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疫苗與抗體藥物創新國際論壇圓滿落幕2019年7月11日-12日,“BIVAD北京疫苗與抗體藥物創新國際論壇”在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召開,本次大會由北京亦莊疫苗與抗體藥物創新國際論壇組委會主辦,北京中航環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承辦。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生物制藥企業180多家單位約600人參加了本次大會,現場人氣爆棚,掌聲不斷,反響相當熱烈。本次大會旨在提高疫苗抗體藥物技術在藥物研發與質量控制領域的應用,展示新技術、新進展、新經驗、為國內外學者提供平等交流與合作。本次論壇涉及生物醫藥研發、生產、評價和臨床等,也是研發、生產人員最關心的問題。會議期間,參會人員圍繞報告內容的技術展開熱烈討論,比如連續生產放大問題,如何降低雙水相純化成本,LC-MS/MS檢測方法研發投入,智能臨床解決方案的發展趨勢。參會人員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閱讀全文
近日,廈門大學夏寧邵教授團隊和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朱江副教授團隊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揭示了戊型肝炎疫苗的諸多“秘密”。 2012年,全球首個戊型肝炎疫苗“益可寧”上市,該疫苗由廈門大學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養生堂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養生堂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12分報道,最新一期美國權威雜志《科學》發表兩份報告,一時間引來無數關注。長期以來讓科學家頭痛不已的艾滋病疫苗研究似乎有了突破性進展。美國科學家從艾滋病毒感染者血中分離出能夠對抗大約90%的已知艾滋病毒毒株的強力抗體。 中國之聲記者獨家專訪了這個項
如今,HIV仍然是威脅人類健康最具殺傷性的疾病,2015年全球有3670萬人感染該病毒,其中有180萬是兒童。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研究探索HIV疫苗的開發,而一旦接種,終生免疫,這是成千上萬名從事HIV研究的科學家們HIV疫苗研究的最終目標。 如今西安大略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新型HI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HIV疫苗開發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1】Sci Adv:破解HIV疫苗30年開發困境!科學家開發出真正意義上的新型HIV疫苗! doi:10.1126/sciadv.aau6769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ce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常在兒童中暴發流行。近年來,國內有研究[1-3]顯示,接種2劑次的水痘疫苗與1劑次相比,具有更好的免疫持久性和更強的保護性。世界衛生組織文件[4]中指出,單價水痘減毒活疫苗與其他兒童疫苗同時接種是安全的,免疫原性不劣于單獨接種,如破傷風
目前我國有4種COVID-19滅活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研發單位分別為中生集團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漢生物)、 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公司(北京科興)、 中生集團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生物)、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醫學生物學研究所)。 1、武漢生物COVID-19滅活疫苗 該疫苗(
芝加哥(路透社)――在1984年一場未能圓滿的發布會上,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長Margaret Heckler曾大膽預言在2年之內就會出現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的疫苗。 在經歷了一系列失敗之后,2007年的再一次嘗試證明默克公司的疫苗會使人們更加無力對抗傳染,這給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蒙上了一層
在1984年一場未能圓滿的發布會上,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長瑪格麗特·赫柯勒(Margaret Heckler)曾大膽預言在2年之內就會出現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的疫苗;在經歷了一系列失敗之后,2007年的再一次嘗試證明默克公司的疫苗會使人們更加無力對抗傳染,這給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7日報道,最近,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院、生物技術公司Theraclone科學、Monogram生物科學等多家研究機構組成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與國際艾滋病疫苗倡議組織(IAVI)合作,分離出了17種能廣泛中和艾滋病病毒(HIV)變種的新抗體,為設計
(轉載自:藥明康德公眾號) 自18世紀末首次誕生以來,疫苗就成為了人們健康的“護身符”,它的出現使無數人能更好地預防疾病。在這次疫情中,用疫苗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疾病,也是大眾翹首以盼的方向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20家創新生物技術和醫藥公司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
【1】Cell Rep:猴流感病毒未來可用于HIV疫苗的開發 doi:10.1016/j.celrep.2019.04.082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Scripps Research in La Jolla研究所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可以感染猴子和猿的猴猿免疫缺陷病毒(SIV)的蛋白質具有開發抗人類
為進一步規范和提高疫苗臨床研發水平,加強疫苗質量安全監管,12月24日,國家藥監局下發了《預防用疫苗臨床可比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近年,隨著經濟和產業發展,預防用疫苗類產品的申報量逐年增多,包括非創新性疫苗的研發也在不斷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的頒布實施,對疫苗也提出更高的監管需求
12月2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預防用疫苗臨床可比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將進一步規范和提高疫苗臨床研發水平、加強疫苗質量安全監管。 指導原則共包括“前言”、“臨床試驗前的考慮”、“臨床試驗設計的一般考慮”、“臨床試驗設計的統計學考慮”、“數據管理和質量保證”、“臨床試驗結果評價”共計6個部分。指
