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材(Eisai)1月21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授予單抗藥物amatuximab孤兒藥地位,用于惡性間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的治療。 惡性間皮瘤是一種罕見腫瘤,在歐洲,每年的發病率為1/50000。研究表明,英國和愛爾蘭發病率最高,而東歐發病率最低。惡性間皮瘤由接觸石棉(asbestos)所致,盡管自從70年代中期之后,石棉的使用急劇下降,但惡性間皮瘤發病率卻在增加。 Amatuximab對間皮素(mesothelin)具有很高的親和力和特異性。間皮素是一種蛋白,在惡性間皮瘤患者中過量表達。Amatuximab由衛材旗下Morphotek公司發現和開發。 關于amatuximab: Amatuximab是一種嵌合免疫球蛋白G-1-κ(IgG1/κ)單克隆抗體,對間皮素具有很高的親和力和特異性。間皮素是一種糖蛋白,鑒于該蛋白在間皮瘤細胞表面過量表達,目前認為該蛋白......閱讀全文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Na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
免疫療法是當下腫瘤治療領域最具前景的發展方向之一。隨著PD-(L)1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范圍逐漸擴大,CAR-T療法研究不斷出現新的進展,CAR-T療法作為有別于傳統藥物的“活藥”,不僅對復發、難治性腫瘤患者表現出了突破性療效,其生產體系和使用場景也有別于普通藥物。鑒于當下生物技術的更新速度,
來自奧塔哥大學的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兩種蛋白質的三維結構,為為什么一些人會患上某些特殊的癌癥提供了答案。 在一項最新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中,一個由奧塔哥大學生物化學系Peter Mace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揭示了人體內控制DNA包裝的蛋白質——BAP1和ASX
眾所周知,腫瘤抑制基因的喪失導致一小部分癌癥出現在特定組織中。但是為什么僅是那些組織? 由腫瘤抑制基因發生突變引起的惡性腫瘤具有不明原因的組織傾向性。比如,一種稱為BAP1的腫瘤抑制基因編碼組蛋白H2A的去泛素化酶,但是生殖細胞中的BAP1突變主要與葡萄膜黑色素瘤和間皮瘤存在關聯。 在一項新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4月19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 1.Science:開發出一種檢測CRISPR脫靶效應的新方法---DISCOVER-Seq doi:10.1126/science.aav9023; doi:1
美國布朗大學婦幼醫院Moore等報告,一種新的血清生化標志物——HE4有助于早期診斷卵巢癌,聯合檢測HE4 和CA125的預測準確性高于單用任一標志物。相關論文2007年12月3日在線發表于Gynecol Oncol。 CA125雖然可用于附件腫物患者以預測是否發生卵巢
2015年12月29日訊/生物谷BIOON/--即將過去的2015年也有很多藥物試驗經歷了失敗,有的陷入泥潭,有的已經被放棄,有的則被試圖用于其他的治療,還有的盡管通過了FDA批準,但是藥效仍存在爭議。以下就是生物谷小編編譯整理的2015年還在掙扎中的新藥(不完全統計)匯總報道。 Aducan
在過去一段很漫長的時間里,制藥公司都將目光鎖定在大疾病(患有通常性疾病的大數量群體)人群上,并將其作為潛在的收入流。然而隨著處方藥在歐美市場銷量的停滯不前,某些治療罕見疾病或生物機能紊亂的藥物成為各大制藥公司競相追逐的新寵。這類藥物由于治療的疾病罕見且藥物稀缺,因而被形象的稱為“孤兒藥”。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代表著當今最先進的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在相關臨床試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該領域已成為藥品研發最熱門的領域之一,也是投資合作的大熱點。 目前,諾華(Novartis)在CAR-T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其主要對手為生物技術領域最熱門的初創公司Juno Thera
神經纖維瘤是一類以神經系統的多發性腫瘤為主要癥狀的疾病,主要病因則是一類叫做Merlin的抑癌基因的突變。除了NF2之外,該基因的突變還影響了其它癌癥的發生,例如間皮瘤、乳腺癌、結腸癌、黑色素瘤、惡性膠質瘤等等。最近發表在《oncogene》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或許能夠為多數飽受多發性神經纖維瘤(N
2.單克隆小鼠抗人上皮細胞膜抗原 (Monoclonal mose anti human epithelial memberance antigen,EMA)上皮細胞膜抗原是上皮細胞表面大分子糖蛋白物質,它不僅存在于各種上皮,以及各種上皮來源的腫瘤,也可存在于部分非上皮及其來源的腫瘤,如漿細胞,組織
自1965年Gotel等從結腸癌分離出一種腫瘤的相關抗原后,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后發現,它存在于胎兒的腸里,由于人們將其稱為癌胚抗原。在實際應用 中,CEA是一種廣譜的標記物。經實驗證明,它對胃癌,腸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子宮頸癌,子宮體腺癌,卵巢癌,皮膚鱗狀細胞癌,膀胱移行上皮癌,食 道癌
多年來,腫瘤發病率在我國和世界各地區一直呈持續增長趨勢。據最新版的《世界癌癥報告》預測,全球癌癥病例將由2012年的1400萬人,逐年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人,到2035年將達到2400萬人。報告還顯示,非洲、亞洲和中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癌癥發病形勢嚴峻。 據《2013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
