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內涵熒光成像系統如何加快治療性抗體藥物研發2
優勢二 高分辨率傳統寬場成像雖然可以快速采集數據,但是由于固有的光學結構無法有效濾除非焦信號造成的信號模糊、信噪比差,而點掃描共聚焦又受限于成像速度慢無法滿足高通量篩選的需求。THUNDER快速高分辨熒光成像系統,基于寬場成像一次拍照即可達到136nm的超高分辨率成像,THUNDER在滿足成像速度的同時具備高分辨率優勢,超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圖像使后期結構辨別、弱信號定量分析成為可能。圖5 THUNDER分辨細胞核中的DNA損傷位點傳統寬場顯微鏡由于非焦信號干擾和衍射極限的限制,無法分辨300nm以內距離較近的信號。圖5中的觀察病毒侵入細胞核中造成的損傷位點(黃色點信號),由于THUNDER在XY軸擁有136nm的超高分辨率,因此可以清楚分辨靠的比較近的損傷點,這一THUNDER圖像可以進行更加準確的定量分析。圖6 神經細胞離體3D培養在藥物研究領域,經常需要驗證藥物分子對細胞結構及存活的影響。THUNDER圖像具有高分辨率優勢,......閱讀全文
快速高內涵熒光成像系統如何加快治療性抗體藥物研發-2
優勢二 高分辨率 傳統寬場成像雖然可以快速采集數據,但是由于固有的光學結構無法有效濾除非焦信號造成的信號模糊、信噪比差,而點掃描共聚焦又受限于成像速度慢無法滿足高通量篩選的需求。THUNDER快速高分辨熒光成像系統,基于寬場成像一次拍照即可達到136nm的超高分辨率成像,THUNDER在滿足成像
快速高內涵熒光成像系統如何加快治療性抗體藥物研發-1
抗體藥物在免疫、腫瘤治療等多種應用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機構預測到2025年抗體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美元[1],下圖中紅色代表2018年使用量最多的10種抗體藥物。圖1 時間軸顯示從1975年開始研發成功的治療性抗體及應用雖然抗體藥物市場巨大,但是每年通過FDA審核并成功上市的治療性抗
高內涵成像分析系統簡述
高內涵成像分析系統是一種用于生物學、基礎醫學、藥學領域的分析儀器,于2017年8月2日啟用。 技術指標 固態光源,壽命>20,000小時,光強度可達>100mw/cm2, 開關速度
術語解析和區別:高內涵成像、高內涵篩選和高內涵分析
本文淺析了高內涵成像(HCI)、高內涵篩選(HCS)、高內涵分析(HCA)等術語間的區別,將這些基于圖像的自動化高通量技術逐漸用于生成數據,可對臨床前研究和下游Go/No-go決策提供支持。引言顯微鏡技術在過去幾十年所取得的驚人進步,使得HCI(高內涵成像,High content imaging)
如何使用高內涵進行長時間活細胞成像
活細胞成像技術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項技術,能夠在細胞接近生理的狀態下觀察細胞形態改變和蛋白的表達,該技術能夠避免傳統采用固定細胞或組織的研究方法中,固定細胞過程中造成的細胞形態的改變和結構改變,能夠更加真實的反映出細胞的特性,因而廣受推崇。MD ImageXpress Micor高內涵系統具有多種特性
老藥新用研發思路與高內涵成像應用于中藥篩選
中藥在我國的應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人們防病治病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幾千年來傳統中藥主要是直接用原藥材或飲片配成復方,由病人自己制備湯劑服用,且此法目前仍在廣泛應用。這種傳統用藥方法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如服用不方便、療效不穩定、質量無法控制等。隨著提取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系列的方法可以將中
挑戰更高效的高內涵分析:In Cell Analyzer高內涵分析系統
高內涵成像技術已成為不可缺少的工具,推進我們在細胞水平了解人體是如何工作的。——Anthony Davies,都柏林大學圣三一學院 高內涵研究中心主管? 高內涵分析(High Content Analysis,簡稱HCA)是對高分辨率顯微鏡所拍攝細胞圖像的自動提取和分析。高內涵,意味著豐富的信息。這
再上新聞聯播!共聚焦高內涵成像系統助力抗擊疫情
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各行各業的人們均努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隨著時間的發展,國內的疫情情況逐漸得到了控制,疾病相關的疫苗、藥物和檢測試劑的研發過程也在逐步推進。 3 月 2 日晚間新聞聯播報道,國家領導人查看了軍事醫學科學院的重大疫情應急防控藥物研究室,慰問堅守崗位、奮力攻關的一
MD高內涵應用系列手冊-ImageXpress Micro高內涵3D細胞球成像..
MD高內涵應用系列手冊-ImageXpress Micro高內涵3D細胞球成像檢測手冊一、概述1 當前細胞培養和觀察的常用方法十九世紀起,當顯微鏡出現后,人們就開始嘗試對細胞結構進行觀察,并在二十世紀發展出細胞的培養技術。單層細胞的培養相對方便,而且商業化的顯微鏡非常適合于平面的、薄樣品的觀察,所以
治療性抗體藥物的思考
前段時間,有小伙伴在公眾號留言說能不能寫點生物藥的文章,不要老是小分子藥嘛。難道你們團隊里只有化學,沒有生物?我們團隊的生物大咖劉博坐不住了,閃開,我來做個分享,絕對干貨!后面還要加鹵蛋!(不對,是彩蛋!) 話不多說,直接開始: 1897年Paul Ehrlich 提出的“魔術子彈”(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