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可能探測到黑洞碰撞發出的光
科技日報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29日報道,美國天文學家可能首次探測到兩個黑洞相互碰撞發出的光,為了解這些神秘的黑暗物體提供了機會。 黑洞具有強大的引力,甚至光線都無法逃逸,因此很難觀測到黑洞。而且,天文學家此前也沒有直觀地看到過兩個黑洞之間的碰撞。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能夠“觀察”黑洞碰撞的唯一方法是探測黑洞碰撞產生的引力波——當兩個黑洞相互旋轉并最終相撞時,它們會發出引力波——時空的漣漪,目前可以用地球上極其敏感的儀器來探測。 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引力波由黑洞和中子星等大質量天體之間的極端碰撞產生。自2015年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以來,科學家已經觀測到多個引力波事件,并嘗試了解它們的起源以及它們可能由哪些天體碰撞產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份聲明稱,盡管黑洞本身是完全黑暗的,但有理論表明,黑洞之間的碰撞或并合可能導致其周圍產生物質輻射,從而產生光信號。來自加州理工大學的......閱讀全文
黑洞現身!德天文學家發現3個超大質量黑洞
德國天文學家發表最新研究稱,他們首次在名為“NGC 6240”的星系中央發現了3個超大質量黑洞。該星系距地球約3億光年,這些黑洞彼此相鄰。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為理解宇宙中最大星系如何形成提供了新思路。 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大多數大星系(擁有數千億顆恒星的星系)中央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據信這些
天文學家觀察到超大質量黑洞
天文學家近期借助“引力透鏡”效應,觀察到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據法新社報道,這項于29日刊登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簡稱RAS)的研究說,科學家在前景星系中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簡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成長最快的黑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32.shtm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日前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了迄今已知成長最快的黑洞,它每天吞噬掉的物質質量相當于一個太陽。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20日發布的新聞
天文學家發現黑洞噴流的輻射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袁峰帶領的國際團隊,以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噴流為研究對象,針對當前重要的兩種黑洞噴流模型的正確性,開展了研究。黑洞是宇宙中奇特的天體,具有超強的引力,以至于在黑洞半徑內連光都無法逃脫它的引力束縛。100多年前的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在黑洞半徑之外距離很近的地方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銀河系外休眠黑洞
由美國和歐洲天文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18日宣布,他們首次在與銀河系相鄰的一個星系發現一個休眠的恒星級黑洞。 大海撈針 研究人員在當天出版的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上撰文說,這個休眠黑洞被命名為VFTS 243,位于大麥哲倫星系毒蜘蛛星云,質量至少是太陽的9倍,距離地球約16萬光年。 研究
天文學家可能探測到黑洞碰撞發出的光
兩個黑洞并合(藝術圖)。圖片來源:美國太空網 據美國太空網29日報道,美國天文學家可能首次探測到兩個黑洞相互碰撞發出的光,為了解這些神秘的黑暗物體提供了機會。 黑洞具有強大的引力,甚至光線都無法逃逸,因此很難觀測到黑洞。而且,天文學家此前也沒有直觀地看到過兩個黑洞之間的碰撞。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
天文學家可能探測到黑洞碰撞發出的光
科技日報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29日報道,美國天文學家可能首次探測到兩個黑洞相互碰撞發出的光,為了解這些神秘的黑暗物體提供了機會。 黑洞具有強大的引力,甚至光線都無法逃逸,因此很難觀測到黑洞。而且,天文學家此前也沒有直觀地看到過兩個黑洞之間的碰撞。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
天文學家發現正常星系中超大雙黑洞
近日,北京大學天文系教授劉富坤與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博士后李碩、德國馬普射電研究所研究員斯蒂芬妮·科摩薩,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這是天文學家首次在正常星系中發現超大質量雙黑洞。歐空局于4月22日發布了相關信息。 劉富坤向記者介紹,近十多年來的觀測結果表明,絕大多數
天文學家發現強磁場恒星-挑戰黑洞誕生理論
magnetar概念圖 北京時間8月20日消息,據《每日電訊報》報道,天文學家表示,最近發現的一顆具有強磁場的中子星,對恒星的演變和黑洞的誕生理論形成巨大挑戰。這顆“磁星 (Magnetar)”位于距離地球1.6萬光年的天壇星座的著名恒星簇Westerlund 1里。 瑞士天文學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黑洞高速噴射物質的新模式
提到宇宙黑洞,人們都知道它能吞噬一切物質。實際上,黑洞在吞噬物質的過程中有時也會產生向外的噴流。此前天文學家普遍認為黑洞吞噬物質產生高速噴流時會伴隨硬X射線輻射。中國科學家近日的一項研究打破了這一認知,揭示了黑洞吸積和噴流形成的新方式。 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美國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超大質量黑洞軌道運動
利用超長基線陣列(VLBA)的超級無線電“視野”,美國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約7.5億光年的0402+379星系中,首次發現了一對超大質量黑洞的軌道運動。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上,雙黑洞軌道運動的發現為天文學家研究黑洞系統相互作用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這兩個黑洞總質量是太陽的150億倍,
天文學家通過研究黑洞計算出暗物質“密度”
天文學家通過研究黑洞而計算出了暗物質的密度。 (圖片提供:Felipe Esquivel Reed) 作為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質,暗物質——其所構成的宇宙與通常的明物質相比要多了6倍——恐怕最終被黑洞“出賣”了。 天文學家在對潛伏在大多數星系中央的“超級巨獸”——特大質量黑洞的屬性進行
