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1-19 09:26 原文鏈接: 2014中華醫學科技獎頒獎

      我國醫藥衛生行業最高科技獎——中華醫學科技獎2014頒獎大會暨第一屆樹蘭醫學獎頒獎儀式今日在江蘇泰州舉行,本次大會由中華醫學會、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主辦。

      大會對85項醫學科研成果進行了授獎,評出一等獎8項、二等獎25項、三等獎47項、國際合作獎1項、衛生管理獎2項、醫學科普獎2項,另有1人獲衛生政策獎。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醫學科學報》編委會主任曹雪濤領銜的團隊憑借“天然免疫識別及其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項目斬獲一等獎,團隊成員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的相關研究人員。

      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醫學會會長陳竺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中華醫學科技獎自創辦以來一直積極引領著醫學科技創新發展,推動涌現出一大批尖端醫學科研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和衛生系統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認同和充分肯定,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據悉,2014年中華醫學科技獎共有239項科研成果(候選人)進行申報,經中華醫學會審查并組織全國179名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會委員評審,依據《中華醫學科技獎獎勵條例》確立的公開、公正、公平的評審原則最終評出。

      大會同期頒發了第一屆樹蘭醫學獎。樹蘭醫學獎由鄭樹森院士和李蘭娟院士聯袂社會各界人士共同設立,旨在發展教育、扶植新秀、獎掖群賢,進一步推動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促使我國醫學科學技術早日躋身世界一流行列。

    相關文章

    【NCASI2024】第32分會:檢驗醫學POCT邀請函

    會議簡介為推動我國分析科學與儀器領域自主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加強產學研用協作,促進分析科學基礎研究和儀器研發,提升人才培養和企業發展的水平,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決定于2024年11月8-12日在成都召開“首......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一定要讀博?”張文宏巧妙解答

    近日,復旦大學“步青”高中生學術見習計劃開營儀式暨《走進醫學圣殿》課程開班儀式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明道樓一樓報告廳舉行。作為開營儀式的中心環節兼《走進醫學圣殿》課程的第一講,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

    浙大研究團隊定義細胞偶聯藥物

    近年來,將藥物和功能細胞進行偶聯成為一種新興藥物形態。日前,浙江大學藥學院、金華研究院教授顧臻和研究員王金強等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發表綜述論文,將這類形態的藥物定義為細胞偶聯藥物。論文總結了細胞......

    最小納米氣泡改變超聲造影和藥物遞送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美國萊斯大學生物工程團隊開發出一種超小且穩定的菱形氣泡,約50納米大小。它是一種氣體填充的蛋白質結構,可自由浮動,有望徹底改變超聲成像和藥物遞送。與目前太大而無法有效穿過生物屏障的微......

    必讀!2024年北京市科技獎申報策略

    7月6日,北京市發布《關于啟動2024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9月15日提交。為了大家更好的認識該獎勵,科獎在線對北京市科技獎的歷年申報情況、申報策略、提名書撰寫技巧進行了解析,具體......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科技獎、青年獎等多個獎項名單公布

    ......

    醫學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研討會舉行

    6月13日,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以下簡稱復旦上醫)納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以下簡稱三方共建托管)五周年之際,復旦上醫舉行以“醫學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為主題的研討會。......

    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5位院士暢談新質生產力

    5月30日,為慶祝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國科協科普部聯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共同策劃的《科學未來式》特別直播節目《未來可見》在“科普中國”平臺和抖音平臺同步直播,吸引了......

    中國工程院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

    2024年5月18-19日,由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清華大學、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重慶醫科大學、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芯片分會、重慶市醫學會、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工......

    2024年夏季(第九期)電子順磁共振波譜高級研討班第二輪通知

    作為波譜學的重要分支,電子自旋的直接表征工具,順磁共振波譜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