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8-24 10:42 原文鏈接: 高血壓診療攻略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病,無論哪個科室都能碰到,那么問題來了,當你收治的患者疑似高血壓或者已經確診高血壓的時候,你該怎么處理呢?近日,在 Practice Update 網站上,來自美國西奈山心臟研究所的 Ronald 博士分享了個人對高血壓的診療經驗,內容詳實,值得廣大醫生學習!

        怎么診斷高血壓?

        對于既往未確診卻疑似高血壓病的患者,Ronald 博士在評估方面有三個主要目的:

        1. 血壓分級

        考慮到診室血壓(BP)的測量往往并不準確,Ronald 博士常規根據動態監測血壓或者家庭檢測血壓來分級。如果患者在覺醒狀態下的平均血壓 ≥ 135/85 mmHg,或者睡眠狀態下的的平均血壓 ≥ 125/75 mmHg,他便開始對患者行抗高血壓治療。

        至于家庭 BP 監測,重點在于可以校正診室血壓測量值。Ronald 博士通常會指導患者:在清晨服用藥物之前測量 3 次血壓,晚上再次測量 3 次,連續測量 4 天,然后將所有測量值記錄下來,交給他。接著,他會將第一天的測量值和每一次測量的第一組數據都剔除掉(假性升高),然后計算剩下的數據的平均值。如果計算出來的血壓值 ≥ 135/85 mmHg,就可以下高血壓的診斷并進行治療。

        2. 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Ronald 博士通常使用最新的 2013 年 ACC/AHA 風險評估計算器(Pooled Cohort calculator)對患者的 10 年心血管疾病風險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患者后續是否加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他的患者中>75% 的人存在接受他汀治療的適應癥。另外,對于處于高危的患者,尤其是右心室肥厚的患者,還會考慮加強抗高血壓治療,使患者的血壓低于一般血壓值。因此他要求每一個患者都要做一次 12 導聯 ECG。

        3. 繼發性高血壓

        一旦遇到 BP 非常高(≥ 160/100  mmHg  特別是 ≥ 180/110 mmHg)。最常見的兩大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是慢性腎臟疾病(CKD)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Ronald 博士要求檢測每一位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 / 肌酐比值。如果患者出現已下幾種情況,會進一步檢測血漿腎素活性(PRA)和血清醛固酮水平:血鉀低于 3.5 mmol/L;不管血鉀水平升高與否,患者有 2 級高血壓(BP ≥ 160/100 mmHg);腹部影像學資料顯示腎上腺有不明腫物。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篩查試驗陽性即 PRA<0.6 ng/mL/hr 和腎素>12 ng/dL,注意,如果 PRA<1.0 ng/mL,即使血醛固酮水平并不高,醛固酮 / 腎素比值都會假性升高,所以沒有檢測的價值。

        肥胖患者通常可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雖然可導致甚至加劇高血壓,但 Ronald 博士并沒有常規行睡眠相關的輔助治療,因為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并不能有效地降低血壓,而且患者依從性差。CPAP 或許對預防房顫有效。

        如果女性患者(任何年齡段)出現已下幾種情況,則進一步排查纖維肌性發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單側小腎、2 級高血壓、自述脈搏跳動時有「嗖嗖」的聲音(提示頸動脈 FMD)。對于 FMD,在有經驗的醫療中心,行經皮血管擴張術可有較高的治愈率。

        在初始檢查中,Ronald 博士很少檢測動脈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狹窄所致的高血壓,因為一般只有藥物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急進性 CKD 或者反復突發肺水腫,才考慮經皮介入治療。

        如果患者癥狀非常復雜(如陣發性高血壓伴皮膚蒼白)、偶然發現腎上腺腫塊或者有癥狀性嗜鉻細胞瘤的家族史,則有必要排查嗜鉻細胞瘤。

        什么時候開始治療?

