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2月12日消息 (記者劉志剛 梁興旺 劉天思)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涉嫌論文造假一事引起廣泛關注。有業內人士透露,論文造假事件的背后是兩種藥品之爭,國內兩家著名醫藥企業天津天士力、廣州白云山都被牽涉進來。那么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
日前,有關“院士課題組涉嫌多篇論文造假”被披露后,院士李連達認為,這幕后的原因是:他的一項即將公布的研究成果威脅到了復方丹參滴丸生產廠家——天士力集團的利益。研究報告稱復方丹參滴丸沒有做過長期毒性試驗,同時存在嚴重副作用。而論文造假的舉報人祝國光是天士力的學術顧問。對此,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希軍解釋說,祝國光揭露學術造假屬自主行為,與天士力無關。復方丹參滴丸每批質量檢查是按照新藥審批的質量標準進行:“而且我們市場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我們都留樣觀察,隨時可以追蹤藥品質量,他是有科學研究科學數據證實的,他是可靠的。”
復方丹參滴丸是否做過毒性實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司司長張偉指出:“復方丹參滴丸是根據復方丹參滴丸片進行改劑申報的,應當說毒性實驗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期都在做,特別是在這個藥還在美國申請了研發實驗。”
復方丹參滴丸在使用中是否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也做了回答:“我們對于藥品不良反應的信息都會在藥品不良反應通報上向公眾進行通報,有關任何藥品的不良反應信息都可以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可以查詢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媒體披露,李連達是廣州白云山制藥的學術顧問,該藥廠生產的復方丹參片是復方丹參滴丸的競爭對手。李連達院士承認,他是白云山制藥的學術顧問,但他同時表示,他的研究成果與利益無關:“我在那呢就是僅僅是掛個名,我不代表他們廠家利益,科研為主。 ”
有關丸片之爭暫且告一段落,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專家身兼多職并非個案,一方面專家、學者分身乏術,疲于應付,另一方面企業、院校請來了專家,卻難于發揮科研攻關、人才培養的切實作用,李連達坦言:“好多科研單位、教學單位還有藥廠都請我做過顧問,現在的中醫藥大學我也是他的顧問,還有山東什么中醫藥大學這很多。”
同樣深處輿論漩渦的祝國光不僅是天士力集團的專家顧問,也兼任多種職務,是多個藥廠的專家,也是浙江大學藥學院的客座教授。李連達院士說,院士、教授身兼多職,是響應國家號召:“因為哪個時候是前幾年了,國家號召科學與生產相結合,好多的科研單位,大學,還有一些個生產企業,就希望聘請我們去做技術顧問。”
李連達院士說,現在到兼職的院所指導的次數越來越少了:“所以最后呢我每年大概去5到6次,只能對藥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大的問題管一下,至于研究生的具體研究事根本沒功夫管。”
針對專家社會兼職過多現象,中央臺時事觀察員陳杰人認為:“現在一些專家擔任企業的顧問這種現象在中國是比較普遍,專家擔任企業顧問,如果真的能夠做到很好的顧問的角色,是可以促進產學研的結合,但現在的問題是呢越來越多的企業一方面聘請那些專家擔任顧問特別是聘請那些知名的專家,但另一方面這種顧問有時又是不顧不問,甚至對消費者產生誤導。”
中新網北京6月13日電(記者孫自法)針對研究造假情況日益增多、對學術出版負面影響越來越大的問題,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6月13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在經過成功試點之后,其新推出兩款定制的AI......
多年來,科學界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幾乎都建立在一個名為“β淀粉樣蛋白沉積”的假說上。在長達18年的時間里,基于這一假說的論文被視為該領域的奠基性研究。這一假說也以其深遠影響力指導著該領域的研究方向和新......
2023年12月15日,國際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IF=16)撤回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MarkJSmyth等人于2013年2月1日發表題為“Host......
斯坦福大學校長恐怕要栽在《斯坦福日報》手里了。當地時間11月29日,《斯坦福日報》發表報道稱,神經生物學家、斯坦福大學校長MarcTessier-Lavigne在多年前的多篇研究論文涉嫌圖片作假,正接......
提到美國范德堡大學的神經科學家MatthewSchrag,很多人都會感到陌生。但就在4個月前,他干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事,震撼學術界。在Science的一篇歷時6個月的調查報告里,他揭露出阿爾茨海默病(......
美國心理學家拉塞爾•沃恩(RussellWarne)于2022年1月在他的博客中披露了一件令他震驚的科學“發現”。他寫道,“盡管我很熟悉這個領域的歷史,但我此前從未聽說過這個案例。”......
說起PubMed,很多小伙伴都非常熟悉,這應該算是國內最常用的生物醫學相關SCI文獻檢索數據庫,實驗室的小白們一開始用的基本都是它。最近,Nature的一篇報道文章稱,就是這樣一個廣受好評的文獻檢索集......
被稱為“腦海中橡皮擦”的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發病機理不清且無法治愈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美國《科學》雜志近期發布調查報道指出,阿爾茨海默病領域一篇16年前的重要奠基性研究論文涉嫌造假,威脅到主流理論“β淀......
董晨教授是杰出的免疫學家,1989年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曾任美國得克薩斯大學MDAnderson癌癥中心免疫學系終身講席教授、炎癥與腫瘤中心主任。現任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20......
近日,發現8篇結果一樣的SCI論文,針對不同的患者研究了不同疾病、不同蛋白,結果卻一樣,而且這些研究還是由不同作者完成的。如此喪心病狂的造假,簡直讓人看得窒息。。。從文章署名來看,從一線醫生到主任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