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院士:大數據技術是認識世界的第四種方式
由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所營建的北京大數據交易服務平臺10日正式上線運營。標志著大數據產業鏈“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上線發布會上做主旨演講指出,大數據技術能夠做一些傳統方法做不到的事情,是認識世界的第四種方式。 倪光南說,大數據技術全面利用了信息系統,充分利用了計算機數據處理能力。世界發展太快了,來不及把每個事件寫出公式來,但是大數據技術可以從非常龐雜的現象中,通過數據分析找到非常有價值的東西。 他說,其實每個人都在運用大數據,比如說天氣預報,節目預報,交通,規劃交通等等其實已經用到大數據。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更離不開大數據。企業也一樣,做一個規劃產品方向他必須要使用大數據技術,關注用戶什么要求,市場什么動向,誰用好大數據,誰就能迅速地把握未來的方向,誰大數據沒用好可能事倍功半。 他認為,中國有發展大數據的非常好的機遇,上個月在浙江烏鎮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說明中國在這個領域已經有很好的話語權,因為兩......閱讀全文
2023年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名單公示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信發函〔2023〕187號),經企業自主申報、地方推薦、專家評審等環節,形成了2023年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名單。 現予以公示,請社會各界監督。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與我們聯系。 公示時間:2023年12
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大數據產業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落實《“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工信部規〔2021〕179號),切實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開展2023年大數據產業發
學者在京聚焦大數據未來發展
8月26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物聯網研究會承辦的“大數據的發展情況和未來方向專題研討會”在北京科技大學召開。 中國科學院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國家首批“千人計劃”入選者劉世平表示,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催生了大數據,以數據為核心的產業鏈正在形成,大數據推動金融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將聚焦在互
2014大數據與數據科學進展主題論壇在京舉行
12月27日,2014年大數據與數據科學進展主題論壇在京舉行。包括徐宗本等5位院士在內的來自學界、商界和政府部門的6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圍繞今年國際上大數據與數據科學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展開了研討。 本次論壇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中科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
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新華社記者劉詩平8月25日,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通過水利部主持的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據統計,如今南水北調工程累計調水超過56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充分展現了這一工
2022大數據科技傳播獎揭曉
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湖南省科協、衡陽市人民政府聯合開展的2022年大數據科技傳播獎評選活動近日揭曉,共評出特殊貢獻獎7名,作品獎9件,團體獎13個,個人獎28名。本次評選活動經郭華東、李蘭娟、褚君浩等院士擔綱的大數據科技傳播獎評審委員會嚴格評選審定,依照《大數據科技傳播獎獎勵辦法》規定,評選中國工程
-醫療器械診斷試劑等四大領域最新發展數據及未來預判
?????? 今天我們參加了第三屆醫療器械產業投資CEO峰會,重要結論:創新驅動成長,資本投資和產業并購推動行業進步。 一:醫療器械行業并購熱度高,但趨于理性。 1.醫療健康領域并購熱潮不減。2012年10月至今,我國國內醫療健康并購市場完成交易案例129起,披露交易金額的108起并
計量工作大數據應用與發展探究
目前,我國計量行業對大數據的理解和應用相對滯后,政府行政部門應通過相關數據收集、統計和挖掘,獲得有價值信息,為產品質量的提升和發展提供更科學的依據。運用大數據推動計量行業快速發展,進而推動產品質量提升,已經成為計量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計量信息數據整合是做好質監大數據運用的基礎 計量