        Ronald 認為,「JNC 8」中 BP 的治療方案過于保守,過于依賴臨床臨床血壓,而欠缺考慮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和身體狀況。對此,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對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如果平均家庭血壓 ≥ 135/85 mmHg,即使診室血壓<140/90 mmHg,他也會開始抗高血壓治療。這就是所謂的「隱匿性高血壓」,一般與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所以有必要積極治療。大多數有「白大衣性高血壓」現象的患者確實可使得診室高血壓發生「白大衣性惡化」,這類患者也需要治療。如果診室血壓 ≥ 140/90 mmHg,而家庭血壓卻明顯正常(<130/80 mmHg),則考慮停藥。大多數專家都認為最理想的成人覺醒血壓為 110-120/70 mmHg。

        對高危患者,Ronald 博士認為,抗高血壓的治療閾值應該低于正常閾值。無論診室血壓如何,只要平均家庭血壓 ≥ 130/80 mm Hg,則開始藥物治療。以下情況則視為高危患者:心血管事件的 10 年風險 ≥ 7.5%;糖尿病;伴蛋白尿的 CKD(白蛋白 / 肌酐比值 ≥ 500 ;或 尿蛋白 0.5 g /24 h);冠脈疾病;卒中家族史;非洲裔;ECG 顯示左心室肥厚;夜間高血壓(睡眠 BP ≥ 125/75 mmHg 或者動態血壓監測發現夜間血壓有升高的模式)。

        一般而言,Ronald 博士都會避免對 ≥ 80 歲的老年患者高強度用藥,而是先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地逐漸上調劑量。健康的、有活力的、年齡介于 60 到 79 歲期間的患者則可考慮使用高強度的藥物治療。

        高血壓的治療需要醫患合作,共同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所以在用藥初期,他會讓患者的門診隨訪更加頻繁一些。如果出現**性高血壓、急性腎損傷或心絞痛惡化,則考慮藥物減量。

        對于虛弱的老年患者(患有**性或餐后高血壓或者步態不穩),Ronald 博士認為應當放寬治療目標,如降至直立時收縮壓 ≥ 135 mm Hg,且無**性高血壓。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允許仰臥時血壓較高,以保證患者日常活動時的安全,這也是一種利弊權衡。這時,建議對患者行動態血壓監測。

        怎么治療?

        1. Ronald 博士建議,生活方式的調整是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基礎環節(但也不可替代藥物治療),可與藥物治療同時開展。至于具體的調整方式,他建議參考 2013 年 ACC/AHA 預防指南中關于飲食和運動的內容。

        2. 開始藥物治療時,初始使用低劑量,聯合用藥的原則,協同發揮作用,最小化藥物劑量源性所引起的副作用。

        3. 他習慣的用藥組合為: 氨氯地平 + 替米沙坦,qd。前者為長效且強效的二氫吡啶類藥物(CCB),后者是長效且更加強效的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兩者的療效都在諸多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中表現出色,而且目前臨床上都較為通用。大多數成人患者需要 5 mg 氨氯地平和 40 mg 替米沙坦(qd),即可有效控制血壓。除了復雜性高血壓患者,以上劑量很少出現副作用。

        如果使用較高劑量的氨氯地平(如 10 mg),則有 20% 的患者可能出現一定程度上的血管源性腳踝水腫。如果使用較高劑量的替米沙坦(如 80 mg ,qd),而同時患者有潛在的 CDK 或者循環血容量減少,則可增加患者出現的急性腎損傷和高血鉀的風險。另外,有必要經常檢查患者的牙床,所有 CCB 類藥物都可引起牙齦增生(比較罕見),一旦確診并停藥,牙齦增生癥狀將會緩慢消退。但如果遲遲沒發現牙齦增生,持續給予 CCB 治療,就可導致更加嚴重的牙科疾病。

        4. 大多數門診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 6-12 個月后都可有效地控制血壓,也沒有出現任何藥物副作用。當然,這種快速強化治療需要頻繁在家中監測血壓、頻繁臨床隨訪以及生活方式的調整。

        5. 對于非復雜性高血壓患者,Ronald 博士通常也會考慮加入利尿劑(三聯療法),但不用于大部分患者的初始治療,因為利尿劑可有代謝方面的副作用、癥狀性副作用和較高的停藥率。謹慎使用噻嗪類利尿劑,其可導致:嚴重的低鈉血癥(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以及與 ACEI 和 ARB 聯用的時候)、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尤其是與標準 β 受體阻滯劑聯用的時候)、勃起功能障礙。

