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1-06 07:43 原文鏈接: 韓國農心方便面陷“致癌門”少量苯并芘人體可代謝

      近日,韓國農心食品公司旗下6款方便面在韓國被驗出含有致癌物質――“苯并芘”。這一消息引發了不少韓國方便面愛好者的恐慌。對此,專家表示,日常飲食中也常能接觸到苯并芘,消費者也不要太過恐慌,少量吃入含苯并芘的食物人體可代謝。

      國產農心未現苯并芘

      11月1日,記者先后走訪了京城北京華聯、沃爾瑪、家樂福、世紀聯華等多家大型知名連鎖超市,多家超市的方便面區都有由韓國農心食品公司監制的辛拉面、香菇牛肉面辣白菜等多種口味的“農心”方便面產品在售。不過在售產品多為上海、沈陽等地國產產品,并非被要求召回的進口產品系列。

      在北京華聯超市北苑店,導購員告訴記者,超市并未接到有關部門下架通知,目前國產農心方便面銷售正常。多家超市負責人也表示,他們暫未收到要求下架的通知,但會密切關注此事的進展。

      日前,記者從上海市質監局官方網站獲悉,其公布了抽查上海產農心方便面產品和各種調料包的檢測結果,顯示“未檢出苯并芘”。上海農心食品有限公司也發表最新聲明稱,該公司中國產方便面食品在上海、沈陽分別送檢,兩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的報告也均顯示,“未檢測出苯并芘”。

      國標暫無苯并芘標準

      讓消費者惶恐的苯并芘到底是何物呢?“苯并芘是一類具有致癌作用的有機化合物。熏烤食品、反復加熱的食用油、反復煎炸食品的油以及炒菜油煙等,都容易產生這種物質。”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肖宏展告訴記者。

      方便面中的苯并芘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苯并芘是高溫加熱物質中產生。如油脂在300℃左右加熱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大量的苯并芘。方便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是比較耐熱耐炸的棕櫚油,但如果炸的時間太長,而且更換頻率低,就會產生苯并芘。”肖宏展說。

      據了解,歐盟、世衛組織針對煙熏食物分別有苯并芘不得超過5ppb和10ppb的上限標準。《中國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苯并芘在熏烤肉、食用油、糧食中含量不得高于5微克/千克、10微克/千克和5微克/千克,與歐盟標準相似。

      但在國內實行的《方便面衛生標準》中,尚無對苯并芘的含量標準。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解釋,食品污染物含量標準的制定要考量污染物在某一類食物中是否常見,風險危害、檢測成本等多重因素。

      按照現代加工工藝,方便面正常生產過程中不應該出現苯并芘,此次韓國方便面生產出現苯并芘屬于偶發性事件。國內品牌方便面尚未發現此類情況,如果市民選購的是正規品牌所生產的合格批次產品,不會存在這種有害物質。

      苯并芘是否致癌看含量

      苯并芘是一種公認的強致癌物質,生活中苯并芘又是如何被“吃”進人體?市民又該怎樣盡量少地接觸到它呢?

      肖宏展介紹,日常飲食中苯并芘主要來源兩方面,一種是環境中的苯并芘,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過程和生活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燃燒產生的廢氣,通過對水源、大氣和土壤的污染,可以進入蔬菜、水果、糧食、水產品和肉類等食物中。另一種來源是食物在熏制、烘烤和煎炸過程中,脂肪、膽固醇、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在高溫條件下發生化合反應,產生苯并芘。

      那么人體吃進含苯并芘的食物會不會致癌呢?陳君石表示,這主要看量的積累。人體對少量苯并芘有代謝功能,只要不是長期接觸,并不會有太大風險。

      肖宏展也表示,日常飲食中接觸到苯并芘,消費者也不要太過恐慌,少量吃入含苯并芘的食物并不會對健康產生大的影響。“如同香煙中也有很多致癌物一樣,其發生病變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

      專家還提醒,日常飲食應注意營養均衡,少吃含有苯并芘的食物,如炸糕、油條、炸薯條等。在烹飪食品中不要使油長時間處于燒開的狀態,注意油溫。炒完一道菜后一定要刷鍋,以除去鍋四周可能產生的一些含有苯并芘的黑色鍋垢。

    相關文章

    全國首個!湖南發布地標《工業廢水高氯酸鹽污染物排放標準》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聯合發布了《工業廢水高氯酸鹽污染物排放標準》(DB43/3001—2024)(以下簡稱《標準》),自2024年10月1日起實施。據悉,這是全國首個聚焦高氯酸鹽污染......

    Nature重磅發現:腸道菌群通過對環境致癌物的代謝,促進癌癥的發生發展

    眾所周知,人體腸道內棲居著大量的共生微生物,這些腸道微生物數量高達100萬億,是人體細胞數量的10倍,重量可達2kg,至少有1000種不同種類。腸道微生物參與調控人體的消化、免疫、代謝和神經回路,以及......

    注意!進口米油檢出含污染物質及毒素不符規定

    2024年7月23日,臺灣食藥署發布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顯示,日本一批次米油檢出含污染物質及毒素不符規定。通報顯示,日本制造廠或出口商名為三和油脂株式會社本社工場,臺灣地區進口商為忠信國際開發事業有......

    私家車內空氣可能有致癌物污染

    通過打開車窗并將車停放在陰涼處,或許可以減少車內阻燃劑的暴露。圖片來源:whichcar.com網站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5月7日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上的一項......

    浙江發布首個生態環境地方標準體系頂層設計文件明確六十六項制修訂清單

    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近日舉行。發布會上,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與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出臺了《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

    瑞幸、星巴克等59款咖啡被檢出致癌物手上的咖啡突然不香了?

    近日,福建省消委會對福州市20家咖啡銷售單位的59款現制現售咖啡開展比較試驗,均檢測出低含量的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樣品涉瑞幸、星巴克。消息一出,#59款咖啡全部檢查出致癌物#的話題登上了熱搜。這......

    Nature發文土壤修復新工藝,XRF分析證明無損土壤品質

    現有土壤修復處理時間長,污染物多樣化,處理技術缺乏通用性。因此,來自休斯頓萊斯大學的研究者們設計了一種可快速修復土壤中多種污染物的高溫電熱工藝。通過脈沖直流電輸入,使污染土壤在幾秒鐘內升至1000到3......

    深圳先進院等建立雜合體的綠色生物制造技術

    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高翔課題組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路璐課題組合作,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Sustainability)上,發表了題為Solar-......

    微塑料對重金屬生物可利用度的影響研究獲進展

    土壤作為陸地環境的基礎,并與其他生態系統廣泛聯通。土壤作為污染物的“源”和“匯”而備受關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微塑料和重金屬通過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等環節進入土壤,其復合污......

    液質聯用技術在水質檢測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摘要:現如今,人們對飲水水質安全越來越關心,而飲用水水質受到原水水質、處理過程等因素的影響。同時,隨著工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環境污染問題越發嚴重,威脅著人們的飲水安全,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對水質進行檢測。......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