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理查德灣以西的灌木叢中拍攝到的一只紅額鐘聲擬鴷。
圖為在南非豪登省比勒陀利亞東北部保護區拍攝的一只黃額鐘聲擬鴷。
圖片來源:Alex Kirschel/《自然·通訊》
科技日報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每到鳥語花香的季節,人們往往會注意到,鳥兒鳴唱的節奏韻律可謂大相徑庭,有的明快婉轉如天籟,有的則低沉粗啞讓人心情低落。《自然·通訊》23日發表了一項最新的遺傳學研究,揭示了與鳥類鳴唱韻律節奏相關的基因。研究人員認為有兩個基因——Neurexin-1和Coenzyme Q8A,可能塑造了鳥類的發聲韻律,已知這兩個基因也會影響人類說話。
韻律節奏被認為是大多數物種與生俱來的特征。盡管人們聽到耳中只是好聽與難聽的區別,但實際上,這種韻律在物種性選擇和物種識別中作用重大。不過到目前為止,人們對鳴唱節奏的遺傳基礎還所知甚少。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塞浦路斯大學研究團隊此次運用基因組學方法,以斯威士蘭和南非一個區域的黃額與紅額鐘聲擬鴷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它們的鳴唱節奏。這兩個物種叫聲有明顯不同的節奏,且在該區域內混居。他們分析了135個鐘聲擬鴷個體的全基因組,最終發現了兩個與發聲節奏有關的基因,Neurexin-1和Coenzyme Q8A。這兩個基因與人類的言語障礙也存在廣泛關聯。
此外,在研究涉及的這一混居區域,研究團隊觀察到紅額鐘聲擬鴷的鳴唱更快、更穩定。他們認為,節奏在生殖隔離中可能有所作用,紅額鐘聲擬鴷或能借此選擇自己物種的伴侶,避免與黃額鐘聲擬鴷雜交。
圖為在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理查德灣以西的灌木叢中拍攝到的一只紅額鐘聲擬鴷。圖為在南非豪登省比勒陀利亞東北部保護區拍攝的一只黃額鐘聲擬鴷。圖片來源:AlexKirschel/《自然·通訊》科技日報北京4......
圖為在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理查德灣以西的灌木叢中拍攝到的一只紅額鐘聲擬鴷。圖為在南非豪登省比勒陀利亞東北部保護區拍攝的一只黃額鐘聲擬鴷。圖片來源:AlexKirschel/《自然·通訊》科技日報北京4......
圖為在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理查德灣以西的灌木叢中拍攝到的一只紅額鐘聲擬鴷。圖為在南非豪登省比勒陀利亞東北部保護區拍攝的一只黃額鐘聲擬鴷。圖片來源:AlexKirschel/《自然·通訊》科技日報北京4......
近日,記者從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遺傳學與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方宗熙海洋生物進化與發育研究中心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和教授王師團隊在基因組系統解析工具開發方向取得重要進展。據悉,團隊開發出國際首個......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種天然產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產物時,大量合成基因仍處于“沉默”狀態。它們的產物被稱為微生物“生命暗物質”。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這些“生命暗物質”?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種天然產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產物時,大量合成基因仍處于“沉默”狀態。它們的產物被稱為微生物“生命暗物質”。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這些“生命暗物質”?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
小麥白粉病是威脅糧食安全的病害之一。當前,提高小麥的白粉病抗性尤其是廣譜抗性,是小麥抗病育種領域的主要任務。野生二粒小麥是普通小麥的野生祖先種,經歷了長期而復雜的環境演變,積累了豐富的遺傳多樣性,是現......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任醫師黃錦海、周行濤團隊,與暨南大學附屬深圳眼科醫院教授雷和田團隊、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教授王勤美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針對VEGFA基因的CRISPR/Cas9......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PNASNexus在線發表了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農業農村部蠶桑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教授譚安江團隊的研究成果,該研究通過構建多種家蠶絲腺表達體系,實現了蜘蛛和袋蛾絲蛋白等在家蠶內的......
最近幾年,每隔一段時間,張沖就會發一個朋友圈,配文為“這一秒鐘科學不重要”。配圖則為一篇新上線論文截圖,她和丈夫薛瑞棟的名字赫然在列。今年情人節,這個系列的朋友圈再次“更新”。此次的配圖為一篇N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