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金屬所烷烴催化脫氫反應過程理論計算模擬研究獲進展

    低碳烯烴是化工產業的支柱,是合成塑料、橡膠和纖維的基本原材料。烯烴產量是衡量國家化工產業能力重要指標之一,隨著經濟發展,烯烴需求在持續增加,提高烯烴生產效率具有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此外,通過烷烴催化脫氫反應可以將低碳烷烴分子高效的轉化為同碳烯烴。目前,烷烴催化脫氫(直接和氧化)反應面臨選擇性低、積碳以及高能耗等挑戰,設計和開發新型高效催化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催化劑性質和反應機理是有的放矢篩選高效催化劑的前提條件。2014年以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聯合研究部副研究員李波的研究小組一直從事低碳烷烴催化脫氫反應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研究工作。基于計算結果,研究揭示碳基催化劑sp2/sp3核殼結構在脫氫反應中的獨特催化性能[ACS Catalysis, 7, 3779-3785(2017)],給出工業鉑基催化劑積碳過程的描述以及控制積碳的方法[ACS Catalysis, 8, 4694-4704 (2018)]。 ......閱讀全文

    原子級分散PtSn烷烴脫氫催化劑實現高效工業脫氫制烯烴

      金屬所沈陽材料國家研究中心聯合研究部劉洪陽副研究員和研究生張家雲等人組成的納米碳材料負載金屬催化劑研究小組與北京大學馬丁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王寧教授等團隊合作,通過金屬鉑(Pt)與富缺陷石墨烯載體之間相互作用的調控以及第二組分錫(Sn)的引入,在納米金剛石/石墨烯碳載體上制備出原子級分散的全暴露P

    金屬所烷烴催化脫氫反應過程理論計算模擬研究獲進展

      低碳烯烴是化工產業的支柱,是合成塑料、橡膠和纖維的基本原材料。烯烴產量是衡量國家化工產業能力重要指標之一,隨著經濟發展,烯烴需求在持續增加,提高烯烴生產效率具有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此外,通過烷烴催化脫氫反應可以將低碳烷烴分子高效的轉化為同碳烯烴。目前,烷烴催化脫氫(直接和氧化)反應面臨選擇性低、

    鉑催化劑模型上,烷烴解離反應誘導的伴隨催化劑重組

      ACS Catal.:  鉑催化劑模型上,烷烴解離反應誘導的伴隨催化劑重組  雖然有證據表明催化活性位點可以在反應條件下進行重組,但其提供最低激活勢壘的最佳重組方式仍不清楚。本文用甲烷活化支持的Pt團簇,并通過在過渡狀態下的團簇構型的顯式采樣表明,需要重要的重組才能達到最活躍的過渡狀態。在C-H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轉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烷烴是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資源的重要組成體,是量大價廉的基礎化工原料。隨著頁巖氣大規模發掘和開采,烷烴產量大幅增長。目前烷烴的主要用途是作為燃料,通過燃燒與氧氣反應產生能量并釋放二氧化碳,使用價值有限;不同于不飽和烴如烯炔和芳香化合物,烷烴在合成化學中的應用鮮有報道。這主要是由烷烴的化學惰性所決定

    烷烴的命名

      碳鏈最長稱某烷,靠近支鏈把號編。簡單在前同相并,其間應劃一短線。 解釋: 1、碳鏈最長稱某烷:意思是說選定分子里最長的碳鏈做主鏈,并按主鏈上碳原子數目稱為"某烷"。 2、靠近支鏈把號編:意思是說把主鏈里離支鏈較近的一端作為起點,用1、2、3……等數字給主鏈的各碳原子編號定位以確

    低價催化丙烷無氧脫氫,填丙烯供需缺口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961132026、21878331、91645108、21903049和U1510103)等的資助下,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姜桂元教授團隊聯合德國萊布尼茲催化研究所Evgenii V. Kondratenko教授團隊和焦海軍教授團隊、山西大學及德國卡爾斯魯厄理

    蘭州化物所在異丁烷脫氫制異丁烯研究中獲進展

      低碳烯烴是一種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其需求量持續增長。通過將烷烴轉化為烯烴,可提高油氣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減少烯烴對石油裂解路線的依賴。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丑凌軍團隊長期致力于低碳烷烴的選擇氧化研究。前期,研究人員分別用大孔MOF和軟模板法,制備出介孔

    打破“trade-off”限制 乙烷氧化脫氫研究方面取新突破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研究員王曉東團隊在乙烷氧化脫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單原子化具有高選擇性、同時具有惰性的主族金屬氧化物,可以打破活性和選擇性的“trade-off”限制,為開發高效的選擇性氧化催化劑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并被選為內封

    新型丙烷/丁烷脫氫(ADHO)技術破解催化劑難題

      6月22日,記者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由該實驗室自主研發、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華東設計分公司設計的新型丙烷/丁烷脫氫(ADHO)技術,日前在山東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化試驗取得成功。這項歷時七年潛心研究的烷脫氫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新型丙烷/丁烷脫氫(ADHO)

    新型丙烷/丁烷脫氫(ADHO)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6月22日,記者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由該實驗室自主研發、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華東設計分公司設計的新型丙烷/丁烷脫氫(ADHO)技術,日前在山東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化試驗取得成功。這項歷時七年潛心研究的烷脫氫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新型丙烷/丁烷脫氫(ADH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