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本地中小企業成長,文萊能源部日前提出了國家能源發展3大戰略目標:大力發展油氣上下游產業;確保能源安全、可靠、有效供應;促進能源產業衍生行業發展。 按照有關規劃,文萊將致力于油氣產業的本地化,到2017年將油氣產業本地成分從目前的15%提高到25%,到2035年提高到60%。此外,文萊政府還努力提高本地就業規模和勞動技能,到2017年本地就業人數達到3萬,到2035年達到5萬。為實現上述目標,政府將在公平的競爭環境、良好商業環境,以及高素質本地勞動力、人力資源培訓和網絡建設、穩定的金融結構等5個方面大力支持企業發展。......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環境大會有哪些?這是每個環境人都關心的問題,下面小編為您總結如下: 1、2018第十九屆中國環博會 展會時間:2018年5月3日-5日 展會地址: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W1-W5,E1-E6) 主辦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 中國再生資源回
整個人類的歷史也是一部能源開發利用史,但依法規范能源的系統認識卻是近代社會的產物。能源法雖久以有之,甚至可追溯到15世紀英國普通法中的財產法則。但蔚然成形便是20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禁運與油價猛漲的時候。石油危機發生以來,世界各發達國家加快了能源立法的進程。日本于19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和強國富民的進程中,能源始終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當前,我國能源發展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只有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把能源作為事關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崛起的重大問題,才能在復雜的環境中準確進行戰略定位,科學謀劃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方略。國家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5月19日在“中科院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座談會”上表示,從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出發,前瞻世界能源科技發展前沿,制定中國能源科技發展的戰略路線圖,是建設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體系、實現能源結構優化目標的重要保證。 “中國必須加快建設可再生能源份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習近平同志指出,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源—網—荷—儲’協調發展、集成互補的能源互聯網”。能
2月24日上午10:00,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做題為《對我國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的科普講座。以下為講座實錄: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為公眾講解中國能源、環境等相關問題 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 精彩語錄: ?各國的經濟發展都是倒U型,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逐步推進,能源需求增長強勁、能源消耗總量不斷增長,石油等優質資源進口量急劇增加,長期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日趨顯現。一方面,我國能源低碳化和優質化進展緩慢;另一方面,全球面臨新能源技術的重大變革,發展清潔能源、應對氣候變化已是大勢所趨。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徐建中在“中國高新企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的演講 第十三屆科博會“中國高新企業發展國際論壇”于2010年5月27日-28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徐建中。 徐建中:各位下午好,今天跟大家談一談中國能源的一些問題,我準備PPT比較多。中國
專家建議,通過合理的配額制度,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市場空間,提升盈利能力 增強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力仍需充分考慮本國能源資源的特點,制定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促進經濟增長和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并提高能源效率。 在日前
聯合國于2013年7月2日發表《2013年世界經濟和社會概覽:可持續發展挑戰》報告表示,為應對城市化、食品安全和能源轉型等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國際社會需采取創新策略。報告重視新技術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突破90億,其中城市人口將達62.5億,僅發展
“關緊能源消耗的大門,才有能源發展的機會。創新的局面和創新的產業,將給人才帶來就業機會。”施耐德電氣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日前在“2012世界能源展望——揭秘能效應用潛力”會議上表示,當前,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經濟發展不平衡、能源緊張等問題,節能增效將為未來世界經濟增長創造機會。 施耐德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能源部長會議2日召開。21個APEC成員經濟體的能源部長和有關國際組織官員齊聚北京,共商亞太可持續能源發展之路。 中國是2014年APEC東道主,本次會議是APEC中國年系列會議之一。會議以“攜手通向未來的亞太可持續能源發展之路”為主題,旨在加強亞太地區能源合
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6月13日)
——我國能源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上) 資源和環境代價過重、結構不良、效率偏低和能源安全是我國能源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國能源必須改變粗放的發展方式,開創一條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道路。“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謀劃今后的發展。 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可表述為
