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科院院士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了解到,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日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院士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后創立“楊-米爾斯規范場”論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原理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姚期智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和量子信息科學研究,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因外籍院士提出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學部歷史上是首次,無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學部專門制定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按照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科學院院士目前人數為754位,外籍院士人數為78位。 楊振寧簡介: 楊振寧(1922.10.1~ ),出生于安徽合肥,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閱讀全文
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院士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了解到,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日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院士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后創立“楊-米爾斯規范場”論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原理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姚
“對話”楊振寧、姚期智:我為什么放棄外國國籍
21日,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科院院士的報道引發熱議。他們為什么選擇放棄外國國籍?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通過清華大學聯系到了楊振寧和姚期智。 楊振寧表示,我是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國國籍的,當時做這個決定曾考慮了很久,是一個很痛苦的決定。1983年在一本書里我曾經說我父親到臨終時都
專訪姚期智院士:榮譽屬于每個有價值的人
從清華大學東門一進去,就是姚期智辦公的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大樓。FIT樓灰撲撲的,圍著樓種著高大的梧桐樹。俗話說,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亞洲的第一位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就是這樣一只“金鳳凰”。 “圖靈獎得主大多數是美國的學者,計算機科學領域發展得最好最快、優秀學者最多的地方,還是美國。我覺得
姚期智院士:做研究最好的方法是提出好問題
“我發現做研究最好的方法是提出深刻、大膽和關鍵性的問題。如果你能提出好問題,那么就一定會做好研究,得出對學術界來說實用且有重大意義的結論,”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在京都獎頒獎典禮演講中表示。 京都獎是由稻盛和夫創辦,旨在表彰在科學和文明的發展、人類精神的深化與提高方面做出顯著貢獻的人士
科學巨匠歸來顯榜樣力量 “強磁場”召喚人才海歸
“感謝主辦方為兩位先生頒獎,這是對他們回歸祖國的肯定。”日前,中國新聞社主辦的“2017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在北京舉行頒獎典禮,科學家楊振寧、姚期智入選“2017全球華僑華人新聞人物”。清華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助理張莞昀代為領獎。 2017年2月,此前已放棄外國國籍的楊振寧和姚期智,正式由中科
苛責楊振寧,毫無道理
這幾天,楊振寧和姚期智兩位學者放棄外籍院士“轉正”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引來熱議,這本是我國院士制度的難得突破,影響深遠,可喜可賀,但總免不了有異議鉆出來扯拉眼球,“老了想在祖國養老了”一說就最具殺傷力。 楊振寧當年沒有像錢學森、鄧稼先那樣“突破重重阻撓回歸祖國并為祖國強大而鞠躬盡瘁”,常有人拿來
中青報:院士身份對楊振寧只能是榮譽而非利益
2月21日,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引發熱議。對楊、姚兩位先生的做法,各種議論均有,筆者不再贅述。筆者想談的是:學術界長期以來根據人才頭銜、身份進行學術評價,給予有顯赫學術頭銜者特殊學術權力和待遇的問題。 在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或者美國科學院院士參加學術活動,沒有
姚期智:要把人工智能當作一門基礎學科來建設
9月2日,“中國要在人工智能領域達到世界領先地位,就必須給學生提供最優質的人工智能教育。”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表示,“我們要把人工智能當作一門基礎學科來建設,而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是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 近日,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主論壇——“科學前沿全體會議”(
“院士智庫”獻計龍江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全省篩選出有產業化前景、有意愿在省內落地轉化的高新技術成果1172項,轉化項目703項,簽約額33.27億元;新注冊成立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焊接集團等科技型企業3347家,新形成主營業務收入超500萬元的科技型企業572家,吸納本科以上人才9496人;全省通過組
走進青島院士智谷
在放大1000倍的顯微鏡下,一些形態各異的小粒子正做著布朗運動。“這就是愛吃酸的細菌。”工作人員介紹。不過,它們不是一般的嗜酸菌,而是經過生物技術強化的嗜酸菌。當前世界黃金選冶主要采用全泥氰化工藝,使用氰化鈉作為提金劑,排放的尾礦含有劇毒。而善用這些細菌,則可以吸附、溶解并置換礦漿中的黃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