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包子、油條,是老百姓的日常早餐,甚至是每日三餐的主食,但過于蓬松的口感和賣相,卻來自于“明礬”,為人們的健康帶來隱患。 日前,國家衛計委等5部門發布公告要求,自7月1日起,禁用三種含鋁食品添加劑,在包括饅頭、包子、油條等在內的面制品中不得使用明礬等含鋁膨松劑,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添加劑。這意味著,以后咱們吃的面食品制品,將少了“鋁害”困擾,多了一份放心。 據悉,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質檢總局等5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調整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的公告》明確如下:自7月1日起,禁止將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膨化食品生產中不得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小麥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產中不得使用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 中國糧油學會發酵面食分會常務副會長楊子忠介紹:鋁是人體非必需微量元素,國家對食品中鋁含量有著嚴格的限量標準,而通......閱讀全文
前不久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初次審議了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一些常委委員和列席人員建議進一步嚴格管理食品添加劑。 事實上,我國在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上早已有成文規定。 但是,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任何與食品有過“親密接觸”的物質都逃脫不了消費
體攝鋁過多,會使腦內去鉀腎上腺素、多巴胺和5-羥色胺的含量明顯降低,造成神經質傳導阻滯,引起記憶力衰退、癡呆、智力發育障礙等癥,還會直接破壞神經細胞內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不僅使人易患癡呆癥,而且使人過早衰老。鋁還可抑制磷的吸收,干擾體內正常鈣磷代謝,導致骨質疏松、骨折等。 國家衛生計生委、
體攝鋁過多,會使腦內去鉀腎上腺素、多巴胺和5-羥色胺的含量明顯降低,造成神經質傳導阻滯,引起記憶力衰退、癡呆、智力發育障礙等癥,還會直接破壞神經細胞內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不僅使人易患癡呆癥,而且使人過早衰老。鋁還可抑制磷的吸收,干擾體內正常鈣磷代謝,導致骨質疏松、骨折等。 國家衛生計生委、
據報道,人體長期過量攝入鋁,會干擾機體細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謝,尤其對老人、兒童和孕婦產生危害最大,可能會導致兒童發育遲緩、老年人癡呆,影響孕婦的胎兒發育等,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我國全人群中有32.5%的人飲食中鋁超過標準規定的攝入量。油條、包子、饅頭都是我們的主食食品,然而這些主食食品卻存在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衛生部今日印發了《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 。 公告 為依法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促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務院部署,衛生部、工業和信
7月1日起,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被淘汰,今后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此外,饅頭、發糕等面制品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為何要嚴控含鋁食品添加劑?食品安全劑和近年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琳瑯滿目的食品色彩鮮艷,香氣誘人,令人垂涎欲滴。可當消費者一看到食品包裝袋上那長長的配料表,里面充斥著各種食品添加劑:香精、色素、防腐劑等,不免躊躇。 食品添加劑有利于食品的保藏和加工制作,保持或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增加食品的品種和方便性。然而一直以來,有關食品添加劑的傳言總是不斷冒出來刺激
7月27日,記者從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云南省將全面禁止烘焙食品和膨化食品使用食用糖精鈉和含鋁食品添加劑,“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將集中“下崗”。 據悉,《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于2015年5月24日實施,在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在我們的生活中,面粉、油條、饅頭等各種食品都可能添加了含鋁食品添加劑。 “鋁超標”最近又成為了熱門詞匯,而它中槍的原因在于在9月底的一次國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研討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君石研究員稱,最新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顯示,被監測人群中有32.5%的個體膳食鋁攝
吹彈可破的蝦仁、鮮嫩多汁的牛肉、“上乘食材熬制”的高湯……當你大快朵頤之時,能想到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少是靠各類添加劑“調”出來的嗎?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五花八門的添加劑成為眾多餐館調味攬客的利器。不少美食的背后都存在濫用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等問題,有損消費者健康。還有一些不法分子
含鋁食品面粉居首堪稱“最兇殘伴鋁” 下月起三種含鋁食品添加劑將禁用 中國人特別是北方人吃面制品比較多,調整以后鋁的暴露量降低了。特別是對于重點人群兒童,膨化食品是兒童消費量比較大的食品,作為兒童來說,本身也是弱勢,需要加以保護。因此,這次基本上在膨化食品中不允許再使用含鋁添加劑。在
說到食品添加劑,估計很多人都是敬而遠之,也有很多人對食品添加劑仍然存有根深蒂固的誤解。 被偷換的概念 我們對食品添加劑必須是退避三舍?其實,這里面存在著一個一直被偷換的概念——添加劑并不等于食品添加劑,不應該將食品添加劑簡化為添加劑。而食品添加劑之所以會屢屢背黑鍋,就是因為在概念上我們太
饅頭攤兒前,泡打粉蒸出的饅頭十分松軟,一些攤主表示并不知道禁止使用明礬的規定。 饅頭、面條、發糕,這些面食為了賣相好看,過去經常要用含鋁膨松劑的明礬。從7月1日開始,饅頭等面制品、膨化食品均明令不得使用明礬。然而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禁令已施行了一周,仍有不少商販對禁令并不知情。市政協委員建議
近日,筆者拜讀了《超范圍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案件的法律適用分析》(以下簡稱《分析》)一文,獲益匪淺,對作者也甚為表示感謝。 除文中提及的部分觀點和作者持有不同的觀點之外,其他筆者和作者之間還是存在共鳴的。在此進行我的論點闡述,敬請各位同行斧正。 一、漫漫禁鋁路,不僅僅因為“工藝中沒有添加的
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圍繞食品安全相關工作及社會熱點答記者問。到2015年底,1000多項食品安全標準將基本制定完成,主要食品安全指標將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并適應中國膳食結構和食品產業國情。 將制定千項國家標準 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司司長蘇志介紹,根據計劃,今后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和目錄
