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基因組研究權威期刊《Genome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等處的最新研究論文“Single-cell-level spatial gene expression in the embryonic neural differentiation niche”。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半自動化的原位雜交圖像分析流程,并使用這種分析流程,在單細胞分辨率上得出了大腦皮質層中基因的空間表達模式,以深入了解大腦皮層發育過程中所發生的關鍵過程。
本文通訊作者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韓敬東研究員,早年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1996年在美國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獲博士學位,1997年至1998年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后在美國多家公司擔IT任軟件工程師,2002年至2005年為哈佛大學醫學院科研人員,2005年至2010年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課題組長,2010年8月擔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課題組長、所長。2004年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005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網絡的結構、動態及其功能;利用functional genomics的數據,尋找疾病有關的基因及進一步研究其病理作用;探求遺傳基因網絡中內在的安全穩定機制。曾在PNAS、Cell子刊、Blood、Genome Research等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相關閱讀:韓敬東研究員Cell子刊探討“垃圾”DNA 。
隨著越來越多高通量原位雜交圖像的出現,如何在高分辨率上有效地分析這些圖像,以獲得整體體基因表達模式和可檢驗的假設,已成為一項巨大挑戰。在這項研究中,該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半自動化的圖像分析流程,以單細胞分辨率分析了E14.5小鼠胚胎的原位雜交圖像,解析了來自Eurexpress數據庫的1600多個端腦表達基因。
使用這種分析流程,研究人員在單細胞分辨率上得出了大腦皮質層中基因的空間表達模式,以深入了解大腦皮層發育過程中所發生的關鍵過程。這些基因表達譜展示了基因表達的高度空間模塊化,精確地概括了已知的分化區,并發現了更多的未知過渡區或細胞狀態。更重要的是,該研究小組揭示了一種獨特的空間過渡階段,在神經分化過程中致力于染色質重塑事件,這可以通過基因組聚類模式、表觀遺傳學修飾開關和網絡模塊得以驗證。
這些分析進一步揭示了有絲分裂檢查點在空間性基因表達狀態轉變過程中的作用。這種新方法,可在單細胞水平上分析胚胎神經細胞分化過程中的空間模塊化、動態軌跡和基因表達瞬時狀態,并能推斷出調控事件,因此在許多不同的系統中都將是有益和適用的,可用以理解體內和高分辨率的動態分化過程。
約翰霍普金斯金梅爾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16個基因,乳腺癌細胞在逃離腫瘤的低氧區后,利用這些基因在血液中存活。每一種都是阻止癌癥復發的潛在治療靶點,其中MUC1已經在臨床試驗中。這項研究于9月2......
睡眠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但連接心血管病理和睡眠的回路尚不清楚。10月30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后,免疫細胞會迅速涌向大腦并促進深度睡眠,這種深度睡眠通過緩解心臟炎癥促進康復。......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通知(2024年第三批)。原通知如下:各相關單位:2024年我委將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藥典》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為增強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代表性,確保......
2024年12月12-13日“第七屆中國武漢光谷生物學術年會暨生物制藥質量分析技術論壇”聚焦新型疫苗質量工藝開發,蛋白/納米抗體ADC質量與工藝,核酸藥物領域的最新動態、生產工藝變革等內容,實現深度交......
10月9日,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華大基因聯合武漢兒童醫院、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中山大學等多家機構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在《細胞》子刊《細胞基因組學》上以封面、專輯的形式發表了6篇研究論文,系統解析了孕期生......
2023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情況2023年,全國共......
文|卜金婷2021年的一整年,劉俁都在經歷失敗。這是劉俁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做博士后的第一年,他轉換了研究方向。彼時,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劉俁一入門就接手了一個大難題:利用分......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團隊聯合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等單位,發現了酸橙辛弗林生物合成分子關鍵基因。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同行期刊》(PeerJo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