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上交”手機、相機后,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輕輕走進正在進行評審的某專業組會議室。每個桌上都有姓名座簽和一臺專用電腦,評委用座簽上印著的賬號密碼才能進入評審系統,看到項目的材料,打分過程也是通過系統進行…… 自2011年起,中央主要媒體走進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會現場,親身感受候選項目網絡視頻答辯的全過程。為實現評審過程的公開透明,2014年,公眾旁聽制引入其中。 在近日閉幕的2015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透露,今年要加快修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更加強化學術性和榮譽性。 提高質量、減少數量、優化結構、規范程序,成為國家科技獎勵改革的關鍵詞。 提質減量 優化結構 削減數量、提升質量、優化獎勵結構,貫穿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全過程。 2012年,我國修訂了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和自然科學獎的評價指標體系,將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分開單獨評審,鼓勵原始創新和重大發明創造的導向。2014年,為克......閱讀全文
日前,科技部發布《進一步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 探索建立信息公開、行業自律、政府指導、第三方評價、社會監督、合作競爭的社會科技獎勵發展新模式; 引導社會力量設立定位準確、學科或行業特色鮮明的科技獎,規范社會科技獎勵的運行,努力提高社會科技獎勵的整體水平;
11月2日,為紀念《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下稱《條例》)實施十五周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稱“獎勵辦”)成立三十周年,獎勵辦邀請了部分科技獎勵改革的親歷者、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歷任委員、獎勵辦老同志、資深評委、獲獎代表等召開座談會,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建言改革、展望未來。全國人大教
11月2日,為紀念《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下稱《條例》)實施十五周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稱“獎勵辦”)成立三十周年,獎勵辦邀請了部分科技獎勵改革的親歷者、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歷任委員、獎勵辦老同志、資深評委、獲獎代表等召開座談會,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建言改革、展望未來。全國人大
“近幾年我每年都參加自然科學獎評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饒子和開門見山地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我認為國家對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是非常積極、非常認真的”。 對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而言,科技獎勵制度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促進科學成果研究方面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十八大以來,科技獎勵制度不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設立,用于獎勵在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的獎項,每年評審、獎勵一次,授獎個人和組織將獲得一定的榮譽獎勵和獎金。以下為通知正文。關于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工作啟動的通知各相關單位、本區企業、組織、個人: 根據《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即將拉開序幕。如何嚴肅紀律、凈化環境,公平公正評獎?對違規行為有什么懲治措施? “我們已向參與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評審活動的組織者、推薦方、評審對象及評審專家明確重申紀律規定,并要求簽訂承諾書。進一步規范和監督國家科技獎勵評審過程中有關組織和個人的行為,強化對
科技獎勵制度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由政府、機構或社會組織鼓勵科技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創新環境的一種制度性安排,是國家科技體制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科技獎勵是科技評價的重要指揮棒和風向標,旨在通過獎賞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團隊和科技創新成就,發揮引領示范作用,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
科技獎勵制度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由政府、機構或社會組織鼓勵科技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創新環境的一種制度性安排,是國家科技體制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科技獎勵是科技評價的重要指揮棒和風向標,旨在通過獎賞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團隊和科技創新成就,發揮引領示范作用,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
7月21日—22日,2016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以下簡稱省獎勵委員會)評審會議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科技創新創業大廈隆重召開。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獎勵委員會主任胡亞楓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省獎勵委員會副主任、省科技廳廳長楊廷雙同志主持會議,省獎勵委員會秘書長、省科技廳副廳長于立河同
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什么是改革的重點?顯然是體制。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引領科技體制及其相關體制深刻變革。”我國科技要實現從跟跑并跑向并跑領跑的轉變,迫切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體制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深化
“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今年及未來科技體制深改進一步敲定方向、凝聚目標。其中,明確列入報告的改革國家獎勵制度,引發科技界代表委員的共鳴與熱議。 圍繞對政府工作報告的熱烈討論,《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多名代表、委員及院士,就改革國家獎勵制度,特別是科技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圓滿結束 谷超豪孫家棟獲最高獎 胡錦濤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溫家寶講話 李長春習近平出席 李克強主持 1月11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片來源互聯網 今天(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技
近年來,北京市科委充分發揮科技獎勵的激勵和導向作用,不斷提升首都創新能力,加強科技創新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北京市獎勵辦從創新工作機制入手,運用“制度+科技”的手段,通過開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打造“陽光評審”,極大地提高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為推動首都科學發展、建設
