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咬合不好易患阿爾茨海默氏癥
牙齒不整齊就可能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癥(早老性癡呆癥),這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日本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證明,這種說法至少在大白鼠身上是正確的。 日本岡山大學的科學家森田學等人將大白鼠的臼齒切削掉一部分,使牙齒不能正常咬合。8周后,大白鼠腦內的貝塔淀粉樣蛋白質總量上升至正常水平的4倍以上。這種蛋白質在大腦中過量積聚是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重要誘因。 阿爾茨海默氏癥又名早老性癡呆癥,是最常見的老年癡呆癥,臨床癥狀包括認知、記憶和語言功能障礙等,迄今無有效療法,及早檢測和治療非常重要。 森田學分析說,牙齒咬合情況惡化后,肌體會出現應激反應,刺激大腦中的貝塔淀粉樣蛋白質增加。 日本科學家隨后治療了這些大白鼠的臼齒,使之恢復正常咬合能力。手術4周后,大白鼠大腦內的貝塔淀粉樣蛋白質數量也下降到正常水平。 日本科學家認為,類似的情況也可能出現在人的身上。他們建議,牙齒不整齊導致牙齒咬合不好的人,應該盡快治療,免得久拖后誘......閱讀全文
牙齒咬合不好易患阿爾茨海默氏癥
牙齒不整齊就可能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癥(早老性癡呆癥),這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日本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證明,這種說法至少在大白鼠身上是正確的。 日本岡山大學的科學家森田學等人將大白鼠的臼齒切削掉一部分,使牙齒不能正常咬合。8周后,大白鼠腦內的貝塔淀粉樣蛋白質總量上升至正常水平的4倍以上。這種蛋白
阿爾茨海默癥
一、什么是阿爾茨海默癥的 阿爾茨海默癥這個病多代表神經系統發生了退行性的病變,患者這時候會隨著不同的分期表現出相應的癥狀,必如執行功能障礙、視空間機能損傷、人格改變、記憶力障礙等等。 二、阿爾茨海默癥的病因 1.遺傳因素 科學研究表明,家族史是該病的重要影響因素,只要家族里有個成員患上此病,
【阿爾茨海默病】診斷
??? 診斷:??? 美國國立神經病語言障礙卒中研究所AD及相關疾病協會(NINCDS-ADRDA)規定的診斷標準。可能為AD的診斷標準:A加上一個或多個支持性特征B、C、D或E.??? 核心診斷標準:??? A.出現早期和顯著的情景記憶障礙,包括以下特征??? 1.患者或知情者訴有超過6個月的緩慢
什么是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癡呆;65歲以后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絕大部分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該病的危險因
阿爾茨海默病會傳染?
一項最新研究首次向人們展現了一類可自我復制的致病蛋白,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的可能。 當人類感染了引發瘋牛病的病毒后,就會患上克雅病,具體癥狀為大腦逐步萎縮退化,導致患者智力迅速減退。從該病已有的案例看,90%的患者會在出現臨床癥狀后一年內死亡。這一疾病的罪魁禍首即為朊蛋白,一種發生錯誤折疊的蛋
如何“對抗”阿爾茨海默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709.shtm近期,我國一例“19歲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例”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這是目前報道的最年輕病例。為什么年輕人會患上這一“老年專屬”疾病?該案例是否預示著阿爾茨海默病呈現“年輕化”發展趨勢?
阿爾茨海默病的謎團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研發困局中寫過阿爾茨海默病的歷史,三種主流的假說,以及主流藥物的研發歷程。本文將重點介紹最近幾年內阿爾茨海默病領域的理論和新藥研發進展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過這樣幾段話: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意識到失眠癥已經侵入鎮子,于是便召
【阿爾茨海默病】病因分析
??? 病因??? 該病可能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目前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余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與該病發病有關:??? 1.家族史??? 絕大部分的流行病學研
分析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該病可能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余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與該病發病有關: 1.家族史 絕大部分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該病的危險因素
阿爾茨海默病的基本介紹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癡呆;65歲以后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 2022年3月,自然雜志子刊《自然?結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