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原料的種類、生長期、采割期、保存時間及提取方法等因素的影響, 果膠的自身組成和理化性質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對果膠理化性質的測定對于果膠的表征及質量判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果膠的理化性質主要有溶解性、 酯化度(Degree of Esterfication,DE)、Gal-A含量(半乳糖醛酸)、單糖組成、相對分子質量(Molecular Weight,Mw)、流變及凝膠特性,其中決定果膠的應用范圍和經濟價值,評價果膠品質的3個較重要的參數為DE、膠凝度和Gal-A含量。......閱讀全文
由于原料的種類、生長期、采割期、保存時間及提取方法等因素的影響, 果膠的自身組成和理化性質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對果膠理化性質的測定對于果膠的表征及質量判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果膠的理化性質主要有溶解性、 酯化度(Degree of Esterfication,DE)、Gal-A含量(半乳糖醛酸
膠凝度是衡量果膠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指在一定條件下,每份果膠能與多少份固形物(通常為蔗糖和葡萄糖) 制成具有一定硬度和質量的果凍的能力,即衡量果膠形成凝膠的能力大小。 膠凝度是工業上判斷果膠品質好壞的一個重要參數,主要采用US-SAG 法和壓力破碎法測定果膠膠凝度。 商業化果膠的膠凝度要求(U
【PH值特性】最適作用PH:3.0【溫度特性】最適作用溫度為 50℃。【作用原理】果膠酶是從根霉中提取的,使細胞間的果膠質降解,把細胞從組織內分離出來。
果膠一直以來都是人類自然飲食的一部分,是FAO/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委員會推薦的安全無毒的天然食品添加劑,無每日添加量限制。果膠的功能很多,例如果膠作為一種天然的植物膠體,可作為一種膠凝劑、穩定劑、組織形成劑、乳化劑和增稠劑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中;而果膠也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具有增強胃腸蠕動,
傳統的工業果膠生產方法是酸提取法,所用的酸可以是硫酸、鹽酸、磷酸等。為了改善果膠成品的色澤,也可以用亞硫酸。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膠在稀酸溶液中能水解,將果皮中的原果膠質水解為水溶性果膠,從而使果膠從桔皮中轉到水相中,生成可溶于水的果膠。然后利用沉淀法或鹽析法分離果膠,工業上常用金屬鹽析或有機溶劑(
果膠的流變特性是果膠應用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問題。與其它植物膠相比,果膠溶液的黏度較低。果膠稀溶液的流動特性近似牛頓型流體,而高濃度(1%)的果膠溶液具有假塑性流體的一些現象和特性。 和其他的生物高聚物分散體一樣, 高濃度的果膠溶液中特性黏度和剪切速率的關系表現為 3個階段: (1)在 0 剪切
外觀:桔黃色或淡黃紅色至紅色結晶性粉末。氣味:無氣味熔點/凝固點(℃):125-127℃(dec.)沸點、初沸點、沸程(℃):620.8℃/760mmHg溶解性:溶于丙酮、吡啶、熱乙醇、甲醇、甲酸、碳酸堿和氫氧化堿溶液,并顯亮綠色熒光;稍溶于水、醇、醚、苯、氯仿、乙酸、二甲苯、硝基苯,不溶于石油醚。
溶菌酶純品呈白色、微黃或黃色的結晶體或無定形粉末,無異味,微甜,易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溶菌酶遇堿易被破壞,但在酸性環境下,溶菌酶對熱的穩定性很強,在pH值為4-7時,100℃處理1min,仍能較好地保持活力:pH值為3時,能耐100℃加熱處理45min。溶菌酶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當pH值在一定范
??? 面粉的品質特性是小麥粉的理化特性、面團的物理特性、面粉食用品質特性及其他特性的總和。面粉的品質特性一般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原料小麥的品質特性。因此原料小麥在加工過程中要受到多種因素的作用和影響。這些因素中有機械的、物理的,也有化學的,這些因素對面粉品質特性的影響有時是不可忽略的
外觀:桔黃色或淡黃紅色至紅色結晶性粉末。 氣味:無氣味 熔點/凝固點(℃):125-127℃(dec.) 沸點、初沸點、沸程(℃):620.8℃/760mmHg 溶解性:溶于丙酮、吡啶、熱乙醇、甲醇、甲酸、碳酸堿和氫氧化堿溶液,并顯亮綠色熒光;稍溶于水、醇、醚、苯、氯仿、乙酸、二甲苯、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