陳薇院士:表征生物學解碼復雜生命

    生命體從生長、發育,到疾病、衰老、死亡,過程復雜而又多樣,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這些生物學過程的理解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細節。然而,不同個體的生命過程存在著顯著差異,這也給現代生物學研究帶來了巨......

    新型活體塑料助力塑料污染難題

    大規模塑料垃圾的產生和不當的處理方式,使塑料污染成為當下最嚴峻的環境問題之一。8月21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戴卓君團隊在《自然—化學生物學》發表研究,研究團隊通過對微生物進行基因編輯并......

    新版高血壓防治指南“新”在哪兒

    近日,《中華高血壓雜志》刊發了《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版指南)。據悉,這是我國在1999年首版高血壓防治指南頒布后的第5版高血壓防治指南。“這是一部既具中國特色,又在學術......

    切還是不切?肺結節如何被正確對待?

    結節如何被正確對待? 2020年全球癌癥新發病例約1930萬例,癌癥死亡近1000萬例。其中肺癌新發病例數約為221萬例,占癌癥新發病例總數的11.4%。肺癌死亡約180萬例,居癌癥死亡首位......

    近25%的歐洲土地有望重新野生化

    歐洲廣袤的遺棄農田有望通過“再野生化”煥發新生。一項新研究分析顯示,這片大陸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土地,總計達1.17億公頃,正孕育著重生的機會。這一發現為歐洲各國實現《2030年歐洲生物多樣性戰略》中提出......

    用細菌造塑料

    世界各地的生物工程師一直在努力創造能制造塑料的微生物,以取代石油基塑料工業。現在,韓國研究人員已經克服了一個主要障礙:使細菌能夠產生含有環狀結構的聚合物,這種聚合物能使塑料更加堅硬和熱穩定。由于這些分......

    科學家觀測到迄今最重反物質超核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參與RHIC-STAR國際合作實驗研究,首次在相對論重離子金金碰撞中觀測到一種新的反物質超核——反超氫-4,這是迄今實驗上發現的最重的反物質超核。相關成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