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國務院成立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指導“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已初步建立,制定實施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重大規劃和計劃,生物多樣性保護協調機制逐步完善,就地和遷地保護取得顯著成績,國際合作有力推進。目前,生物多樣性保護已提升到中國國家宏觀戰略高度。 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技術專家張風春博士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保護生物多樣性并不應該一味地保護而放棄利用,而是應該注重可持續利用。 記者:我們知道,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破壞的因素有哪些? 張風春:我把它分成兩類,一類為直接因素。這些因素直接對生物多樣性發生作用,如氣候變化,過度開發、利用、放牧及各種污染。另一類就是深層因素。可以包括保護生物多樣性意識淡薄,法律、法規......閱讀全文
今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目的是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是生命,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這深刻地詮釋了人類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珍惜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一、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
環保部消息稱,我國將以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為重點,大力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七大重大工程。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所有陸地生態系統類型,高等植物35000多種,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動物8000余種,已記錄海洋生物28000余種。我國生物遺傳資源豐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起
本報訊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所有陸地生態系統類型,高等植物35000多種,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動物8000余種,已記錄海洋生物28000余種。我國生物遺傳資源豐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起源地,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均居世界第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推動社會可
核心閱讀 云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同時,云南也是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且受到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日前,云南出臺省級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規,以期更加保護好這個重要的種質資源庫。 擴散、放生或者丟棄外來入侵物種的,最低處2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云南省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也是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且受到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在中國乃至全球占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地位。 1992年至今,云南省在經濟欠發達的情況下,立足實際探索創新,持續加強管理,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推進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為中國履行《生物多
李干杰在全國自然生態和農村環保工作視頻會議上指出 積極探索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新途徑 環境保護部6月2日在京召開2010年全國自然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視頻會議,傳達學習201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家委員會全體會議和中央領導同志近期關于農村“以獎促治”重要批示精神,安排部署
版納植物園“十三五”的目標是在總體上達到國際一流植物園水平,為我國熱帶及東南亞周邊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東南亞生物多樣性中心的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為保護、平臺、人才。 在我國未來的外交戰略重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背
生物物種資源保護部際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預備會今日在北京召開。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主持會議,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出席會議并講話。周生賢強調,要不斷調整工作思路、創新工作舉措,努力做好新常態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匯報了全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行動紀念碑落成儀式22日在北京動物園舉行,環境保護部副部長、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長李干杰出席儀式并講話。 李干杰說,一年一度的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節日。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
經濟視角解讀:我們為什么要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究竟為什么要關心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種動物?為什么要投入巨大的資金來保護它們? 這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最終極也是最原初的問題。 過去,生態學家也許會這樣回答你:一個生態系統中存在的物種數量愈多,該生態系統愈穩定,生產量也愈豐富。但現在,他們會用經濟學家
11月22日,以“企業與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出席研討會并致辭。 李干杰說,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
4月20日,云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在昆明掛牌成立。作為生物大省云南針對生物多樣性成立的專業研究機構,該研究院將系統的了解云南生物多樣性的特征,并研究保護對策和持續利用途徑,致力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 據介紹,云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由云南省環境保護廳與西南林業大學合作共建,具體設置生物多樣性
擴大交流合作,保護內容更加具體 建立亞洲象預警監測體系 在長期的實踐中,普洱市不僅強化政府部門合作、齊抓共管,而且不斷擴大與科研機構、國內外環保組織、企業的交流合作范圍,在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向縱深發展上探索新途徑。 按照生物多樣性保護聯席會議制度的要求,普洱市發展和改革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數據共享對于科學發展和大科學研究模式至關重要,也是各國政府部門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備受關注。 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生物多樣性領域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是如何有效地共享及整合生物多樣性數據。 生物多樣性數據共享的重要性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拓展生物多樣性相關領域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需要數據共享;二是
數據共享對于科學發展和大科學研究模式至關重要,也是各國政府部門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備受關注。 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生物多樣性領域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是如何有效地共享及整合生物多樣性數據。 生物多樣性數據共享的重要性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拓展生物多樣性相關領域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需要數據共享;二是
我們今天生活的地球,面臨來自人類的嚴重挑戰。工業革命后,人口增加、環境污染、全球氣候變化、大氣臭氧層消失等生態災難,制約了人類的發展,生物多樣性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減少。目前,全球人口已急劇增長到超過67億,最新增長的10億人口僅僅用了12年,伴隨的嚴重問題是自然生態破壞和大規模的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9月2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司長,向大家介紹我國自然生態保護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新聞發布會由劉友賓主持。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
記者29日從環保部宣傳教育中心獲悉,中國科學院和環境保護部27日至28日在廣東省肇慶市舉行會議,就共建廣東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暨生物多樣性觀測合作達成協議。中科院張亞平副院長和環保部黃潤秋副部長出席會議并講話。 廣東鼎湖山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對推動中國自然保護區事業發展起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銀耳相思鳥 冠斑犀鳥 在美麗的云貴高原上,云南省普洱市宛若一顆“綠海明珠”,鑲嵌在瑰麗多姿的彩云之南。這里是享譽世界的動植物王國和天然氧吧,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富集的地區之一。 普洱既是云南省國土面積最大的州市,也是發展綠色經濟潛力巨大但經濟欠發達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
今天是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紀念《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25周年,生態環境部在京舉辦主題為“紀念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5周年”的專題宣傳活動。在活動上,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真菌卷》和《2018年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指出,中國政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在當日的紀念活動中表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共建立自然保護區2669個,占國土面積的14.9%,超過12%的世界平均水平,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的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網絡基本形成。 李干杰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務院審議通過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Douglas Yu課題組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雜志上發表文章對實現大尺度生物多樣性監測方法進行展望,為環境保護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全面的科學依據。 大尺度實時生物多樣性管理監測,對精細研究生物多樣性格局動態和物種適應策略、預測生物興衰和分布格局態勢有重要意義。《中
5月22日,“201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行動紀念碑落成儀式”在北京動物園舉行。據介紹,紀念碑將成為這個已有百年歷史的動物園中一個永久的標志,告訴來往的游客“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節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在啟動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8月14日至16日,第十一屆全國生物多樣性科學與保護研討會在沈陽召開。會議由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等11家單位主辦,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承辦。來自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港臺地區的346人參加了研討會。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馬克平主持開幕式。 陳宜瑜院士、康樂院士
中國環境保護部主辦的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論壇9日在貴陽舉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贏得與會各方贊譽。 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論壇上表示,生物豐富而多樣是美麗中國的應有之意,中國政府成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發布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0—2030》,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規
2月17日,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詳情如下: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環境保護標準是我部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手段,是支撐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為不斷完善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