3大遙感數據源接入“商湯地界”AI遙感大模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533.shtm近日,商湯科技宣布攜手國內頭部遙感數據平臺“吉林一號網”、“四維地球”、“星圖地球”,升級了其“SenseEarth智能遙感云”平臺的數據源。用戶無需準備數據,即可通過“商湯地界”平臺
文萊提出能源發展三大目標
為保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本地中小企業成長,文萊能源部日前提出了國家能源發展3大戰略目標:大力發展油氣上下游產業;確保能源安全、可靠、有效供應;促進能源產業衍生行業發展。 按照有關規劃,文萊將致力于油氣產業的本地化,到2017年將油氣產業本地成分從目前的15%提高到25%,到2035年
擘畫“大食品-大科技”發展藍圖
12月14~15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九屆年會以線上多渠道同步直播的方式隆重召開。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學者相聚“云”端,以3大權威報告、近20場分專題,共享科研成果,共議前沿問題,共謀發展路徑。與會專家指出,要從廣度、深度、速度和精度“四度”上齊發力,擘畫“大食品 大科技”發展藍圖。 在本屆年
擘畫“大食品-大科技”發展藍圖
12月14~15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九屆年會以線上多渠道同步直播的方式隆重召開。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學者相聚“云”端,以3大權威報告、近20場分專題,共享科研成果,共議前沿問題,共謀發展路徑。與會專家指出,要從廣度、深度、速度和精度“四度”上齊發力,擘畫“大食品 大科技”發展藍圖。 在本屆
郭華東:大數據+大科學=大發現
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所所長 郭華東院士 “大數據是財富,是資源,是科研的戰略高地。大數據正在改變人們的研究方式,是人類認識自然和行星地球的新鑰匙。” 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所所長郭華東于日前在北京召開的大數據與科學發現國際研討會上做出的判斷。從數據發展歷史看,19世紀70年代
我國統計與數據科學進入發展新階段
“自2011年統計學成為一級學科以來,全國統計科學研究快速發展,同國際科學前沿的距離不斷縮短。根據對國際頂級統計期刊發表數據的初步測算,我們發現中國作者所占份額已居世界第二。”7月11日至13日,首屆全國統計與數據科學聯合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講席教授陳松蹊在開幕式上如此表示。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調研生物大數據發展情況
為應對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挑戰,了解大數據技術發展態勢以及對未來我國生物技術領域的科研能力、公共管理和產業競爭力方面的影響,探討應對措施,生物中心肖詩鷹副主任于2014年5月6-7日帶隊到復旦大學、浙江大學進行了調研。 在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科研管理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召開了題為“大數據對我國生物
海南非化石能源發展利用空間大
實現海南綠色崛起,必須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近年來海南省持續加大非化石能源投資力度,核能、太陽能、風能、水電等能源項目正加快建設或竣工投產。同時,海南電網2014年將在基建項目方面投資23.6億元,逐步打造智能、高效、可靠、綠色海島電網,為海南綠色崛起提供堅強電力保障。預計到2020年,海
專家指出:非洲發展生物燃料潛力大
大多數非洲國家都未制定有效的生物燃料政策,仍在花費大量資源進口價格居高不下的化石燃料。但此間媒體日前援引一些學者的觀點認為,非洲國家在發展生物燃料方面具有很大潛力,可考慮加快制定有關政策。?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HG咨詢公司總經理梅甘·薩普說,非洲非常適合發展生物燃料,因為這片大陸擁有廣袤的土地,氣候條
通用大模型的發展路徑與挑戰
當今世界,以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范圍內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對推動全球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時代的拷問也隨之而至:未來通用大模型的發展路徑是什么?如何構建高效、自主的算法算力?如何利用大模型等先進人工智能技術來構建新一代科學研究的新范式?日前,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通用
通用大模型的發展路徑與挑戰
當今世界,以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范圍內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對推動全球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時代的拷問也隨之而至:未來通用大模型的發展路徑是什么?如何構建高效、自主的算法算力?如何利用大模型等先進人工智能技術來構建新一代科學研究的新范式? 日前,第二十六屆中國科
