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對付向東指控發表聲明神經所調查小組已成立
2020年7月2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 80 后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點擊閱讀),引起了軒然大波。 2020年7月3日,Retraction拿到了第一手資料,楊輝正式發表了聲明:表示將積極配合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對近日網傳有關本人學術成果輿情的調查,如實提供原始材料,澄清事實,忠實履行一名科研工作者對科研誠信應盡的義務。 另外,中國科學院神經所也發表聲明:表示已經成立由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和中科院外專家組成的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本中心將向社會反饋調查結果。 楊輝聲明: 本人將積極配合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對近日網傳有關本人學術成果輿情的調查,如實提供原始材料,澄清事實,忠實履行一名科研工作者對科研誠信應盡的義務。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聲明: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對楊輝研究員相關輿情高度重視,迅速成立由中心學術委員......閱讀全文
是學術抄襲還是借鑒?楊輝2次回應并致歉付向東
2020年7月2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 80 后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引起了軒然大波,在此后的一周內成為學術界討論的熱點話題。付向東稱自己2018年在神經所做學術報告后,楊輝重復其實驗卻未告知并搶發文章。楊輝7月3日發表聲明,稱付向東在神經所講的內容不僅與楊的文章不
是學術抄襲還是借鑒?楊輝2次回應并致歉付向東
2020年7月2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 80 后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引起了軒然大波,在此后的一周內成為學術界討論的熱點話題。付向東稱自己2018年在神經所做學術報告后,楊輝重復其實驗卻未告知并搶發文章。楊輝7月3日發表聲明,稱付向東在神經所講的內容不僅與楊的文
楊輝對付向東指控發表聲明 神經所調查小組已成立
2020年7月2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 80 后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點擊閱讀),引起了軒然大波。 2020年7月3日,Retraction拿到了第一手資料,楊輝正式發表了聲明:表示將積極配合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對近日網傳有關本人學術成果輿情的調
付向東教授Cell子刊揭示心衰的元兇
心力衰竭是一種嚴重的、有時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在美國有500多萬人受累于這一疾病。現在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找到了這一復雜分子拼圖關鍵的一塊。 在發表于3月5日《Cell Reports》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付向東(Xiang-Dong Fu)博士和同事們探討了從最初的心力不足
巡山報告 | 造假、剽竊和榮譽:何謂科學研究
1 先說幾句題外話吧。 你可能還記得,2019年12月份,中國學術界出過一個大新聞——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控學術論文造假。短時間內,他實驗室發表的數十篇論文被人指出,可能存在圖片拼接、一圖多用等問題。這個話題,我在巡山報告里也有所涉及。 引用一段: “我仔細閱讀
前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教授付向東已加入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官網近日更新后顯示,RNA生物學的國際領軍人物、前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杰出教授付向東已加入西湖大學,擔任RNA生物學與再生醫學講席教授。 付向東198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并獲得病毒學學士學位,1983年通過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CUSBEA)計劃留學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并于
顏寧談學術不端:不公開調查處理,再多學風建設都徒勞
近日,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研究員被指控學術剽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爭議。 最近顏寧就此事在微博中發表看法,她說:“對學術不端事件處理得越公開、越清晰,人們去觸犯這些道德標準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對這些事進行認真公開的處理的話,再多的學風建設和學術規范教育都是徒勞。” 事情起于2020年7月2日,
楊向東教授Nature子刊揭示亨廷頓病開始的地方
亨廷頓舞蹈病的致病基因出現在每個細胞中,但它只殺死兩類大腦細胞。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使用“遺傳學剪刀”在小鼠的特定大腦區域關閉了致病基因,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亨廷頓舞蹈病的具體發病過程。 亨廷頓舞蹈病是huntingtin基因突變引起的,患者會出現腦細胞死亡、大腦萎縮和運動能力的逐步喪失。人們
楊輝的Cell文章又被質疑?其實是烏龍
今天Retraction發現某公眾號談到楊輝的Cell 文章又被人家質疑,我們細讀了整篇文章,原來是鬧了個烏龍,作者是系統介紹重新編程視網膜細胞以治愈失明的潛在方法,沒有質疑楊輝的想法。我們也系統的把整篇文章翻譯一下(楊輝的文章為參考文獻7): 絕大多數不可逆的視力喪失是由于視網膜中細胞的死亡
楊叔子院士與徐輝碧:“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①1995年,楊叔子與徐輝碧在書房。 ②1994年,楊叔子與學生在實驗室。 ③2005年6月,楊叔子在香港中文大學“人文的科學,科學的人文”通識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學術會議暨教學研討會上與楊振寧、胡顯章等人的合影。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系列報道200楊叔子(1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