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胡亞報道 繼5月29日11時58分,風云三號地面應用系統成功獲取風云三號A星第一幅可見光圖像后,6月3日12時該系統又獲取到覆蓋我國西部地區的風云三號A星的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第一幅圖像。 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為我國自主研制,首次在星上裝載,具有多光譜成像和高分辨率的特點,可以監測中小尺度強對流云團和地表精細特征,提高云特性、氣溶膠、陸地表面特性、海洋水色、低層水汽等地球物理要素的定量反演精度,實現對大氣、陸地、海洋的多光譜連續綜合觀測,從而提高我國天氣預報、氣候變化研究和地球環境監測等方面的能力。同時,該儀器還利用獨具特色的5個250米通道,采用勻速掃描的方式,在對地觀測幅寬為2900千米的情況下,地面最高分辨率可達到250米。 從河西走廊及青藏高原東北部截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祁連山上的白色積雪,黃褐色的戈壁沙漠信息和深藍色的青海湖、哈拉湖等水體信息。 四川地區的截圖(如圖所示)上地震災區上空為晴空區,但空氣......閱讀全文
作為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的第四顆衛星,風云三號D星于上個月成功發射。 至此,我國已成功發射16顆氣象衛星,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在軌氣象衛星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國家之一。 作為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的第四顆衛星,風云三號D星于上個月成功發射。經在軌測試后,該星將投入業務運行,成為我國低軌道下午觀
風云三號A星成功發射,將為抗震救災和北京奧運會提供科技支撐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 據氣象局網站消息,今日11時02分33秒,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將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三號A星成功送入太空。20多分鐘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數據表明,衛星已成功進入近地點高度為815.6公里
據廣州日報報道昨天上午10時16分10秒,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到風云三號01星的第一幅HRPT(甚高分辨率)云圖,從中能清晰看到正遭受“風雨洗禮”的廣東上空厚厚的云系。據了解,由于衛星調整等原因,5月27日衛星發射成功后,直到昨天才發回首幅圖片,廣州衛星站以地理位置的“優勢”成為國內衛星站中第
27號上午11時0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顆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三號”送入太空。記者昨天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這顆衛星可直接為汶川地震災區提供氣象服務。 火箭攜星騰空飛行后,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組織所屬測控站的嚴
5月27日11時0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將中國首顆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三號”成功送入太空。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中新社廣州五月二十九日電 (唐貴江 楊綺薇)今天上午十時十六分,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到第一幅風云三號0一星的HRPT(甚高分辨率)云圖,據
北京時間11月5日2時3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第二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送入太空。 火箭飛行19分鐘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數據表明,衛星已成功進入太陽同步軌道。經在軌測試合格后,這顆“風云三號”衛星將交付
“風云”之戰現彩虹——我國首顆“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發射側記 北京時間今天11時0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送入太空。 約19分鐘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數據表明,衛星已成功進入高度為807公里、傾角為98.8度的太陽同步軌道。
2月27日,國防科工局聯合氣象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的首批衛星云圖。自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至今,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星上兩大光學載荷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先后順利開機工作并進入在軌測試,成功傳回大量氣象探測數據,圖像細
6月5日9時許,中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三號A星上的微波濕度計被正式打開。至此,風云三號A星上裝載的可見光紅外掃描輻射計、紅外分光計、微波溫度計、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等11個儀器已全部打開。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張文建說:“這些儀器通過在軌測試后,風云三號A星將在全世界相關領域受到高度重視,也將對我國
每天獲取96幅地球全圓盤多光譜圖像,可以更準確預測大氣運動方向和氣候影響范圍。 近日,我國北方沙塵暴肆虐。中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云四號掃描成像輻射計拍攝下了沙塵傳輸過程,這也是“風四”資料首次用于沙塵天氣監測。經氣象專家估算,衛星可視的沙塵監測面積約為19.2萬平方公里。 去年12月11日
2月2日,依靠我國自主力量設計與建設的我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三號地面應用系統在京通過業務驗收。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等出席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敬良,副組長、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主持會議。 專家一致認為,風云三號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首次利用海內外接
6月10日上午9時50分,被譽為“風云之眼”的我國第一代地球同步軌道靜止氣象衛星風云二號 “收官星”有效載荷——多通道掃描輻射計順利開機運行,將向地球傳回“眼里的云圖”。 6月5日,風云二號“收官星”——H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原所長、年近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