近來關于日本地震海嘯對全球能源發展影響的討論越來越熱,主要集中體現在能源供給、能源消費及未來能源戰略制定這幾個方面。筆者認為,有兩個方面是值得特別關注的:一是能源供給側,包括足量的能源供應和穩定的能源價格;另一方面是能源消費側,包括能源消費中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問題產生的影響。
2014年7月27日至31日,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電力與能源協會2014年會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蓋洛德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會議主題為“繪制新的能源未來藍圖”,來自國際學術組織、知名研究機構、國際電力企業、跨國制造企業等單位的25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在會上發表署名文
■ 節能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人類要抑制自身用能的“胃口”,要使節能成為一種先進文化,一種社會道德,一種世界觀,一種生活方式。 ■ 從現在到2050年,中國需利用1000億~1100 億噸標準煤,這龐大的煤炭總量如何利用好將是嚴重挑戰,必須作好頂層設計
1月21日,在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融資高層研討會上,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表示,解決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實施“兩個替代”,擺脫化石能源依賴,實現清潔能源占主導。預計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聯網初步建成,累計投資將超過50萬億美元。 累計投資將超過50萬億美元 近兩年,國家電網多次強力推
【導語】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科學儀器社區2015年1月份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辦,本次活動以儀器企業在新經濟常態下如何用好各類政策為主題。集中溝通了首都設計提升計劃、環境保護領域儀器研發方向、京津冀地區在檢測平臺搭建方面需求、國產
一份世界能源理事會(WEC)的研究表明,當今世界最可持續發展的國家電力系統是核電結合水電的大規模低碳發電系統。 WEC的能源可持續發展指數從所有政府制定能源政策面臨的所謂三難困境(能源供需平衡的可靠性、社會平等性和環境可接受性)出發,比較了90個國家的情況。 有10個國家被認為實現了
6月10日,2018中國可再生能源學術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程春雨 攝 中新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程春雨)為加強可再生能源領域學術交流,引領新技術推廣及應用,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主辦的2018中國可再生能源學術大會將于2018年8月21-23日在北京
“十三五”期間,安徽將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建設創新型經濟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這對加快能源供給結構調整,建設更堅強、更智能、更綠色的電網體系提出了新的需求。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對安徽經濟社會發展、區域生態環境改善將帶來怎樣的變化?地方政府對全球能源互聯網又有怎樣的期待和要求?日前,記者就此
5月3日,國家能源局在京組織召開能源重大戰略問題調研工作啟動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出席會議并講話。 吳新雄指出,開展能源重大戰略問題調研,就是為了更好地促進能源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和戰略利益;更好地轉變政府職能,集中力量抓大事、謀全局、議長遠;
6月28日上午,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第一屆“能源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及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們為大家呈現了一場可持續發展能源動力專業領域的“學術盛宴”。 清華大學袁新教授、北京科技大學夏德宏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學院執行院長倪明玖研究員
三菱重工空調智慧能源展廳在雄安新區隆重揭幕。三菱重工業(中國)有限公司中國總代表青木馨先生、三菱重工空調系統(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羅小民等領導出席了本次開幕剪彩儀式。 雄安展廳作為三菱重工空調在區域能源業務板塊的又一重大舉措,在其展區布展及案例展示設計上可謂空前。除了
以“生物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中國科協第十九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日前在北京舉行,本期學術沙龍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高福主持。 生物質能源發展的兩個瓶頸 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匡廷云在向會議提交的書面報告中說,面臨能源短缺的嚴峻形勢,能源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能源戰略安全的重要組
2007年是歐盟解決制憲危機,一體化建設走出低谷,經濟社會改革步伐加快,經濟保持平穩,主要大國(德國、法國、英國)領導人更替。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入盟,對外積極進取,謀求發揮全球性作用的重要一年;是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計劃的開局之年;是歐盟大力開展能源、氣變外交,力圖借此打
作為首個由中國發起成立的國際能源組織,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自2016年3月成立以來,在國際合作、戰略研究、技術創新、項目推進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目前正在積極推進蒙-中-韓-日電力聯網工程等重點示范項目,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力互聯互通。 由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中國國家電網共
黃河濕地九原段燈光互補路燈工程 新疆移動基站(國道3257站太陽能6800Wp) 從湖南永州冷水灘驅車至零陵,全長15公里的永州大道上,1652桿風光互補路燈分四列整齊排列,宛如四條長龍,隨地勢起伏,蔚為壯觀。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