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能源局牽頭制定的新電改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新方案以電網逐步退出售電和大用戶直購競價上網為主線,以及電網的財務和調度兩者擇其一獨立。 競爭領域引入競爭 據介紹,電網逐步退出售電就是所謂的“電改從售電側起步”。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史玉波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當下電改將“放開售電側,讓用戶選擇售電商進行交易。” 在大用戶直購電改革方面,建立多買多賣的電力市場,用電企業和發電企業繞過電網自主交易,并擁有自主選擇權。核心是電價的市場化,其最終目的都是打破電網公司在電力交易中對發電公司的單一買家地位和對電力用戶的單一賣家地位,實現電力交易市場化,逐步形成發電和售電價格由市場決定、輸配電價由政府制定的價格機制。 這位權威人士稱,新電改方案從售電側改革起步是折中的結果,在此前的課題申報階段,有關部門的改革思路不一致,如果電網只保留輸配權,發電方和用電方直接交易,電價完全市場化,多年......閱讀全文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并指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具體到電力(行情 專區)行業,電力體制改革將如何再次破題,電力市場建設路徑選擇將有何新意?為此,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日前獨家專訪了北京市政協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國家能源局2015年市場監管工作要點》,從6個方面對2015年能源市場監管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能源局表示,要推進電力等能源市場建設,積極推進能源價格改革。 按照能源局的部署,今年在電改以及能源價改方面將會有所突破,能源局要組建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機構,穩步推進電力中長期交
近期中央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文件(中發[2015]第9號,以下簡稱9號文),拉開中國電力體制改第二波的序幕。中國電改歷史,漫長而艱難。電改第一波是2012年中央發布《關于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5號文),提出“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改革方針。十三
水電為主的資源稟賦,決定了西南水電大省長期存在平水年與枯水年、汛期與枯期的矛盾,而省內外負荷發展與電能生產快速增長不匹配的矛盾也將在一定時期存在。據預測,2018年云南仍將面臨500億千瓦時以上的棄水壓力,清潔能源消納形勢極為嚴峻。 根據國際能源署相關報告,未來中國能源結構將逐步轉換到清潔發電
香港回歸邁入15年華,而粵港電力“互聯”已有33載。南方電網公司2日稱,公司成立10年來,高度重視與港澳兩地的供電合作,雙方不僅實現聯網和電量互送,還逐漸形成多領域合作機制。 1979年3月,廣東電網與香港中華電力簽訂協議,向中華電力購電,以緩解廣東缺電局面,粵港兩地就此啟動電力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組織召開完善市場機制、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專題會議,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各項要求,探討完善市場機制建設,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會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綦成元,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寇偉,副總經理、黨組成
“今年1月份至5月份,市場化交易電量完成47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3%,占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同期售電量的28.3%。市場化交易規模大幅提升,清潔能源消納成效顯著。”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王延芳近日表示,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成立兩年多來,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創新交易品種,努力擴大市場化交易規模
南方電網董事長趙建國近日在海南博鰲論壇上向媒體表示,電網改革可以按照區域屬性分片經營,但不能再將電網分段切分。 他說,電網輸配分開不符合中國國情,因為這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電網本身具有自然壟斷特性,因此不能對電網進行輸配分開。趙建國還說,電網企業應定位于只干電力的工作。 拆分電網大勢
昨日,首家工商注冊的電力交易機構——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電力交易中心)落戶北京。國家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相對獨立,將為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等市場主體搭建平臺,并引導促進清潔能源開發和高效利用。 據了解,歷時不足兩個月,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完成組建方案
5月24日,國家電網公司召開的迎峰度夏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透露,今夏西北、東北電網與“三華”電網之間送電能力仍然有限,西北、東北和蒙西電網共計3600萬千瓦富余電力,將無法全部送至“三華”電網,四川水電的送出和消納工作也將承受較大壓力。同時,根據南方電網公司此前的預測,全網全年電力電量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今日關注,國務院機構改革后由原能源局和國家電監會重組而成的新國家能源局自成立以來就顯得十分低調。以往重大政策信息發布都會召開新聞會,現在只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以至于有些信息直到兩天之后才會被外界所關注。本月8號國家能源局依舊低調地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則《關于當前開展電力用戶與
環保板塊觀點 1、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倒逼地方政府和排污企業加大投入,為環境信息服務產業帶來制度紅利,繼續看好環境監測和智慧環保板塊。國務院印發《2015 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強調推進環境保護信息公開。要求進一步加大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污染源、建設項目環評等信息公開力度,做好環
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國煤炭比重下降8.1%,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6.3%,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實際上,在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擴大、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過去居高不下的“棄風、棄光”比例2017年已首次實現雙降。而在更好配置清潔能源方面,來自相關企業的代表委員也紛紛
