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3-03 14:34 原文鏈接: 首個國產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獲批上市

      3月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附條件批準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蛋白疫苗(CHO細胞)上市注冊申請。該疫苗是首個獲批的國產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適用于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COVID-19)。

      首個國產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獲批上市!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蛋白疫苗(CHO細胞)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聯合研制,通過基因工程的方式在工程細胞內表達純化病原體抗原蛋白制備而成。#新冠病毒 #新冠疫苗 #智飛生物

      3月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附條件批準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蛋白疫苗(CHO細胞)上市注冊申請。該疫苗是首個獲批的國產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適用于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COVID-19)。

      國家藥監局根據《疫苗管理法》《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按照藥品特別審批程序,進行應急審評審批,附條件批準該疫苗上市注冊申請。國家藥監局要求該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繼續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完成附條件的要求,及時提交后續研究結果。

      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蛋白疫苗(CHO細胞)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聯合研制,通過基因工程的方式在工程細胞內表達純化病原體抗原蛋白制備而成。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境外III期臨床試驗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在三劑接種7天后,該疫苗對18周歲及以上人群(總人群)預防任何嚴重程度的COVID-19的保護效力為81.43%(95%可信區間為73.35%-87.38%);其中對于COVID-19重癥及以上病例的保護效力為92.87%。對變異毒株分析結果顯示,三劑接種7天后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效力為81.38%。

      目前該疫苗已在國際國內多地獲批注冊上市或緊急使用:2021年3月1日在烏茲別克斯坦獲得注冊上市,成為國際首個注冊上市的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2021年3月10日在中國獲批緊急使用;2021年10月7日在印度尼西亞獲批緊急使用;2022年1月10日在印度尼西亞獲批作為新冠滅活疫苗的序貫加強針;2022年1月22日在哥倫比亞獲批緊急使用;2022年2月19日獲國家批準作為新冠滅活疫苗的序貫加強針;2022年3月1日獲國家批準附條件上市。

      資料顯示,智飛生物(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投入生物制品行業,注冊資金16億元,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現有資產239億元,智飛員工4500余人。2010年9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122),為第一家在創業板上市的民營疫苗企業,旗下五家全資子公司及兩家參股公司,其中北京智飛綠竹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智飛綠竹”)及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簡稱“安徽智飛龍科馬”)為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疫苗、生物制品研發、生產、銷售、推廣、配送及進出口為一體的生物高科技企業,主營的人用疫苗為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前景廣闊。現有產品包括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智克威得?)、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宜卡?)、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盟威克?)、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盟納康?)、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喜菲貝?)、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微卡?)等自主產品,同時,公司統一銷售默沙東授權的四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釀酒酵母)、九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釀酒酵母)、口服五價重配輪狀病毒減毒活疫苗(Vero細胞)、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甲型肝炎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等所有在中國大陸上市的進口疫苗。

    相關文章

    “二陽”“陽康”后,就高枕無憂?關于新冠,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隨著近期“二陽”“三陽”和新冠變異毒株“EG.5”的消息甚囂塵上,大家對于新冠的關注又明顯多了起來。今年春天,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COVID-19全球衛生緊急狀態結束,然而,新冠帶給整個世界的影......

    用藍血做藥物測試的時代即將結束嗎?

    據《科學》報道,一個美國制藥組織發布了一項提案,可能有助于結束數十年來美國東海岸的捕鱟放血行為,這種行為旨在獲取一種用于藥物安全性測試的蛋白。日前,一個幫助制定行業檢測標準的非政府組織——美國藥典(U......

    NatureCommunications:解析猴痘病毒免疫逃逸蛋白作用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鄧增欽團隊與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科學學院趙海艷團隊合作,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and......

    “陽過”后免疫力低?Cell:新冠導致先天免疫系統長期改變

    免疫系統宛如人體的壁壘,阻擋著所有病毒侵襲和健康威脅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給免疫功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疫情反復,許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復的“陽性”“康復”“再陽性”循環中,在與病毒的持續......

    理性化設計的mRNA納米疫苗可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李亞平研究員、鄭明月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王當歌研究員在NationalScienceReview期刊發表了題為:STINGagonist-boostedmRNAimmuniz......

    研究揭示核酸結合蛋白在衰老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衰老是一個自然過程,會導致大多數細胞成分發生變化,損害多種細胞過程,特別是核酸的轉錄和翻譯,進而造成器官生理功能下降。預期壽命通常受到許多基因-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影響。在真核生物中,染色質(包括包裝DN......

    非洲豬瘟疫苗新策略研究獲進展

    豬肉是重要的動物蛋白質來源。而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豬引起的非洲豬瘟(AfricanSwineFever,ASF),威脅全球養豬業。非洲豬瘟是急性、......

    高友鶴:尿液蛋白質組學實現更早期的診斷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干預疾病向危重癥發展的關鍵,是醫生和患者的共同心愿。許多慢性疾病的及早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極大減輕國家、社會和個人的醫療負擔,因此,探索疾病早期生物標志物具有十......

    治療性蛋白藥物表征應用文集

    雙特異性抗體,單克隆抗體(mAb),ADC,融合蛋白是高速發展的生物制劑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在過去十幾年中明顯改變了生物技術和生物制藥產業。新型蛋白生物藥是診斷和治療許多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心......

    光控增效型全腫瘤細胞疫苗研究獲進展

    全腫瘤細胞疫苗(wholetumorcellvaccine,TCV)是經典的個體化腫瘤免疫療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應個體差異大,亟需通過學科交叉發展新理念和新技術,實現TCV的按需免疫增......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