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解讀凝血四項(二)
高脂血癥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兩大方面:(1)脂質在真皮內沉積所引起的黃色瘤;(2)脂質在血管內皮沉積所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產生冠心病和周圍血管病等。由于高脂血癥時黃色瘤的發生率并不十分高,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多數高脂血癥患者并無任何癥狀和異常體征發現。而患者的高脂血癥則常常是在進行血液生化檢驗(測定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時被發現的。誤區一“血脂偏高”、“膽固醇異常”是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導致的。不少人把血脂偏高、膽固醇異常看作是多吃少動帶來的“富貴病”。周玉杰教授指出,膽固醇異常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活方式病。它雖然與飲食運動有一定關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多運動就能解決的。在導致以冠心病為主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素中,年齡、性別、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險因素不可改變。在可以改變的因素中,引起嚴重危害的主要是膽固醇異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過高。此外,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有吸煙習慣也是導致膽固醇沉積、......閱讀全文
完整解讀凝血四項(二)
高脂血癥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兩大方面:(1)脂質在真皮內沉積所引起的黃色瘤;(2)脂質在血管內皮沉積所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產生冠心病和周圍血管病等。由于高脂血癥時黃色瘤的發生率并不十分高,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多數高脂血癥患者并無任何癥狀和異常體征發現。而患者的高脂血癥則常常
完整解讀凝血四項(一)
凝血四項屬于檢驗科臨檢檢查項目之一,歸屬于血栓性疾病檢查。為手術前必查項目、血栓前檢查項目及監控臨床口服抗凝藥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術前,醫生總會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項檢查,凝血四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目的是在術前了解患
解讀“出凝血”常規檢測(凝血四項)
出血和凝血問題與多種疾病相關,但是約90%的出凝血問題可以由血凝學實驗室給予診斷。目前常規的檢測項目有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這些簡單的檢查,要是理解到位,作用不可小覷。凝血四項: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凝血四項及其臨床應用,全面解讀!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治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后抗血小板治療、靜脈溶栓治療都是臨床的重要問題。這些治療藥物應用過量會造成出血,用量不足則達不到預期療效。因此,在應用過程中,必須注意監測出凝血指標,其中最常用的是凝血四項,即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
解讀解讀肝纖四項
肝纖維化是一種病理過程,各種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都可導致肝纖維化的出現。肝纖維化進一步發展可形成肝硬化,每年約有 4%~10% 肝硬化患者出現腹水、黃疸、靜脈曲張,肝性腦病等一系列失代償表現,同時每年約有 2%~7% 的患者出現肝癌。肝纖維化的防治與肝病密不可分,尤其是
凝血四項是哪四項
凝血四項血管壁、血小板功能及相關抗體檢查外源性凝血系統檢查內源性凝血系統檢查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及纖維蛋白溶解與抗凝分子標志物檢查
凝血七項的最全意義解讀(二)
正常參考值:2—4g/L。臨床應用:纖維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過程中的主要蛋白質,FIB?增高除了生理情況下的應激反應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現在急性感染、燒傷、動脈粥樣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發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癥及急性腎炎、尿毒癥等,FIB減少主要見于DIC、原發性先溶亢進、重
凝血四項各項的意義
APTT:主要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狀況,常用于監測肝素用量。增高見于血漿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減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癥;降低見于高凝狀態:如促凝物質進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況;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狀況,其中INR常用于監測口服抗凝劑。延長見于先天性凝血因
凝血四項臨床意義
開展凝血實驗對臨床各科的疾病診斷具有很大的意義,除了對出血疾病的篩選與診斷外,還用于血栓前狀態的檢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出血疾病(DIC)的實驗診斷以及對各種抗凝治療者的用藥指導和預后估計等。血栓于止血不僅涉及基礎醫學,且與多個臨床學科(包括血液科呼吸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經科婦產科普通外科)的疾病密切相關
凝血四項正常值
凝血因子測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秒數:25-37,需與正常對照比較超過10s以上異常 2凝血酶原時間(PT):秒數:11-14 ,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活動度:80-120% INR:0.8-1.2 3纖維蛋白原(FIB):2-4 g/L纖維蛋白溶解檢測 4凝血
凝血四項都檢查什么
凝血四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bg)1、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是血檢前狀態、DIC及肝病診斷的重要指標,作為外源性凝血系統的過篩試驗,也是臨床口服抗凝治療劑量控制的重要手段。2、凝血酶時間(TT)肝素或類肝素物質增多、AT-Ⅲ
凝血四項正常值
凝血四項內容及正常值: 一.凝血因子測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秒數:25-37,需與正常對照比較超過10s以上異常 2凝血酶原時間(PT):秒數:11-14 ,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活動度:80-120% INR:0.8-1.2 3纖維蛋白原(FIB):2-4
凝血四項各項的意義
1,APTT:主要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狀況,常用于監測肝素用量。增高見于血漿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減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癥;降低見于高凝狀態:如促凝物質進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況;2,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狀況,其中INR常用于監測口服抗凝劑。延長見于先天性凝血因
凝血四項各項的意義
凝血四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 各項意義: APTT:主要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狀況,常用于監測肝素用量。增高見于血漿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減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癥;降低見于高凝狀態:如促凝物質進入