目前,CAR-T療法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癌癥方面表現出積極的療效。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努力在實體瘤中復制CAR-T對抗血液癌癥的業績。但是,這一應用卻面臨著多重阻礙——與白血病、淋巴瘤不同,實體瘤更具有異質性,且會表達更多的腫瘤蛋白(這會增加CAR-T細胞準確靶向腫瘤的難度)。 “腫瘤組織中
目前,CAR-T療法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癌癥方面表現出積極的療效。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努力在實體瘤中復制CAR-T對抗血液癌癥的業績。但是,這一應用卻面臨著多重阻礙——與白血病、淋巴瘤不同,實體瘤更具有異質性,且會表達更多的腫瘤蛋白(這會增加CAR-T細胞準確靶向腫瘤的難度)。 “腫瘤組織中
五、常見的腫瘤標志物生物學意義 (一)甲胎蛋白(AFP)應用于原發性肝細胞癌、卵巢胚竇癌、睪丸非精原細胞癌的檢測。AFP是原發性肝癌診斷中最佳的TM,我國原發性肝癌患者中60%~70%為AFP陽性。凡AFP>500μg/L持續1個月或AFP>200μg/L持續2個
在臨床活檢工作中,對于各種腫瘤的正確判斷,歷來是外科病理學的核心問題。因它關系到患者的治療和預后的問題。在免疫組化技術沒開展以前,主要靠HE,特殊染色和組織化學來進行鑒別和診斷各種腫瘤,這些在當時雖然解決了不少的問題,但是對于較為復雜,較為多型性的腫瘤,就不能對其起源及所含的成分作出正確的判斷。隨著
一、漿膜腔積液檢驗1、漿膜腔液量[正常參考值] 胸膜液:<30ml; 腹膜液:<100ml; 心包膜液:20-50ml。[臨床意義] 在正常情況下,漿膜腔內有少量液體起潤滑作用。若有多量液體貯留,形成積液,即為病理變化。這些積液因部位不同而分別稱為胸膜積液(胸水)、腹膜積液(腹水)、心包積液等。
腺病毒的一般特性 腺病毒的形態是特征性的二十面體病毒殼體(Stewart et al., 1993)。其病毒殼體含有三種主要的蛋白:六鄰體(II),五鄰體基底(III)和纖突(IV),還有多種其他的輔助蛋白VI,VIII,IX,IIIa和Iva2(Fig. 1)。
角蛋白分為表皮角蛋白和細胞角蛋白兩種,這是根據其分部的部位而分的。表皮角蛋白包括皮膚表皮,消化道粘膜上皮、腺上皮甲狀腺濾泡上皮、氣管、支氣管上 皮、肺泡上皮,角膜上皮、前列腺上皮等。細胞角蛋白包括頜下腺,胰腺,胸腺,細胞,肝細胞,腎小管細胞等。目前,應用上述細胞中間絲角蛋白作為抗原所制備 的
不知不覺,2014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5年,2014年三大國際著名雜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然刊登了很多亮點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2014年Science雜志及其子刊發表的一些非常有意義的亮點研究。 1.Science:研究揭示共
2017年6月1日至6月5日,在芝加哥市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2017年年會上,多個研究小組發布了利用CAR-T細胞療法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免疫療法治療多種癌癥的臨床試驗結果。這些臨床研究的結果表明這些免疫療法是大有希
PD-1程序性死亡受體是一種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為CD28超家族成員。PD-1主要在激活的T細胞和B細胞中表達,功能是抑制細胞的激活,這是免疫系統的一種正常的自穩機制,因為過度的T/B細胞激活會引起自身免疫病,所以PD-1是我們人體的一道護身符。 腫瘤細胞所具有的逃避免疫系統的能力,是通過在其
PD-1程序性死亡受體是一種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為CD28超家族成員。PD-1主要在激活的T細胞和B細胞中表達,功能是抑制細胞的激活,這是免疫系統的一種正常的自穩機制,因為過度的T/B細胞激活會引起自身免疫病,所以PD-1是我們人體的一道護身符。 腫瘤細胞所具有的逃避免疫系統的能力,是通過在其
Robert Weinberg是當今世界最有名的癌癥生物學家之一,他在區分標志癌癥發展的基因方面曾做出先驅工作。他見證過來來往往各種癌癥療法帶來的希望。“無論好壞,我在這個領域已經工作了40年。但我們過去做過的許多工作已經在臨床上被證明是沒有用的。”如今邁入古稀之年,已是72歲高齡的他重新恢復
生物通報道:來自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KRAS-NFκB-YY1-miR-489 signaling axis controls pancreatic cancer metastasis”的文章,發現KRAS通過激活NF-κB炎癥信號通路激活
簡介 嵌合抗原受體(CAR)含有一個細胞外單鏈可變區(scFv),其功能為標的、穿膜間隔、及細胞內信號或激活。CAR-T細胞將CAR通過質粒轉染、mRNA或病毒載體傳導引入T細胞以識別細胞表面暴露的癌相關抗原(TAA)。 迄今為止大約有30個TAA正在研究中,其中廣為關注的包括癌胚抗原(CE
近日,CTL019獲得了FDA腫瘤學藥物專家委員會(ODAC)一致推薦批準,用于復發性或難治性(R/R)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兒童和成人患者的治療。可以預計,在這種新的癌癥治療方法的影響下,未來的幾個月內腫瘤的治療將開啟一個嶄新的篇章。 當前,各大公司和知名院所都在競相研發這種新的治療
癌癥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疾病,我國癌癥防治形勢十分嚴峻,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10萬,死亡約200萬。近20年來,我國癌癥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致癌因素主要包括慢性感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環境污染和職業暴露等。 目前我國癌譜兼具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癌譜特征。一段時期內,以肝癌、胃癌、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