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衛計委確定了第一批高通量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單位,盡管還未在衛計委網站上正式公布此消息,但是已有多家單位接到入選通知。到目前為止,已有湖南、河南、北京、廣東四個地區的試點單位名單公布,分別如下圖所示: 另外,重慶地區入選的單位有重慶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附屬兒童醫院、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重慶市婦幼保健醫院等,詳細名單將隨后報道。 看點一:醫院和第三方檢驗機構均可申請試點 一直以來,像華大基因這樣的科技公司似乎是基因測序市場上的主角,但是,在這次公布的試點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入選的試點單位不僅包括華大基因、達安基因、安諾優達等第三方檢驗機構,也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等專業醫療機構。 衛計委曾在《關于開展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單位申報工作的通知》提到,已經開展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且符合申報規定條件的醫療機構都可以申請試點。這......閱讀全文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一、基因檢測公司梳理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如果是基因測序產業上游的公司,產品銷售的目標客戶廣泛,橫跨科研、醫療、商檢領域,產品包括測序儀、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上機測序試劑盒,其中測序儀、上機測序試劑盒兩者是綁定的,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是可以用第三方的產品,國內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 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 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 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④提供測序數據存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們揭示有關
近年來,基因測序技術飛速發展,使得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基因的測序能夠在幾天之內完成,測序的成本也下降到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圍,這使得基因測序的臨床應用成為可能。在臨床研究方面,外顯子組甚至全基因組的基因測序大大加速了疾病分子標志物的尋找,使得多種疾病病因的診斷與分型與以往相比更加精確,在用藥時也能更
最近,基因檢測行業風起云涌,熱點頻出,如精準醫療、人工智能、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審批和國家發改委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建設申報等。轉化醫學網再次專訪博奧檢驗總裁張治位博士,請他談談對這些熱點問題的看法。 轉化醫學網:張博士,您好!從今年年初提出“精準醫療”這個概念后,基因檢測行業如火如荼,能否
2014年9月24~26日,由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辦,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中國醫院協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管理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全國生物芯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協辦, 第二軍醫大學、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芯片分會、清華大學承辦
在過去的十年,DNA測序比過去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價格,這一進步主要因為二代測序技術(NGS)的發展。二代測序技術現在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包括實體瘤分析、血液腫瘤分析、遺傳病分析和傳染病分析;無創產前檢測(NIPT);植入前診斷(PGD)和篩查(PGS)。 鑒于這一快速發展的領域,2014
此前因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切除乳腺一事而成為全球熱點的基因檢測,最近因歌手姚貝娜的“隕落”再度被人關注。湊巧的是,在國內,曾被一度叫停的國內基因檢測臨床應用,近日隨著國家衛計委通過了第一批高通量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單位名單,也再度放開。有業內人士預測,中國國內基因檢測及其相關產業將可能形成每年
基因診斷,又稱之為DNA診斷或分子診斷,是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患者體內遺傳物質結構或表達水平的變化,繼而做出診斷的技術,它為疾病的預防、預測、診斷、治療和疾病轉歸提供更為準確的信息。有報道稱,2014年的全球體外診斷市場達到500億美元,中國市場為60億美元左右,其中基因診斷占比10%左右,
【背景閱讀】近年來,隨著第二代測序技術的發明與推廣,基因序列測序速度極大提升、成本大幅下降,使得基因組測序的大規模應用成為可能。作為新興產業,其發展趨勢極為迅猛。為規范測序應用于臨床市場,2014年2月中國CFDA和衛計委聯合聯合出臺了"叫停令"。此舉對基因測序市場影響深刻,一方面暫時限制了測序
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興技術榜單,其中腫瘤的無創診斷技術成功入選并榮膺榜首。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實時