昨天,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圍繞食品安全相關工作及社會熱點答記者問。到2015年底,1000多項食品安全標準將基本制定完成,主要食品安全指標將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并適應中國膳食結構和食品產業國情。 將制定千項國家標準 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司司長蘇志介紹,根據計劃,今后的食
近日,國家衛計委、衛生部、食藥監總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公告,從今年7月1號開始,明礬因含鋁將被禁止添加到食品當中,雖然目前已經距離7月1號僅有幾天的時間了,但記者調查發現,卻少有店主知道這一規定。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直播山東》報道,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因用泡打粉發出來的饅頭又白又暄,因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調整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的公告》規定,從今年7月1日起,決定撤銷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等3種食品添加劑,不再允許膨化食品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并調整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的使用范圍,小麥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魚和禽肉的拖面
很多人都有過談食品添加劑“色變”的經歷。于是,很多酒店貼出告示:本店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有些食品也打著:本品不含食品添加劑等等。在近日濟南舉行的食品安全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表示,食品添加劑我們每天都繞不開,酒店、食品所謂的“不使用”、“不含”食品添加劑,都是騙人的。
近日,國家衛計委等5部門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調整,從2014年7月1日開始,三種含鋁的食品添加劑(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饅頭、發糕等等面粉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鋁膨松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
今年8月份,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因為“地溝油回到餐桌不可能”的言論,曾遭到口水。昨天(10月17日),孫寶國作為南京市科協舉辦的“2011年南京市科協年會”特邀院士,為大家作了一場《食品添加劑與食品安全》的報告。孫寶國列舉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一滴香事件”“上海染色饅
5月9日,安徽省食藥監局公布近期食品監督抽檢結果,共抽檢12類食品195批次樣品,有14批次問題食品被曝光。其中,兩家賓館經銷的魚中檢出孔雀石綠。 4批次飲用水檢出條件致病菌 不合格食品中,安徽省青陽縣金茗山天然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茗山甘泉飲用天然泉水(生產日期/批號:2017/10/8),
阮光鋒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專業碩士研究生 近日,一則“武漢驚現‘油條精’ 長期食用引發腦疾病”的新聞在微博上大為傳播,并引起了人們的極大恐慌。人們不禁疾呼: “油條精”究竟是什么東西?油條還可以吃么?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個配料里面的東
3月5日,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完成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183批次,涉及糧食加工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等10類食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合格樣品180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不合格項目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和禁用藥物等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
本報訊(記者 王文杰 通訊員 柳凌彭應梅)黃橙橙的豆腐皮,看上去誘人,一檢測竟是用工業染料“塊黃”染的。因用工業染料堿性橙II染黃豆腐皮,引起國家質檢總局重視,掀起全國豆制品專項整治高潮的東升鎮志斌豆腐店老板劉某,昨日被中山市人民法院以生產、銷售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
12月4日,市消保委發布“油條消費體察情況”通報,29家餐飲店油條參與測試,檢測結果引發市民廣泛關注。 圖片來自于網絡 如何鑒別油條好壞,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就此探訪了業內人士。 針對通報中出現含鋁油條,記者就此詢問多位業內人士,他們表示,明礬,又稱十二水合硫酸鋁鉀,是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鉀和硫
匆忙的上班族早晨經常都會買幾個包子當早餐,而購買地點多數都屬于路邊的小作坊。雖然國家從2014年就禁止了將硫酸鋁鉀(鉀明礬)和硫酸鋁銨(銨明礬)用于小麥粉制品,但是路邊小作坊內的“鋁包子”仍屢禁不止。而長期食用鋁含量超標食品,會對人們的骨骼和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 前不久,大興區內一批小作坊經
沈陽一名商販在炸油條時使用明礬,即使在被取保候審期間仍不思悔改,繼續使用明礬炸油條。5月2日,蘇家屯區人民法院公布商販劉某因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被判刑。 商販使用明礬炸油條取保候審期間仍不思悔改,繼續使用明礬炸油條。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食品罪,被依法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
9月19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酒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糕點、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乳制品、罐頭共9類食品272批次樣品,發現8批次不合格食品。 7批次樣品檢出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通報顯示,不合格樣品中,7批次樣品檢出超范圍或超限量使
含鋁添加劑在生活中比較普遍,比如制作饅頭、花卷用的泡打粉,一旦超標使用,人體鋁攝入過量,就會危害健康。為強化監管,近日黑龍江省大慶市食藥監局決定對本市餐飲消費環節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行為展開專項檢查。 據了解,最常見的含鋁添加劑是作為膨松劑使用的明礬,即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泡打粉中就含有明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