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病,無論哪個科室都能碰到,那么問題來了,當你收治的患者疑似高血壓或者已經確診高血壓的時候,你該怎么處理呢?近日,在 Practice Update 網站上,來自美國西奈山心臟研究所的 Ronald 博士分享了個人對高血壓的診療經驗,內容詳實,值得廣大醫生學習! 怎么診斷高血壓? 對于既往未確診卻疑似高血壓病的患者,Ronald 博士在評估方面有三個主要目的: 1. 血壓分級 考慮到診室血壓(BP)的測量往往并不準確,Ronald 博士常規根據動態監測血壓或者家庭檢測血壓來分級。如果患者在覺醒狀態下的平均血壓 ≥ 135/85 mmHg,或者睡眠狀態下的的平均血壓 ≥ 125/75 mmHg,他便開始對患者行抗高血壓治療。 &nb......閱讀全文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于2018年12月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指南共分為10個章節,并對重要章節和段落進行了要點總結。現將指南所有的要點匯總如下,供廣大讀者在最短時間內學習和了解新版指南的核心內容。 要點1 我國人群高血壓流行情況 -我國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趨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病,是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特征的“心血管綜合征”是我國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也是我國心腦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高血壓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切入點和關鍵措施。 為適應新醫改的需求,為高血壓基層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在國家衛生計生
2018 歐洲高血壓學會(ESH)年會召開,會上發布了由ESH和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共同制定的ESC-ESH 2018高血壓指南。 與引起廣泛熱議的美國高血壓指南不同,此次歐洲新指南依舊沿用了140/90 mmHg的診斷界值,雖然診斷界值未變,但對于高血壓的治療更為積極。 會上,眾多高血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1]。近年來高血壓發病逐漸年輕化,中青年已成為高血壓發病的一個獨特的群體。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今年10月,隨著以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為關注對象,全世界范圍內首部針對中青年血壓管理的共識性文件《中國中青年
【1】AJH:女性孕期機體葉酸水平較高或可降低后代患高血壓的風險 DOI:10.1093/ajh/hpx003 發表在國際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如果女性(攜帶心肌代謝的風險因子)在懷孕期間機體中
近年來,高血壓在中青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漸上升,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然而,目前世界范圍內對中青年人群高血壓的評價和治療仍未達成共識。今年10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CSC)第10屆委員會高血壓專家組制定的《中國中青年高血壓管理共識》在Int J Clin Pract正式發布。這是
本期為大家帶來關于高血壓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了解關于高血壓發病機理、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最新科研動態。 【1】警惕!甘草茶會引起高血壓急癥! Licorice tea causes hypertensive emergency in patient 《Medical Associatio
根據最新研究,全球受高血壓困擾的人口數已增至11.3億。 這項研究由來自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所領導,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在過去的四十年里,患有高血壓的人口數目已然翻倍。 研究隊伍在全球范圍內研究了從1975年到2015年,每一個國家中人們血壓水平的變化。 這項研究是此類研究有史以來
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超過2.7億人,發病人數比較龐大。高血壓病初期,一些身體的癥狀不易被發現,長此以往,高血壓可以對心臟、腦、腎臟等靶器官造成損傷。 數據顯示,高血壓人群中腎臟損害的發生率高達20.8%,比一般人群的7.3%高出很多。繼糖尿病、慢性腎炎之后,高血壓腎病成為腎臟損傷最終發展成腎衰
我們在病房值班時,都會遇到患者血壓突然升高的情況,這時候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至關重要。今天就來談談這個非常實用的話題。 如何區分高血壓急癥和高血壓亞急癥? 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指的是短期內血壓急劇升高,達到收縮壓≥180 mmHg或舒張壓≥110 mmHg,或者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簡稱高血壓腦出血,發病年齡主要發生在50至60歲之間的高血壓患者中,占非創傷性腦出血病因的50%左右。其死亡率是非創傷性腦出血的第一位。高血壓性腦出血是由高血壓引起的顱內動脈、靜
高血壓是全球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危險因素,大約10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然而,相當一部分高血壓患者未能實現長期血壓控制,其中一部分是難治性高血壓。BMJ Heart發表的一項薈萃分析評估了全球范圍內表觀難治性高血壓、假性難治性高血壓以及真性難治性高血壓的患病率。 研究方法 研究者在PubMed、E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為陣發性偏側面肌不自主抽搐,通常情況下僅限于一側面部,無其他神經系統陽性體征。本病進展緩慢,很少能夠自愈,其發病機制仍存在爭議。面肌痙攣主要分為原發性面肌痙攣和繼發性面肌痙攣(即面癱后遺癥產生的痙攣)。本文主要討論原發性面肌痙攣。原發性高血壓又稱神經源性高血壓,多發生于中老
