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納米抗體作為新一代抗體,因獨特性能在體外檢測、靶向治療領域備受關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蛋白質材料研究組圍繞納米抗體,建立了完善的抗體篩選技術平臺,在利用納米抗體進行體外檢測中相繼開發出多種技術手段。前期工作利用多聚化納米抗體開發的基于五聚納米抗體的免疫分析技術,在腫瘤標志物的檢測中表現出優越的敏感性和高特異性。
然而,納米抗體在固相載體上的物理吸附能力不足制約其在免疫分析中的廣泛應用。近日,該研究組開發出聚苯乙烯表面納米抗體定向固定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上。
小分子蛋白或多肽因物理吸附能力差,通常無法直接固定于固相材料表面進行測定分析。傳統方法是將小分子蛋白與載體蛋白或生物素進行偶聯。這一過程使成本和工作量上升,對于表達量低下的蛋白質更是挑戰。
針對上述問題,該研究利用全合成納米抗體文庫篩選獲得高親和力結合聚苯乙烯的納米抗體B2,且結合過程幾乎不受疏水作用和靜電作用的影響。研究通過分子對接和定點突變,揭示了納米抗體B2 CDR2環中的Trp51殘基與聚苯乙烯之間形成了關鍵的芳香氫鍵。為了探索B2在納米抗體定向固定化方面的潛力,研究將B2與在聚苯乙烯表面無法被動吸附的癌胚胎抗原納米抗體11C12進行融合表達,構建了雙特異性納米抗體。這一融合蛋白在5分鐘內便可直接從發酵液中實現在聚苯乙烯表面的有效定向固定化,并在化學發光酶聯免疫分析中表現出線性關系。
這一技術平臺具有如下特色:繞過繁瑣的蛋白質純化、標記等步驟,實現了從粗細胞提取物中直接高效、快速地固定目標蛋白,并將處理時間從2.5天縮短至僅5分鐘;實現了目標蛋白質的定向固定,有助于保持蛋白活性和空間結構的完整性;適用于表達水平極低的蛋白,保證了固定效果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該工作由青島能源所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
聚苯乙烯表面納米抗體定向固定技術
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納米抗體作為新一代抗體,因獨特性能在體外檢測、靶向治療領域備受關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蛋白質材料研究組圍繞納米抗體,建立了完善的抗體篩選技術平臺,在利用納米抗體進行......
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納米抗體作為新一代抗體,因獨特性能在體外檢測、靶向治療領域備受關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蛋白質材料研究組圍繞納米抗體,建立了完善的抗體篩選技術平臺,在利用納米抗體進行......
10月30日,深圳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專家團隊完成了一項“聚苯乙烯微塑料暴露對血管的毒性影響”研究課題,首次證實微塑料能引發機體慢性炎癥反應,并由此導致血管鈣化的發生發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整體環境科學......
3月24日,據藥融云數據庫顯示,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自主研發的自分泌PD1抗體靶向間皮素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注射液(BZD1901),順利通過國家藥審中心科學嚴謹的審評審批,3月24日正式獲批開展I/II期......
風濕性多肌痛(PMR)是一種炎癥性風濕性疾病,通常最初表現為頸部、肩部和髖部區域疼痛和僵硬,癥狀包括疲勞、低熱和體重減輕等,常見于5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長期以來,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一直是該病的主要......
記者16日獲悉,中國學者發現并篩選到抗新冠病毒的全人源納米抗體,該抗體可同時靶向病毒上兩個不同的“極隱蔽”部位,并高效中和包括奧密克戎病毒在內的各種流行變異株。該抗體的優良特性使其有望被制成廣譜全人源......
雙特異性納米抗體是一種能夠同時識別兩種不同抗原或者表位,具有更強的特異性、靶向性和更低的脫靶毒性的靶向治療藥物。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黃鶴團隊在《中國生物工程雜志》上發......
納米塑料作為一種新型環境污染物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尚無有效的檢測和消除手段。納米塑料易隨飲食和呼吸途徑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并影響生理功能。免疫細胞作為機體抵御外來抗原的重要防線,易受到納米塑料的攻擊,當......
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Delta變種,除了對疫苗的效果產生影響,也給中和抗體的預防和治療效果帶來了挑戰。從康復患者血液樣本中篩選、分離出的中和單克隆抗體,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位點為主要目標而發揮作......
近日,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UPMC)的時毅教授與匹茲堡大學疫苗研究中心(Centerforvaccineresearch)的合作者在ScienceAdvances發表文章,展示了一種基于納米抗體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