上游是原料供應商,包括診斷酶、引物、反轉酶、探針等生物制品,高純度氯化鈉、無水乙醇等精細化學品,以及提取介質材料; 中游是分子診斷試劑和儀器制造商,包括羅氏、賽默飛、達安基因、科華生物、之江生物、湖南圣湘等; 下游是使用儀器或試劑的用戶,包括醫院、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血站、體檢中心等。 從
3月衛計委發布的試點單位申報通知,明確要求試點單位需具備相應技術資質、符合相應規定。記者致電咨詢相關人員,得知華大醫學已提交申報,但現時檢測服務還暫未開通。 與華大科技相比,華大醫學明顯對投資人士有更大的吸引力。 伴隨著華大科技預備年底上市的消息,沒趕上趟的投資人紛紛將眼光投向了香餑餑華大醫
1月20日,滬上百余位知名媒體人及社會各界名流云集悅達889廣場6樓云健康醫療科技集團總部(Cloud Health Medical Group,Ltd),共同見證航母級健康平臺——云健康的上海首度公開亮相。當天云健康宣布啟動 Illumina HiSeq X Ten 全基因組測序,同時旗下云健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是將基因檢測應用于胎兒DNA檢測的先進技術。目前國內NIPT主要檢測常見的三大染色體疾病:T21染色體異常(唐氏綜合征),T18染色體異常(愛德華氏綜合征)和T13染色體異常(帕陶氏綜合征)。作為新興產業,從國家政府到臨床應用醫院,對NIPT檢測的資質、質量標準,
近日,兩部委叫停了基因測序用于臨床,引來了業界中國眾多關注。不過衛計委在叫停通知中也提到“國家衛生計生委負責基因測序技術的臨床應用管理。國家衛生計生委確定的基因測序臨床應用試點單位,可以按照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的相關規定試用基因測序產品,并做好相應技術的驗證與評價。” 現在衛計委
引言 7月10日,《中國科學院》記者向我采訪有關CFDA批準二代測序產品上市的看法,我第一句話就是,我說的你們敢發表不?所幸,對我的采訪文章發表在《中國科學院》今天的第八版,題為“引狼入室還是自主創新——對二代基因測序產品獲批的冷思考”,網頁鏈接為:http://news.sciencenet
基因測序獲批重啟,檢測機構須避免“包測百病”式的誤導;有關部門也該加強產品上市后質量監管,不能讓“基因決定論”左右人們的思維,成為騙錢工具。 7月2日,國家食藥總局表示,經審查批準了兩款二代基因測序儀和兩款檢測試劑盒注冊。而在2月,國家食藥總局、國家衛計委曾聯合將其叫停,理由是這些產品未獲得國
基因測序獲批重啟,檢測機構須避免“包測百病”式的誤導;有關部門也該加強產品上市后質量監管,不能讓“基因決定論”左右人們的思維,成為騙錢工具。 7月2日,國家食藥總局表示,經審查批準了兩款二代基因測序儀和兩款檢測試劑盒注冊。而在2月,國家食藥總局、國家衛計委曾聯合將其叫停,理由是這些產品未獲得
近日,河北省臨漳縣婦幼保健站因使用未經注冊的醫療器械而收到了1765.4萬元的行政處罰,給其他醫療機構敲響了警鐘。 對婦幼保健醫院的巨額罰單不僅敲響了醫療機構規范的警鐘,也敲響了第三方醫學檢測,尤其是基因檢測行業的警鐘,對基因檢測儀器、試劑以及檢測服務都有很大影響,基因檢測作為新興的醫學診斷科
慢病高發,健康管理漸成趨勢 建國以來,中國主要疾病譜變化顯著,死亡率高發的疾病由以傳染病為主過渡到慢性病為主。而中國傳統的以治療為主的診療模式也將會隨著國家疾病譜變化而改變,未來以預防為主的診療模式可能更加貼合國情民情。死亡率(1/10萬)來源:2013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從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
近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以下簡稱“衛計委”)回應了法治周末記者有關“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的問題。 衛計委官方回復稱,為適應醫療服務需要,衛計委近期印發了《醫療機構臨床檢驗項目目錄(2013年版)》。根據《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該目錄開展臨床檢驗服務
近日,最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和華大基因有關,舉報人發文表示要在一周后在基因庫總部自殺。一聲嘆息!小編也曾經對華大基因這家公司作過關注,因為公開數據和信息的分析顯示,華大基因的商業模式需要基因檢測。小編今天下午專門成立了一個虛擬的基因實驗室,對華大基因的基因序列做了檢測,結果如下:華大基因缺少的基因:科
直到投河自盡的前一刻,陳偉珊仍然沒想通,自己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積蓄,怎么就變成了六大本基因檢測報告。 近300頁全彩色印刷的報告里,除了用陳偉珊根本看不懂的表情符號標注各種癌癥的易感性外,唯一“說人話”的地方就是建議她購買各種保健品。 “基因”正在從神秘的科學塔尖走向每個人的生活,和它一起
2015年,美國知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切除了乳腺,因其兩年前做基因檢測時查出攜帶一個“缺陷”基因,這會使其患癌風險大增。一夜間,基因檢測技術廣為人知。在我國,隨著基因大健康時代到來,從癌癥、慢性病到孩子天賦等基因檢測項目也是異軍突起。 基因檢測項目的神秘性使其擁有了眾多擁躉,濟南市民王女士也不
技術門檻高 36 氪:目前,基因檢測領域出現了眾多創業公司,決定各家成敗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羅奇斌:基因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不是拼用戶、售量,而是技術創新。不難發現,基因行業的領導者大部分都是博士,高學位行業表明企業發展的指標將轉移為技術創新能力。所以這樣的高門檻,讓基因數據分
6月30日,第四屆精準醫療與基因測序大會在京拉開帷幕。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在會上表示,現階段,基因測序能夠檢測出一個人罹患13類150多種疾病的風險,未來還會更多,基因檢測不僅能夠輔助臨床治療,也可以應用在預防醫學。 2009年,國家衛計委正式形文,鼓勵工業界第三方以獨立醫學檢驗的方式進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