        雖然「JNC8」推薦使用高目標劑量的噻嗪類藥物,但在臨床實踐中,Ronald 博士通常以最小的劑量來達到理想的 BP。有證據顯示,長效的氯噻酮或者吲哚帕胺效果優于短效的二氫吡啶類藥物。所以,如果遇到更加嚴重或難治的高血壓,單純使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或者其他 ACEI 或 ARB 類藥物)已經無法有效控制血壓的情況下,他就添加半片甚至更小劑量的吲哚帕胺(1.25 mg/ 片)。吲哚帕胺具有擴張血管的功效,或許比噻嗪類藥物更不容易引起勃起功能障礙。

        6. Ronald 博士建議,如果患者診斷為新發高血壓,且合并冠脈疾病或心衰,則考慮將擴血管作用為主的 β 受體阻滯劑(如卡維地洛或奈必洛爾)作為一線用藥。這些擴血管性β受體阻滯劑的抗高血壓作用優于美托洛爾和其他標準β受體阻滯劑。然而,如果患者同時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則美托洛爾會更勝一籌。

        另外,如果患者合并嚴重的慢性焦慮,特別是靜息心律 ≥ 80 bpm 時,也可考慮將美托洛爾作為一線用藥。值得注意的是,卡維地洛的服用時間是在早餐后和午餐后,飽餐后可促進藥物吸收,且避免胃腸不適。另外藥物價格也需要考慮在內,可根據不同醫院的具體情況而定。

    相關文章

    WHO首部全球高血壓報告發布:5大危險因素控制策略

    2023年9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發布了有史以來第一份關于高血壓對全球的破壞性影響的報告,并就如何戰勝這一“無聲殺手”提出了建議。該報告顯示,......

    潤都股份:阿齊沙坦獲得化學原料藥上市申請批準

    潤都股份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阿齊沙坦《化學原料藥上市申請批準通知書》。該藥品主要適應癥用于高血壓治療。......

    限鹽能降低高血壓?這幾招限鹽方法請查收!

    ......

    高血壓與糖尿病有什么關系?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旨在引起人們對防治高血壓的重視。高血壓是一種基礎原發性慢性病癥,也是糖尿病常見且重要的合并癥之一。高血壓不僅會增加糖尿......

    世界肺動脈高壓日:早診早治提高“藍嘴唇”患者生存質量

    5月5日是世界肺動脈高壓日,肺動脈高壓指肺動脈壓力升高超過一定界值的一種血流動力學異常狀態,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如未得到有效控制,可導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動脈高壓患者因為缺氧導致嘴唇紫紺,“藍嘴......

    過度攝入膳食糖,危害這么多

    27日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該院專家近期發表了研究文章,揭示了膳食糖攝入與前列腺癌、糖尿病、高血壓等45種疾病之間的有害關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魏強教授、曹德宏副教授、柳良仁副教授作為共同通訊......

    身體素質高可部分抵消高血壓負面影響

    近日,一項發表于《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志》的為期29年的研究指出,身體素質高可降低高血壓男性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是首個評估身體素質與血壓對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聯合影響的研究。”該研究作者、東芬蘭大學......

    高血壓損害的大腦特定區域首次確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70.shtm科技日報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高血壓會導致癡呆癥和大腦功能損傷,......

    難治性高血壓介入手術遠期降壓粵醫院計劃引入大灣區

    馮穎青團隊在進行手術廣東省人民醫院供圖一名35歲的難治性高血壓病患在醫院接受手術一周后,每天需要服用的藥物種類從5種藥降至3種。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研所高血壓病研究室主任馮穎青近日稱,該手術利用海南博鰲樂......

    看個高血壓為啥要做那么多檢查?

    經常聽到患者抱怨:“大夫,我只是來看個高血壓,您給我開點藥就行,我不想做檢查。”對呀,血壓高不高,簡簡單單測個血壓就知道,大夫為什么讓您做檢查呢?下面咱們就來簡單講講這其中緣由吧。導致高血壓的原因并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