中新網1月7日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7日發布《新冠疫苗接種問答》。問答中提到,接種疫苗后還是應該繼續佩戴口罩;建議現階段使用同一廠家的同品種疫苗完成接種;接種第二劑次滅活疫苗大約兩周后可以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對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目前暫不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者無需在接種疫苗
【早鳥優惠周五截止】CDC/中科院/中生/艾博/康希諾/沃森等產學研領袖12月齊聚,共探加速新冠疫苗/抗體研發與產業化之路!近日,輝瑞/BioNtech宣布新冠疫苗三期臨床的中期數據,BNT162b2可以阻止90%的新冠病毒感染;BNT162b2成為首個在后期臨床取得重要突破的新冠疫苗,預計很快會擴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兒童期常見急性傳染病。該病以全身癥狀和皮膚粘膜上分批出現的斑疹、丘疹、水皰和結痂為特征。VZV感染后可在人體三叉神經節、胸和腰背神經節中建立潛伏感染。一旦機體免疫力降低,則病毒可被激活,從神經節沿相應的周圍神經到達皮膚,引起帶狀皰疹。水痘在兒童中常表現為
【1】Science:重磅!一種三特異性抗體三管齊下有望阻止HIV感染 doi:10.1126/science.aan8630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研究人員報道在實驗室制造的一種三特異性抗體(three-pronged antibody, trispecific antibody)要比用來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開發諸如癌癥等多種疾病的疫苗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文章來解讀當前癌癥、艾滋病等疫苗開發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1】Nature:特殊抗體或能幫助開發出廣譜高效性的HIV疫苗 doi:10.1038/s41586-018-0517-0 大約1%感染HIV
每一年,總有一些的人會患上流感,即使他們已經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然而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對流感疫苗產生了免疫反應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腸道細菌。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免疫學》(Immunity)雜志上。 實驗研究者美國亞特蘭大市艾莫利大學免疫學家Bali Pulendran和同事一直在尋找注
人類等待第一款艾滋病(HIV)疫苗誕生的心情是迫切的。近日一條“強生宣布HIV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志愿者100%產生抗體”的微博,半天內就轉發過2萬。有人評論:“HIV滅絕了,下一個是什么”、“今年的諾獎有著落了?”但詢問兩位研究艾滋病的學者、查閱相關資料后了解到,這是一次媒體的誤導和公眾的誤讀。
據美國《僑報》報道,最新一期美國權威的《科學》雜志發表兩份報告:美國科學家從艾滋病毒感染者血中分離出兩個自然產生的能夠中和約9成已知艾滋病毒(HIV)毒株的強力抗體。這項新發現對改良艾滋病疫苗設計和其它病毒性傳染疾病的抗體治療是一個突破性的發展。 在國際艾滋病大會舉行之際,這項發現振奮人心,因
近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雜志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杜克大學等處的研究者通過研究揭示了為何艾滋病病毒疫苗試驗聯盟(HVTN)505臨床試驗中使用的候選疫苗不能夠有效保護機體抵御HIV的感染,盡管其可以潛在誘導機體產生抗HIV的抗體,這種特殊疫苗可以刺激抗體識別HIV及腸道中發現的微生物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還在繼續蔓延,作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微生物研究單位,疫情發生以來,中科院微生物所在做些什么呢? 就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該所領導和參與此次疫情防控狙擊戰的科學家。 《中國科學報》:微生物所在這次疫情中主要承擔了哪些任務? 微生物所副所長錢韋(法人代表)
一、什么是CCPCCP抗體是由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B淋巴細胞分泌的特異性較高的抗體,其他疾病和正常人群的B淋巴細胞不分泌抗CCP抗體,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以多發性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進而導致關節畸形、功能障礙的常見致殘性疾病,早期診斷至關重要。其中臨床實驗室診斷最常
北京時間2020年5月22日晚9時45分,《柳葉刀》雜志刊發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病毒(腺病毒載體Ad5-nCoV)疫苗Ⅰ期人體臨床試驗結果,這是全球首個新冠疫苗的人體臨床數據報告。 研究顯示,2020年3月16日~3月27日期間,通過對108名18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HIV研究領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不斷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2018年即將過去了,在這一年里,科學家們在艾滋病研究領域又有哪些亮點重磅級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就篩選出本年度艾滋病研究領域重磅級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ure:HIV研究重大進展!揭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由DNA和重組蛋白組成的新型疫苗,其中重組蛋白由一種HIV蛋白的一部分和另一種不相關的蛋白組成。這種疫苗在猴子身上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它能夠誘導出的抗體類似于與抵抗HIV感染相關的抗體。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7月23日的Ce
來自La Jolla過敏與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個重要的新發現,這將大大推動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個基于抗體的AIDS疫苗。研究結果發表在《免疫》(Immunity)雜志上。 La Jolla研究所科學家Shane Crotty博士證實,某些輔助性T細胞對觸動一種對抗HIV的強烈抗
〥一位患者就診經歷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肝炎門診熙熙攘攘的病人已陸續散去,我正打算鎖門下班,這時一個小伙子滿頭大汗地拿著一張化驗單沖進候診區,一邊四下張望,一邊喊著:“大夫,還有大夫嗎?”我心里咯噔一下,該不會是來了重病號吧,趕緊迎上去問道:“怎么了?”,小伙子焦急地說:“我想找大夫問問我是不是得
美國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尼古丁疫苗,能夠幫助煙民戒掉煙癮,同時也能防止非煙民染上這種不良嗜好。更令人興奮的是,這種疫苗一次注射便可讓接受者終生產生免疫反應。 網易探索6月30日報道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尼古丁疫苗,能夠幫助煙民戒掉煙癮,同時也能防止非煙民染上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