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1-29 11:59 原文鏈接: 骨質疏松不是缺鈣造成的

      剛剛退休的董女士,原本想好好出去游山玩水,卻覺得腰酸背痛,最近一不注意又把腳崴了,而且居然骨折了,這讓董女士很是郁悶。她覺得自己身體一直很好,而且也堅持補鈣,怎么還能骨折呢?

       帶著疑惑董女士去咨詢醫生。經過細致的交談,醫生建議董女士做一次骨密度檢測,結果發現,董女士患有嚴重的骨質疏松癥。而前幾天渾身不舒服,就是她骨折的“導火線”。

       骨質疏松導致骨頭“變脆”,輕者表現為腰背痛,嚴重時則會引起骨折。骨科專家指出,在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30%—35%的女性患骨質疏松,男性約為20%。而大多數骨質疏松癥患者在初期都感覺不明顯,因此,專家建議,對于絕經前期婦女(45歲左右雌激素下降明顯)和50歲左右男性,無論有無癥狀,應定期去醫院采用雙能X線吸收儀進行骨密度檢查,及早發現骨密度的變化。

       渾身肌肉疼痛要警惕

       目前,骨質疏松癥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由于該疾病沒有示警信號,在臨床上容易被忽視,因此通常該病的首發征象往往就是骨折。

       據統計,全球每3秒鐘就會發生一起骨質疏松性骨折。5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比例更是高達1/3。發生髖部骨折后的1年內,死于各種合并癥者達20%,而存活人群中約有50%會致殘,不僅生活無法自理,而且生活質量顯著下降。

       人的骨質是在無聲無息中流失的。但是,不少患者甚至醫生都不夠重視,誤認為這是進入老年之后必然發生的“正常退變”。其實,骨質疏松患者一旦發生骨折,將產生大量醫療費用,而且骨折康復后還要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為此,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將預計于今年三月下旬推出“骨舞人生——嚴重骨質疏松患者援助項目”,面向患有骨質疏松癥并伴隨骨折高發風險的絕經后婦女提供援助。

       “很多人認為,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自然老化,它既非致命性疾病又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事實遠比大家所想的要嚴重。”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薛慶云教授建議患者盡早尋求積極的治療手段,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就是給家人最好的回報。

       預防應從娃娃抓起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骨質疏松癥,特別是到了絕經之后,對骨頭有保護作用的雌激素明顯減少,導致全身骨量加速丟失。”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夏維波教授介紹說,因為女性更年期時,隨著卵巢功能減退導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骨的吸收和重建失去平衡,骨質逐漸變脆。女性絕經后,骨量大量流失,使骨質密度下降加快,很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

       不容樂觀的是,在我國75%患骨質疏松的絕經后婦女沒有得到有效治療,而且大部分人對于這個“隱形殺手”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甚至存在不少認識誤區。比如:常見的彎腰駝背,被大部分人視為伴隨年老的自然現象。其實,駝背恰是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表現,是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典型癥狀。

       “骨質疏松跟其他病不一樣,它是可防可治的。”夏維波教授強調,預防要從早期著手,甚至于說娃娃抓起都不過。“從很年輕的時候,積累更好的骨量,達到骨峰值。那么等到絕經以后的婦女,或者50歲以上的男性,就要及時的監測。”

       人過中年應定期檢查

       很多老年人以為骨質疏松和白頭發、老花眼一樣,是不可避免的“老年病”。薛慶云教授強調,這是一個認識誤區。只要做到“早預防、早檢測、早治療”9字口訣,就能減少骨質疏松癥所帶來的危害。通常,骨質密度在30到35歲左右時達到骨峰值,之后便會因鈣質流失而開始下降,尤其以女性的下降速度更為明顯。因此建議,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應適時檢測骨密度,絕經后的婦女更應該重視此項檢查。

       骨密度全稱“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質量的重要標志,反映骨質疏松程度。骨密度高低可作為預測骨折幾率的重要依據。若不及時干預,極易出現病理性骨折或在微細碰撞時發生骨折。

       薛慶云教授強調,中年女性和絕經后婦女、老年男性、兒童以及缺少運動、長期飲酒和喜好飲用碳酸飲料的人,均易受到骨質疏松癥的襲擾。

       從年輕時儲備骨密度

       “女人四十,就要考慮骨質疏松的問題,比男人早10年。”成都軍區總醫院副院長金小嵐教授建議,女性要預防性補鈣,最好多吃奶制品和海鮮;同時,堅持做太極拳等體育鍛煉,即使走路也有幫助。

       年輕人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做起,為以后儲備骨密度。首先在飲食上遵循高鈣、低鹽、適量蛋白質的原則,盡量少食鹽類,多食用乳類、肉類、豆類、海產品和果蔬,影響鈣質吸收的食物都要少食用,尤其是高纖維的食物;其次在補鈣的同時也應多運動,鍛煉以跳躍運動為主,比如跑步和跳繩;另外盡量戒煙戒酒少喝碳酸類飲品。日常生活中應多吃鈣含量較高的奶制品、豆制品、綠葉菜以及海產品等。另外,曬太陽被譽為獲取維D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市民應多去戶外曬曬太陽,從而提高骨密度。