2019年12月11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2439號(科學技術類139號)提案答復的函》,其中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評審情況做出了回應。 您提出的《關于改革重大科研項目或成果的評審評價體系,打造公平公正學術氛圍的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科
科技獎勵制度是黨和國家為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采取的重要舉措,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重要制度,對于促進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有關舉措以及科技獎勵實踐中探索的做法和經驗上
不久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草案)》,將一項項近年來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實踐中的有效做法上升為法規。 作為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國家科技獎勵在廣大科技工作者心中具有極高的榮譽性和權威性,必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2017年5月底,《
國家自然科學獎提名書取消填寫論文期刊影響因子的硬性規定,鼓勵發表在國內期刊的論文作為代表作;選擇國家自然科學獎開展外籍專家參評國家科技獎試點,2020年向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開放……圖片來源于網絡 11月2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回顧一年來全面貫徹落實
針對近日社會上出現的一些有關國家科技獎勵評審的爭議,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獎勵辦)有關負責人接受本網記者專訪,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評審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國科技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是怎么回事?獎項的評選流程是什么? 獎勵辦負責人:國家科技獎勵是國家的一項制度,其依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后曾說:“獲獎令我深感榮幸,可我更為國家設立這個大獎的英明舉動高興!” 只有27個字的一句話,道出了科技工作者贊美我國科技獎勵制度30年發展歷程的心聲。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就十分重視科
10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修訂后的《條例》共5章38條。 《條例》落實科技獎勵由推薦制調整為提名制的改革要求。改革報獎方式,實行由專家、學者、組織機構、相關部門等提名的制度,在堅持
11月27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會在京召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主管部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機構,國務院、中央軍委有關部門,參與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的有關學會、協會等130多家提名單位代表參加會議。 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黃衛指出,要深刻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吳文俊、袁隆平、王選、黃昆……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的事跡廣為人知,激勵著廣大科技工作者奮斗不息、創新不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在改革中發展完善,逐步建立健全既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又適應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科技獎勵體系。圖片來源于網絡 “五大獎”形成 國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獎勵辦”)官方網站發布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工作紀律》(以下簡稱《工作紀律》),旨在進一步規范和監督國家科技獎勵評審過程中有關組織和個人的行為,強化對不端行為的查處。 據悉,獎勵辦已經以單行版方式分類發送給各相關單位和個人,要求參與該工作的各方人員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改革完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多項舉措引起科技界熱議。 科技獎勵制度實施數十年來,對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了歷史性作用,成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杠桿。但長期以來,科技獎勵名目過多、質量欠高,且
記者9月9日從國家科技獎勵辦獲悉,在日前召開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上,某項目因有關人員違反評審紀律,被取消獲獎資格。 據悉,6月30日,初評通過項目向社會公示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接到實名舉報,稱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某候選項目完成方存在請托評委的行為。經認真核查,證實
10月29日,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河南省舉行了2010年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對在我國植物保護研究領域和科技創新工作中取得優秀成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 “小麥條銹病菌源基地生態治理技術研究與應用”等3個項目獲2010年度“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科學
一直備受公眾關注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再次成為今年兩會科技界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實際上,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曾多次組織專家研討和論證,盡管有反對意見,但大多數專家認為,在當前階段,國家科技獎勵的設立和存在十分有必要。”9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就當前階段關于國
近年來,盡管我國科技投入以年均超過20%的速度增長,但科技創新能力不足、貢獻率偏低的現實,使科技工作的“指揮棒”——科技評價體系和獎勵制度廣受詬病。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目前,科技部經過反復研究,提出了《深化
本報北京3月8日訊 在8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大會發言上,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校長助理馬大龍談到,三鹿集團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新一代嬰幼兒配方奶粉相關產品,其研究項目竟獲得了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對此,馬大龍認為,有必要反思并改革我國科技獎勵制度。 馬大
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 333 號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已經2019年12月24日市第五屆人民政府第7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唐良智 2020年2月15日 (此件公開發布)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獎勵在本市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