6大亮點!12所“雙一流”高校就業數據大起底
談起應屆畢業生就業的話題,雙一流人才的去向是其中一個備受矚目的風向標。 日前,清華、北大等12所雙一流高校陸續發布了《2021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疫情形勢反復、行業政策調整等種種變局,應屆研究生的就業方向產生了一些刻著鮮明“時代烙印”的新變化。 而對大多數高校畢業生
6大亮點!12所“雙一流”高校就業數據大起底
談起應屆畢業生就業的話題,雙一流人才的去向是其中一個備受矚目的風向標。 日前,清華、北大等12所雙一流高校陸續發布了《2021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疫情形勢反復、行業政策調整等種種變局,應屆研究生的就業方向產生了一些刻著鮮明“時代烙印”的新變化。 而對大多數高校畢業生
-醫療大數據何去何從-聽聽幾位大咖的前瞻
當大數據遇上醫療,到底會產生怎樣的火花?11月28-29日,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暨智慧醫療專家委員會年會在京召開,來自醫療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暢聊醫療大數據激起的改變以及日后的無限可能。 貴州省衛計委衛生信息中心主任嚴剛:建起國內首個大數據中心 國家發改委于2011年提
嵌入式大容量數據存儲解決方案
方案簡介隨著高性能嵌入式微處理器價格的逐漸降低以及芯片級存儲介質的存儲密度的提高,采用以高性能嵌入式微處理器為系統核心,結合大容量存儲芯片,實現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小體積的嵌入式大容量數據存儲,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詳細信息:成功案例某單位艦載信息黑匣子消防主機監控與采集終端應用背景隨著32位嵌入
生成式AI時代,大模型數據安全如何保障?
在生成式AI(人工智能)時代,數據安全的出路可能會是“用魔法打敗魔法”,知識產權保護也可能要提前到token(字符串)層面。4月26日,在2024中關村論壇上,人工智能企業與學者就AI大模型的數據安全問題進行了討論。中關村論壇數據安全治理與發展論壇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秦盛 攝“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
COD測定時數據不準,偏差大的原因
數據不準,偏差大:1、選用儀器的低量程檔測量;2、氯離子的影響,如果水樣中氯離子超過1000mg/L,可將水樣稀釋后測量;如果稀釋后COD濃度很低,可能為試劑的問題,試劑過期或者保存不當變質,或者非原廠試劑;空白樣的問題,空白樣不準確對測量結果影響很大;蒸餾水不純,或者選用其他類型水(如桶裝水、礦泉
完善數據存儲體系,保障數字經濟安全高效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各領域數字化建設的推進,數據成為經濟發展的戰略資源,數據存儲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數據中心、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基礎保障的同時,也產生了高能耗與高成本等問題。因此,構建和完善以電存儲、磁存儲和光存儲為重要支柱的數據存儲體系,對保障我國數字經濟安全高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利用地球大數據促進可持續發展
2015年9月,聯合國在成立70周年之際通過了《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的核心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旨在讓所有國家和利益攸關方攜手合作,阻止地球的退化,以可持續的方式進行生產和消費,管理地球環境和自然資源,使地球能夠滿足今世后代的需求,讓全球走上可持續且具恢復力的
科研數據難共享阻礙國內生物科技發展
上海生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亦學的“科研數據共享之夢”已做了13年。但在近日舉行的首屆金橋產業技術創新會議上,當記者向他問及相關進展時,聽到的卻是一聲嘆息。 13年前,“大數據”尚未被任何字典收錄,而今卻被公認是全球生命科學研究的核心工具。李亦學告訴記者,科研數據難以共享已成為國內生命科
第九屆科學數據大會暨科學數據中心發展論壇在成都召開
近日,第九屆(2024)科學數據大會暨科學數據中心發展論壇在成都召開。本次大會主題“科學數據與開放科學”,為期4天,共設置42場分會,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擔任大會主席。會議由國際科學理事會數據委員會(CODATA)中國全國委員會主辦,中國信息協會、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
全球石油行業發展面臨五大挑戰
今年3月,國際大石油公司紛紛交出2013年的“成績單”。從全球各大石油公司披露的年度業績看,總體生產經營業績良好,但也有一些公司的表現引發了市場擔憂。 以殼牌為例。3月13日,新任殼牌公司首席執行官范伯根在公司“2014管理層分析報告會”上表述,就整個年度經營來看,殼牌的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