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二氧化硅的理化性質
1、物理性質 晶態二氧化硅 密度:2.2 g/cm3 熔點:1723℃ 沸點:2230℃ 折射率:1.6 受熱時的變化:與強堿在加熱時熔化,生成硅酸鹽 溶解度:不溶于水,能與HF作用生成氣態SiF4 2、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跟水反應。具有較高的耐火、耐高溫、熱膨脹系數小、高度絕緣、耐腐蝕、壓電效應、諧振效應以及其獨特的光學特性。 是酸性氧化物,不跟一般酸反應。氫氟酸跟二氧化硅反應生成氣態四氟化硅。跟熱的濃強堿溶液或熔化的堿反應生成硅酸鹽和水。跟多種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硅酸鹽。二氧化硅的性質不活潑,它不與除氟、氟化氫以外的鹵素、鹵化氫以及硫酸、硝酸、高氯酸作用(熱濃磷酸除外)。 常見的濃磷酸(或者說焦磷酸)在高溫下即可腐蝕二氧化硅,生成雜多酸,高溫下熔融硼酸鹽或者硼酐亦可腐蝕二氧化硅,鑒于此性質,硼酸鹽可以用于陶瓷燒制中的助熔劑,除此之外氟化氫也可以可使二氧化硅溶解的酸,生成易溶于水的氟硅酸......閱讀全文
簡述二氧化硅的理化性質
1、物理性質 晶態二氧化硅 密度:2.2 g/cm3 熔點:1723℃ 沸點:2230℃ 折射率:1.6 受熱時的變化:與強堿在加熱時熔化,生成硅酸鹽 溶解度:不溶于水,能與HF作用生成氣態SiF4 2、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跟水反應。具有較高的耐火、耐高溫、熱膨脹系數
簡述組氨酸的理化性質
α-氨基β-咪唑基丙酸,屬于堿性氨基酸或雜環氨基酸。由Pa-uli反應即和重氮苯磺酸反應產生紅色。有D,D,L-及混旋體(L為拉丁文左的意思,D是拉丁文DEXTRO,右的意思,D,L指的是氨基酸分子結構的手性)存在于珠蛋白內。也是存在肌肉中的一種肌肽成分。L-組氨酸無色片狀或針狀結晶,無臭,稍有
簡述菌細胞的理化性質
含菌細胞。在昆蟲體內與之共生的微生物常常在其細胞內進行共生,把這種為微生物所棲住的細胞,稱作含菌細胞。實際上共生微生物不一定是細菌,也有的是病毒、立克次氏體、枝原體、酵母等各種微生物。含菌細胞有的存在于脂肪體、中腸等組織內(如蚜蟲等),有的形成一定大的塊狀組織而存在[如虱等存在于與中腸相連結的背
簡述氫硫酸的理化性質
氫硫酸是硫化氫的水溶液,含有不同的分子和離子(硫化氫分子、水分子、氫離子、硫氫根離子、硫離子、極少量氫氧根離子),一般將其視為是一種二元無機弱酸,室溫下為有刺激性的無色液體,化學性質與硫化氫相似,表現出酸性和還原性,具體可參考詞條:硫化氫。
簡述鈷酸鋰的理化性質
一、理化性質 性質描述: 鈷酸鋰(12190-79-3)的性狀: 其外觀呈灰黑色粉末。在酸性溶液中是強氧化劑,能將CI-氧化為Cl2,將Mn2+氧化為MnO4-。在酸性溶液中的氧化還原電位比高鐵酸弱一些,但遠高于高錳酸。 二、安全信息 安全說明: S36:穿戴合適的防護服裝。 危險類別
簡述硫酸鋰的理化性質
無色單斜結晶。130℃失去結晶水。溶于2.6份水,幾乎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中性。相對密度為2.06。熔點為859℃。半數致死量(小鼠,經口)1190 mg/kg。 有α、β、γ三種晶型。α型為白色單斜結晶,β型為六方結晶,γ型為立方結晶。有吸濕性。由濃水溶液中結晶出的一水合硫酸鋰十分穩定。
簡述亞硫酰氯的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熔點:-105℃ 密度:1.638g/cm3 沸點:78.8℃ 折射率:1.593 飽和蒸氣壓:13.3kPa(21.4℃) 外觀:無色至淡黃色液體,有強烈刺激氣味 溶解性:可混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 化學性質 能溶解某些金屬的碘化物,在水中分解為亞硫酸和氯
簡述環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質
一、物理性質 密度:1.183g/cm3 熔點:-57℃ 沸點:115-117℃ 閃點:28℃ 蒸汽壓:22mmHg at 25°C 折射率:1.4358(25oC) 臨界溫度:351.3oC 臨界壓力:4.9MPa 爆炸上限(V/V):17.86% 爆炸下限(V/V):5.
簡述乳鐵蛋白的理化性質
乳鐵蛋白與鐵離子的親和力很高,是轉鐵蛋白的250~300倍。根據乳鐵蛋白結合鐵離子的差異,可以將其分為3種類型:缺鐵型、鐵半飽和型和鐵飽和型。不同類型的乳鐵蛋白具有不同的抗巴氏殺菌熱變性的能力,其中鐵飽和型抗性最強,缺鐵型抗性最弱。乳鐵蛋白不僅可以結合Fe3+和Fe2+,還可以與Cu2+、Mn2
簡述三氯化鐵的理化性質
一、物理性質 熔點:306℃ 密度:2.8g/cm3 沸點:316℃ 外觀:黑棕色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甘油,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 二、化學性質 1、與堿反應 Fe3+ +3OH-=Fe(OH)3 FeCl3+3NH3·H2O=Fe(OH)3↓+3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