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及對策
12日,整個北京城都籠罩在一片昏黃中。35個監測子站的空氣質量指數有17個超過500微克/立方米,28個超過300微克/立方米,屬六級,嚴重污染。 新年伊始,我國中東部各地就陸續出現大范圍和長時間霧霾天氣。受霧霾天氣影響,我國各地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引發熱議。霧霾天氣成因是什么?誰來拯救我們的空氣? PM10和PM2.5是近日空氣首要污染物 記者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了解到,自從1月1日我國74個城市按空氣質量新標準開展監測并實時發布PM2.5等數據以來,我國第一批74個率先實現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城市中,京津冀區域城市的80個國家網監測點位中半數以上出現空氣質量連續超標現象。 長三角區域城市的129個國家網監測點位約有三分之一出現空氣質量連續超標現象。其他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的監測點位也有不同程度空氣質量超標。 監測總站數據顯示,顆粒物(PM2.5和PM10)為本周連續霧霾過程影響空氣質量最顯著的主要污染物......閱讀全文
入秋霧霾天氣卷土重來 城市污染排放仍是主因
昨日中午,隨著冷空氣步步為營,盤踞華北地區多日的霧霾天氣開始自北向南逐漸消退。而珠三角自本月伊始持續近一周的大范圍空氣質量超標,也在前日暫告段落。 今年來,多次大規模的霧霾共涉及1/4國土面積,影響約6億人。金秋十月,久違的長假雖然無強風暴雨,但霧霾卻再度令空氣質量急轉直下。國慶之余,市民
中科院研究稱人為污染排放是霧霾天氣“主謀”
春節長假剛過,京津冀部分地區霧霾天氣卷土重來,再次引發了人們的擔憂。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研究認為,機動車、燃煤等人為污染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謀”。 這個專項組通過中科院分布在京津冀區域的15個PM2.5監測站對今年1月份京津冀地區的5次強霾污染進行了監測分析。專家認
霧霾天氣引反思 掃描國外空氣污染治理辦法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近期橫掃大江南北的霧霾天氣令人震驚,世界衛生組織認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北京最近幾天PM2.5竟然突破900,不少人調侃――這天氣就像被放了毒氣彈。一些“PM2.5口罩”應運而生,曾經擁擠的車流也在下班后顯得比往日暢通。國外媒體形
汽車排放與空氣霧霾
?? ? ??隨著冬季的到來,伴隨汽車尾氣的排放。城市大氣污染進入嚴重階段,制定和實施更為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同上利用便攜式煙氣分析儀在非高峰時段對汽車尾氣排放量開展抽查、檢測,對超國四(IV)排放標準的車輛禁止生產、上路,并給予嚴厲處罰,是控制大氣污染的有效手段。 ? ? ?CJDZ31
新加坡“霧霾天氣”沖擊旅游業
一向以清潔環境著稱的新加坡近期卻遭遇了史無前例的“霧霾天氣”。新加坡旅游業已因此受到嚴重沖擊,多個旅游景點游客驟減。新京報記者昨日從多方了解到,中國赴新加坡旅游并未受明顯影響。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新加坡相對國內的空氣質量,并不算很嚴重。” 印尼燒芭蕉
污染物排放是霧霾“元兇” 不利氣象是“幫兇”
西安市治污減霾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污染物排放是霧霾天的“元兇”,不利的氣象擴散條件則是“幫兇”。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工業排放、燃煤污染、工地揚塵和汽車尾氣等等,到了冬季,燃煤污染就會更加嚴重。 “西安的霧霾有自身的特點,因為西安的地形較為特殊。”這位負責人說,西安地處關中盆地,南有秦嶺,北
中國創新地熱開發應對霧霾天氣
“在全國大部分城市飽受霧霾困擾的情況下,加強科技創新,加快地熱能源的普及和應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日前在江西新余舉辦的中國科技創新引領地熱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國土資源部環境司副司長陳小寧如此表示。 近年來,地熱開發在中國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同時,開發地熱能技術和設備的不斷完善,使得淺層地熱能的高
中國氣象局:霧霾天氣將來襲
中國氣象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對10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以及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進行說明介紹。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在發布會上表示,本月(11月)華北、黃淮西部和北部等地將出現中到重度霧霾。 10月份京津冀等地共出現兩次霧霾天氣,相對往年秋冬季霧霾偏輕。11月后,中東部地區進入霧、
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及對策
12日,整個北京城都籠罩在一片昏黃中。35個監測子站的空氣質量指數有17個超過500微克/立方米,28個超過300微克/立方米,屬六級,嚴重污染。 新年伊始,我國中東部各地就陸續出現大范圍和長時間霧霾天氣。受霧霾天氣影響,我國各地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引發熱議。霧霾天氣成因是什么?誰來拯救我們的
霧霾倒逼 水泥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變嚴
記者日前從環保部了解到,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通過制定、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環保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及其配套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技術規范》等3項標準。 據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