本輪電改的重點之一的“管中間”,其核心是如何破解電網的壟斷問題,這也是上一輪電力改革的未盡之事。 原標題:電改重啟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周政華 本文首發刊載于2014年10月30日發售的《中國新聞周刊》總第682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在停滯了十年之后,經多方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有媒體報道,發改委將推動新一輪電力改革,旨在打破電網產業鏈高度集中的格局。報道稱,國家將通過改革電網交易權,力推直購電,最終推動電網公司向公用事業服務型企業轉變。那么,這種思路下的電改能否促進電網走向市場化?來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景春梅的點評。 主持人:景
減負新政,能否讓“風光”能源再風光 近日出臺的《國家能源局關于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企業負擔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保障性收購、厘清接網工程投資建設主體、電力市場化交易、降低土地和融資成本、制止糾正亂收費等舉措都直指可再生能源產業鏈的痛點。 在業內看來,若這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和創造力,也將對能源和電力工業創新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關鍵要把握時代特征,立足行業實際,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我國能源安全發展、清潔發展、環保發展、友好發展。當前,隨著新能源技
附: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 各省(區、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各主要發電投資企業,中國電建集團、中國能建集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科院: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把新能源微電網作為可再生能源和分
十八大代表吳新雄: 不存在“兩大電網、五大電力集團”監管難 我們是授權監管他們(兩大電網、五大電力集團)的部門,他們是企業,是按企業的運行機制來運行的,因此不存在強勢央企監管難的問題。 “電力市場怎么監管好,關鍵是要找準定位。
今年以來,山西能源監管辦會同省政府有關部門在2013年成功啟動大用戶直接交易的基礎上,大力推進2014年直接交易工作,先后組織三次交易,共有36家用戶和28家發電企業簽訂154.68億千瓦時年度直接交易合同,交易電量占全省全社會用電量近8.4%,山西省電力市場化改革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強化協同
昨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近期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這份長達十二項的通知中,涵蓋了加強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并網消納監管、深化電力調度監管、推進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等諸多內容。業內認為,從下放項目審批權、加強市場監管來看,能源局正在由重審批向重規劃、監督方向轉變,更加注
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關于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企業負擔有關事項的通知》,支持可再生能源相關實體經濟健康發展。通知提出,嚴格落實《可再生能源法》要求,切實保障可再生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優化投資環境,降低可再生能源開發成本。完善政府放管服等公共服務,激發市場活力。 各類接入輸電網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接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內蒙古風電裝機容量達1848.86萬千瓦,占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的24.5%,居全國第一位。 2013年,內蒙古風電發電量達368.37億千瓦時,占全國風電發電量的26.29%,居全國第一位;風電發電量占全區發電量的10.17%,占全區全社會用電量16.88%,風
國務院新聞辦9月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了經濟體制改革相關領域最新進展。他表示,鼓勵社會資本建立售電企業、進入增量的配電業務。目前發改委正在制定至少10個電改方面的配套文件,已經有三個配套文件出臺。同時,發改委正在制定石油天然氣改革方案。 電力交易機構籌建
我們是授權監管他們(兩大電網、五大電力集團)的部門,他們是企業,是按企業的運行機制來運行的,因此不存在強勢央企監管難的問題。 “電力市場怎么監管好,關鍵是要找準定位。”11月9日,十八大代表、電監會主席吳新雄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表示。 據吳新雄介紹,
最近,日本受困于核電停擺之后的電力供應挑戰與電價高昂的問題,開始制定電力改革計劃。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官方文件,日本電力行業改革計劃將由三個步驟組成。第一階段計劃在2015年前創建一個全國輸電商協調組織,第二階段將放開電力銷售業務,第三階段確保輸配電部門的無條件公平開放,輸配分開,并放開銷售電價
“當前,自備電廠的低電價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未履行社會責任、低環保投入等不合規因素基礎上的,不完全是市場機制下形成的低電價。”接受記者采訪時,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教授唐飛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自備電廠低電價的真正原因。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和規范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
記者15日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我國今年起在深圳市試點實施新電價機制,發展改革委已批復深圳市首個監管周期電網輸配電準許收入和輸配電價。 發展改革委有關方面負責人說,此次核定深圳市輸配電準許收入和輸配電價,標志著輸配電價改革試點邁出實質性步伐,對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有著重要意義,包括轉變
資料圖片 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幾經修訂出臺在即。據報道,國家能源局起草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試行)》(下稱《考核辦法》),已由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討論并原則通過。這項能源方案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見建議,再次修訂后將上報國務院審定。在此之前,可再生能源尋求配額制已將近
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一路飆升,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居世界首位,成為我國能源供應的“綠色發動機”。截至2017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6.5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約占全部電力裝機的36.6%。然而,如何多渠道最大化消納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減少棄水棄風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