據全國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的高血壓患者已達近三億,每年新增300萬以上。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科學家們近期在高血壓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1】PNAS:植物成分也能治療高血壓? doi:10.1073/pnas
在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一直呈增長態勢,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3.5%,已有高血壓患者突破3.3億人,且每年以1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近年研究表明,大概5%-15%的高血壓是由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簡稱原醛癥)導致。與同樣血壓水平的原發性高血壓相比,原醛癥引發的繼發性高血壓患者腦中風、心梗的發生機會成倍增
高血壓急癥和亞急癥雖然發病率不高,但如處理不當,常威脅患者生命,需給予重視。在2015年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華琦教授對“高血壓急癥和亞急癥的急診處理”進行了詳細的講授。 一、定義 (一)高血
一、中國高血壓防止的進展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有3億左右的高血壓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壓病例達1000萬。中國是卒中高發地區,高血壓患者的卒中/心梗發病比例為5:1,因此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標是預防卒中。中國人群屬于高鹽飲食群體,食鹽人均攝入量
由于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神經源性直立性低血壓患者常發生仰臥位高血壓,導致夜間鈉排泄增多,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從而影響生活質量。部分研究表明,仰臥位高血壓易導致心血管和腎臟疾病。然而,非藥理學或藥理學方法治療仰臥位高血壓均可加劇患者夜間起床時直立性低血壓的風險,增加跌倒相關并發癥。2019年3月,美
心血管系統藥理實驗中的選擇與應用 (一)血壓測量 插管直接測壓法:在研究中經常應用動物急性血壓試驗來分析藥物等對循環系統的影響,常用的動物有狗、貓、家兔和大白鼠。猴、羊、豚鼠、小鼠、雞、鳥和蛙的血壓值和急性測壓法雖有報告,但極少用于藥物對血液循環影響的常規研究。各種動物的血壓值可參看表10-31
??肺高血壓(PH)是左心疾病常見的并發癥,是對左心充盈壓更為準確地說是左房壓升高的被動反應。左心疾病引起的肺高血壓稱為左心相關肺高壓 (PH-LHD),其血流動力學定義為毛細血管后肺高壓,即靜息狀態下右心導管測得平均肺動脈壓(mPAP)升高?25mmHg且肺動脈楔壓 (PAWP)>15mmHg。左
今年10月8日是第二十一個全國高血壓日,主題是:知曉您的血壓。再次為公眾強調了高血壓這個“沉默殺手”不為人知的的一面。多年來的高血壓流行病學資料告訴我們:要發現高血壓引起的隱患,必須從認知高血壓開始。病例分享患者,男,42歲,公務員主訴:持續胸痛3小時。現病史:于3小時前突然出現胸痛,較劇烈,難以忍
河北省人民醫院 郭藝芳 本年度內,高血壓研究領域取得諸多新進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石激起千重浪:SPRINT研究結果揭曉 SPRINT研究旨在論證強化降壓可以更為
上周我在門診接診了一個高血壓患者,38歲,外地來津打工者。她21歲第一次懷孕,臨分娩前發現血壓高,具體數值已經忘記,沒有治療,分娩后血壓正常了,此后未在關注血壓的問題。30歲第二次懷孕,分娩前一個月又發現血壓高160/100mmHg,同時還有雙下肢水腫,沒做任何檢查,也沒有任何治療。因2次分娩都是在
我國高血壓患者已增至1.6億,并以每年350萬人的速度增長,高血壓的總患病率已高達13.6%。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高血壓患者手術的比例也隨之攀升,這給手術麻醉帶來一定困難。擇期手術的高血壓患者可以調控血壓至一定水平再手術,而對于急診手術或者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呢?高血壓的圍術期風險管理成為麻醉醫生必須
西班牙巴塞羅那當地時間6月9日下午,在第28屆歐洲高血壓與心血管保護會議上,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和歐洲高血壓學會(ESH)聯合制定的高血壓管理指南(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正式發布
高血壓作為全球負擔最重的疾病,也是中國面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中國高血壓調查結果顯示,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7.9%。據統計,僅2017年中國就有254萬人死于高收縮壓。而在這些高血壓患者中,有超過10%人被診斷為難治性高血壓,使用降壓藥物難以控制。 腎神經消融術(renal d
在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到來之際,中國高血壓聯盟等機構9月28日在京發布“血壓管理觀念調研”項目結果和“五月血壓測量月”進展情況。中國高血壓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王文介紹,中國高血壓聯盟發起的“血壓管理觀念調研”項目,旨在通過對醫生和患者的調研,了解醫生和大眾的血壓管理
2018年9月20日,第27屆國際高血壓會議(ISH2018)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ISH匯集諸多活躍在科學、臨床和行業的頂級專家和行業精英,就高血壓科學發展前沿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結果做了精彩演講。此外,《中國高血壓防止指南2018年修訂版》發布。中國高血壓診斷標準維持不變。同時明確特殊人群的治療目
根據最新在線發表在Hypertension雜志上的研究顯示,治療高血壓的潛力疫苗或有一天能發揮降低血壓效果長達半年。這個研究最終可能提供一種新的高血壓替代治療方法,或許以后誰也不會需要靠吃藥維持日常血壓水平。 日本最新研究:DNA疫苗或降低血壓長達半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它往往沒有明顯癥狀,所以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壓。并且,關于高血壓,許多人存在著不少錯誤認識。今天我們就來澄清一些有關高血壓的認識誤區。圖片來源:Pixabay 誤區:我家長輩都有高血壓,我也逃不掉。 事實:高血壓有家族聚集現象。父母或近親患有高血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