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歐盟的兩難抉擇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因地震引發海嘯而發生嚴重的核泄漏事故,這一事件使全球的核電前景變得黯然失色,歐盟及其成員國的核電計劃也受到沖擊。首先,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泄露事件記憶尚存,雖然福島核電事故對歐盟國家的實際影響很小,但對其核電政策產生了較大影響。其次,此次福島核泄漏事故的發生使歐洲民眾對媒體宣傳中安全性很高的核電站產生了懷疑。最后,歐盟國家面臨確保電力供應與削減核電份額的兩難抉擇。 目前,歐盟境內有143座核電站,分布在14個國家。其中,法國 58座,英國19座,德國17座。福島核事故對歐盟國家的核電發展規劃產生了較大影響。福島核事故發生后,超過 60%的德國民眾認為應“盡早關閉核電站”。迫于國內輿論壓力及反核電的傳統,德國總理默克爾于2011年3月15日宣布關閉國內1980年以前建成的7 座核電站,并在2020年以前逐漸關停境內所有核電站。瑞士也步德國之后塵,決定逐步關停本國......閱讀全文
伊朗接管俄建布什爾核電站 外界最關注其安全性
伊朗23日接管了俄羅斯為其建造的首個核電站――布什爾核電站。伊朗與俄羅斯有關部門當天舉行了交接儀式,布什爾核電站首個機組正式移交給伊朗技術人員管理。 伊朗副總統兼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在交接儀式說,為保證核電站運行安全,俄羅斯專家未來兩年還將留在該核電站提供建議和技術援助。布什爾核電站
俄羅斯:新中微子探測法可大大提高核電站安全性
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近日運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進行了一系列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狀況的試驗,有望將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該項研究得到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資助。 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的方法之一是分析中微子輻射,這有助于防止可用于制造非法核武器的核燃料
核電:歐盟的兩難抉擇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因地震引發海嘯而發生嚴重的核泄漏事故,這一事件使全球的核電前景變得黯然失色,歐盟及其成員國的核電計劃也受到沖擊。首先,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泄露事件記憶尚存,雖然福島核電事故對歐盟國家的實際影響很小,但對其核電政策產生了較大影響。其次,此次福島核泄漏
我國四代核電技術任何事故都無損公眾
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已經過去6年,關于核輻射的慘痛記憶仍然敲擊著警鐘。如何科學認識被各國日益重視和發展的核電能源?核安全究竟能否保障?帶著種種問題,我們約請中國社科院的兩位研究專家撰文,請他們從科學的角度解讀分析 一問 如何保障核能的安全利用? 從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到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再到日本
日本新能源計劃有望重啟核能
自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事件以來,日本政府將最快在今年1月首次出臺能源基本計劃。計劃草案顯示,安倍政府仍然重視核電,同時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意愿減弱。由此,預計包括太陽能發電在內的日本可再生能源熱潮將降溫。不過,這一計劃草案遭到能源政策專家、富士通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高橋洋批評。
英國:核能仍是最廉價的低碳能源
日本核危機讓人們對核能產生了質疑,然而日前英國政府的顧問團隊指出,在未來至少十年內,核能都將是英國實現低碳能源供給最廉價的方法。 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表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應當達到30%-45%。此外考慮到海上或離岸風能成本相對較高,政府應減緩這一領域的發展。 該委員會首席執行
核危機和高油價短期將有利可再生能源業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分析師稱,日本核泄漏事故以及目前原油價格維持偏高(每桶100美元以上),在短期內將刺激全球范圍內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1美元約合6.56元人民幣) 該事務所可再生與清潔能源技術部負責人羅南·奧里根(Ronan O'Regan)表示:“目前對核電站投資的減少將很可能促使各
歐盟:風電成本低于核電
受地震和海嘯影響,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嚴重的核泄露事故,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歐盟氣候變化專員康妮?赫澤高(Connie?Hedegaard)日前表示,與建設新的核電站相比,利用海上風力發電成本更低。 長久以來,人們認為海上風力發電造價高昂,成本高出陸地風電的兩到三
德國力推可再生能源以代替核能
Biblis核電站是德國最大的核電站,于2011年3月17日關閉。德國什列斯威-霍爾斯坦省的風力發電廠。 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德國便宣布將從2015年到2022年陸續關閉境內所有18座核電站,目前已經有8座核電站處于停機狀態。 目前核電占德國發電總量的約28
霧霾倒逼能源結構調整 核電建設步伐有望加快
自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以來,此前一路疾行國內核電業發展受挫,出于確保核安全的考慮,國務院2012年做出“‘十二五’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的決定。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上證報記者輾轉多個政協組和人大代表團,盡管仍有一些爭議和疑慮,但代表委員們呼吁內陸核電重啟的呼聲卻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