       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據2013年一項針對骨折治療費用的調查顯示:一次骨折治療的總費用達6萬余元,包括住院費用、院外治療費用以及家庭勞動力損失等。嚴重骨松患者易多次骨折,如一年中骨折兩次,則治療費用翻倍,超過12萬元。我國每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直接經濟負擔高達1080億元。

       “骨折后如不尋求積極治療,再發骨折風險將顯著增加,這不僅使患者的身心飽受疾病折磨,亦加重其家庭的經濟負擔及社會醫療資源的整體負擔。” 金小嵐教授不無遺憾地表示,很多人骨折后就只能躺在床上,因花不起幾萬元的治療費用,回家躺幾個月就撒手人寰了。

       治療骨質疏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藥物方案僅靠補鈣和維生素D還是不夠的。

       “應對骨質疏松性骨折,增加骨強度,預防再次骨折是治療的首要目標。”夏維波教授介紹,目前在中國獲批上市的抗骨松藥物主要包括抗骨吸收藥物和促骨形成藥物,即“節流”和“開源”兩種。抗骨吸收治療如同“節流”,阻止骨量進一步流失;而促進新骨形成治療如同“開源”,也就是幫助患者“長新骨”。

       夏維波教授表示,針對多次骨折以及骨量很低的老年患者,“節流”治療已不能滿足患者需求,通過長新骨藥物治療,才能減少中重度骨折的患病概率。

       健康小貼士

       確診骨質疏松癥要做這些檢查

       脆性骨折:是骨強度下降的最終體現,有過脆性骨折病史臨床上即可診斷骨質疏松癥。

       骨密度測定:是目前診斷骨質疏松、預測骨質疏松性骨折風險、監測自然病程以及評價藥物干預療效的最佳定量指標。雙能x線吸收法(dxa)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骨密度檢查方法,其測定值作為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金標準。

    相關文章

    科學運動——對骨質疏松患者的忠告

    許多被確診患有骨質疏松癥的患者都恐懼運動,認為運動會增加骨折的風險。事實上,這種擔憂大可不必。規律及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和骨骼質量,并提高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反而能夠減少患者出現摔倒和骨......

    研究顯示京滬等地骨質疏松患病率較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23.shtm 中新網上海2月24日電(記者陳靜)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高,極易繼發骨折,致死......

    多人中招!陽了后突然倒地緊急手術…醫生:都有一個共同點

    近期,一些老年人“陽”了之后都會出現人暈暈乎乎的癥狀,還有不少老年人因為頭暈跌倒受傷!這段時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骨科收治了多位老年患者,都是在新冠病毒陽性后,出現人犯暈乎的病癥,繼而不慎跌......

    缺這種維生素晚年易骨折

    隨著年齡增長,骨折可能會造成嚴重傷害,導致殘疾、獨立性受損和更高的死亡風險。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與西澳大利亞大學科學家合作,研究了14.5年來近1400名澳大利亞老年婦女骨折住院與維生素K1攝入量之......

    打噴嚏都能骨折?遠離骨質疏松危害,這點千萬要注意……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說起骨質疏松,老年朋友特別關注。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近三成患有骨質疏松癥 。這個病有哪些臨床表現?除了老年人,還有哪些人群需要特別關注?骨質疏松癥......

    我國學者在骨質疏松癥發生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圖皮膚角質細胞分泌胱抑素-A(Csta)調控骨代謝的作用模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172507、81700783、81991511)等資助下,南方醫科大學黃彬團隊在骨質疏松癥發生機制方......

    新技術實現對骨折的個性化精準復位與量化康復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加劇、交通運輸規模膨脹等多種因素的交叉影響,創傷性骨折疾病頻繁發生,日趨成為影響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突出問題。對此,來自天津大學MRS實驗室的骨科醫療機器人團隊目前研發設計的“......

    新研究揭示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的作用機制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謝黎煒團隊聯合廣州中醫藥大學周經緯教授團隊,利用多技術平臺聯合分析結合揭示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發表于《組合化學與高通量篩選》(Combinatori......

    研究顯示:高血壓可能加速骨骼老化

    當地時間7日舉行的2022年美國心臟協會(AHA)高血壓會議上公布了一項新研究,當在年輕小鼠中誘導高血壓時,它們的骨質流失和骨質疏松癥相關的骨損傷與老年小鼠相當。這一發現或有助于研究人員識別在人類骨骼......

    素食女性與吃肉女性比較,存在這些健康風險

    近日,發表于《BMC醫學》的一項針對英國人群的大型研究顯示,素食女性比經常吃肉的女性髖部骨折風險要高1/3。前者髖部骨折風險更高的原因可能是,無肉飲食中有助增加肌肉量的蛋白質較少,并且這種飲食可能缺乏......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