凝血四項的檢查目的
凝血四項屬于檢驗科臨檢檢查項目之一,歸屬于血栓性疾病檢查。凝血四項為手術前必查項目、血栓前檢查項目及監控臨床口服抗凝藥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術前,醫生總會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項檢查,凝血四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 目
凝血四項臨床意義
?開展凝血實驗對臨床各科的疾病診斷具有很大的意義,除了對出血疾病的篩選與診斷外,還用于血栓前狀態的檢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出血疾病(DIC)的實驗診斷以及對各種抗凝治療者的用藥指導和預后估計等。血栓于止血不僅涉及基礎醫學,且與多個臨床學科(包括血液科呼吸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經科婦產科普通外科)的疾病密切相
凝血四項的臨床意義
一、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1、正常參考值:12-16秒。?2、臨床應用:凝血酶原時間是檢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是用 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時用于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首選指
二尖瓣置換術后的凝血四項的標準值
為了不使換瓣病人抗凝藥過量或用藥不足,在換瓣術后定期抽血查凝血酶原時間(PT)及國際標準化比率(INR)。此項檢查可以反映抗凝治療作用的強弱,正常值:凝血酶原時間(PT)12--14 秒;活動度(PI)在80%以上。換瓣病人抗凝正確的標準PT為正常值的 1.5--2倍(21-28秒)。活動度在35-
解讀凝血報告單
1.凝血酶原時間(PT)正常參考值:12 - 16 秒。與正常對照超過 3 s 以上異常。臨床應用:凝血酶原時間是檢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是用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 Ⅴ、Ⅶ、Ⅹ 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時用于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首選指標。
解讀“出凝血”常規檢測
出血和凝血問題與多種疾病相關,但是約90%的出凝血問題可以由血凝學實驗室給予診斷。目前常規的檢測項目有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這些簡單的檢查,要是理解到位,作用不可小覷。凝血四項: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
關于凝血四項的檢查目的介紹
凝血四項,屬于檢驗科臨檢檢查項目之一,歸屬于血栓性疾病檢查,為手術前必查項目、血栓前檢查項目及監控臨床口服抗凝藥物患者。 凝血四項為手術前必查項目、血栓前檢查項目及監控臨床口服抗凝藥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術前,醫生總會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項檢查,凝血四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關于凝血四項的各項意義介紹
APTT:主要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狀況,常用于監測肝素用量。增高見于血漿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減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癥;降低見于高凝狀態:如促凝物質進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況;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狀況,其中INR常用于監測口服抗凝劑。延長見于先天性凝血因
凝血分析的四項正常值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秒數:25-37,需與正常對照比較超過10s以上異常;2、凝血酶原時間(PT):秒數:11-14 ,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活動度:80-120% INR:0.8-1.2;3、纖維蛋白原(FIB):2-4 g/L纖維蛋白溶解檢測
如何看懂凝血四項檢查報告
做凝血4項檢查目的是在術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無缺陷,以事先有所準備,防止術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體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當人意外受傷流血時,止血功能迅速發揮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傷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丟失。當患者需要手術時,醫師必須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術中可能會大出血以至發
凝血四項分析的質量控制
【摘要】? 目的:探討影響凝血四項分析質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Thromboscreen 400C自動血液凝血分析儀測定。結果:樣本量采集過多或過少,樣本溶血,有凝塊以及離心時間不足都將影響凝血四項結果的準確性。結論:樣本的正確采集與檢驗人員的規范操作是凝血四項檢測結果準確性的保障。【
如何看懂凝血四項檢查報告
做凝血4項檢查目的是在術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無缺陷,以事先有所準備,防止術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體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當人意外受傷流血時,止血功能迅速發揮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傷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丟失。當患者需要手術時,醫師必須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術中可能會大出血以
凝血四項檢查的臨床意義
1、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 ? ? PT是血檢前狀態、DIC及肝病診斷的重要指標,作為外源性凝血系統的過篩試驗,也是臨床口服抗凝治療劑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 ? 延長見于:?? ? ? ?a、廣泛而嚴重的肝臟實質性損傷,主要由于凝血酶原及有關各凝血因子生成障礙。?? ? ? ?b、VitK不足
教你看懂《凝血四項的臨床意義》
一、凝血酶原時間(PT)?1、正常參考值:12-16秒。2、臨床應用:凝血酶原時間是檢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是用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時用于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首選指標。據報道,在口服抗凝劑的過程中,維持P
關于凝血四項的正常值介紹
一、凝血因子測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秒數:25-37,需與正常對照比較超過10s以上異常 2、凝血酶原時間(PT):秒數:11-14 ,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活動度:80-120% INR:0.8-1.2 3、纖維蛋白原(FIB):2-4 g/L 二、纖維蛋白
凝血四項標本采集注意事項
眾所周知,分析前質量控制是檢驗質量控制中的重要環節。凝血四項檢驗結果的諸多影響因素中,標本采集這一環節占有極大比例。因此正確掌握凝血四項標本采集中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對保證凝血四項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有著重要作用。?一、首先,我們先來看影響因素都有哪些:(一)、與抗凝劑有關的因素1、抗凝劑加入試管中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