天文學家發現一個偏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紅色的圓圈表明遙遠星系中的黑洞? 據國外媒體報道,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沒有位于星系的中心。這一發現可以讓天文學家了解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過程秘密。 據悉,這個超大質量黑洞是由烏特勒支大學瑪麗安娜·海達(Marianne Heida)在研究所做畢業設
天文學家觀測到最大黑洞:質量為太陽170億倍
據美國太空網報道,科學家們表示他們近日在距離地球大約2.5億光年的一個小型星系內部發現了一個可能是迄今已知質量最大的黑洞。這個超級黑洞的質量大約 相當于170億倍太陽質量,位于英仙座星系NGC 1277之中。這一黑洞的質量占整個星系總質量的14%,而相比之下一般星系中黑洞的質量只會占到整個星系總
天文學家觀測到神秘天體,可能是最輕的黑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546.shtm天文學家觀測到約4萬光年外的神秘天體,它比有史以來發現的任何黑洞都要輕,比任何中子星都要重。相關研究1月18日發表于《科學》。 神秘天體可能是黑洞 圖片來源:Dani?lle
天文學家首次對黑洞陰影和強大噴流一起成像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路如森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在毫米波段開展的新觀測,首次對著名的射電星系Messier 87的黑洞陰影以及其周圍顯示落入中央黑洞的物質的環狀結構和強大的相對論性噴流一同進行了成像。圖像首次表明了中央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的吸積流與噴流起源之間的聯系。此次的觀測結果由全球
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張照片
5月12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公布了位于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照片。這一成果給出了該天體就是黑洞的實證,為理解這種被認為居于大多數星系中心的“巨獸”的行為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該照片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組織通過分布在全球的射電望遠鏡組網“拍攝”而成。 這是關于銀河系
天文學家最新發現距地球3億光年之遙獨特黑洞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日前,天文學家稱,他們可能發現一種獨特類型黑洞的直接證據。一支研究小組對距離地球3億光年X射線源的光線進行了研究分析,并證實了該X射線源的亮度和距離,推測這個X射線源是一個中等質量大小的黑洞。 這個X射線源被命名為“HLX-1”,是一種超發光X射線源。天文學
《自然》: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強恒星黑洞噴射物
? 綜合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和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一個恒星黑洞噴射出一對迄今最強噴射物。這種噴射物也被稱為微類星體,該微類星體吹出了一個直徑達1000光年的熾熱氣泡。氣泡比其他已知的微類星體大一倍左右,強度是其他微類星體的10倍多。
天文學家發現M87星系中黑洞噴流周期性進動
來自全球45個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通過分析多個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網在2000年至2022年的觀測數據,發現M87星系中心黑洞噴流呈現周期性擺動,擺動周期約為11年,振幅約為10度。這一現象符合愛因斯坦的廣
英國研究確定黑洞自旋速度新方法
黑洞可以只用兩個基本特征來描述:質量和自旋。人們幾十年前就能測出黑洞質量,但要檢測其自旋速度還很困難,天文學家已用間接方法獲得了19個超大質量黑洞的自旋速度。據《自然》網站近日報道,英國天文學家報告稱,他們用了一種新方法來計算超大質量黑洞的自旋,比傳統方法更加直接。 傳統方法于1995年提
曝黑洞吞噬恒星過程-星球瞬間“撕碎消失”
天文學家近日抓拍到黑洞吞噬恒星的過程 據外媒24日報道,天文學家近日首次抓拍到黑洞吞噬恒星的過程,這被認為是目前宇宙最神秘、最震撼的情景。照片中的黑洞仿佛魔鬼一般,一顆接近它的恒星瞬間被撕碎變成發光等離子體后消失無形。 報道介紹說,黑洞是一種引力極強的天體,就連光也不能逃脫。它就像宇宙中
黑洞真實質量被低估-應是前預測兩到三倍
新的模型顯示,位于星系中心的黑洞要比之前預測的重得多。(圖片提供:Tim Jones/得克薩斯大學) 天文學家在窺視銀河系附近的一個最大星系的“心臟”時發現,位于其中心的黑洞的質量是之前預測的兩到三倍,這也使它成為迄今為止在附近的宇宙中發現的最大黑洞。 天文學家在6月8日于加
韋布望遠鏡定格最遙遠黑洞合并事件
來自英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使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宇宙誕生后僅7.4億年,就有兩個星系及其大質量黑洞正在合并的證據。這是科學家迄今觀測到的最遙遠黑洞合并事件,也是首次在早期宇宙中探測到這種現象。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天文學家已在宇宙中的很多
《自然》:黑洞颶風橫掃星系
天文學家第一次觀察到由一個特大質量黑洞形成的巨大風暴。迄今為止,這一理論上的猛烈旋風伴隨著巨大的能量,以至于影響了周圍星系的形狀。這一發現將為研究早期宇宙的進化提供新的視點。 ? 天文學家觀測到由一個特大質量黑洞形成的遍及整個星系的風暴。(圖片提供:NASA/CXC/CfA/INAF/Ris
距地球最近一對超大質量黑洞現身
科技日報柏林11月30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的幫助下,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對超大質量黑洞。相關成果30日在線發表于《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 這對新發現的超大質量黑洞位于寶瓶座星系NGC 7727中,距離地球約8900萬光年,是迄今為
中科院: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公布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的消息連日來備受關注。來自共同參與這一重大成果的中國科學院的最新消息說,首張黑洞照片目前還在最后“沖洗”中,其問世已進入倒計時。黑洞的藝術家想象圖。(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供圖 攝 據介紹,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整,全球六地(
美衛星在相互碰撞星系中發現黑洞活動證據
?兩個含巨型黑洞螺旋星系碰撞過程。美探測器發現黑洞活動確鑿證據 北京時間6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天文學家近日根據“雨燕”衛星的長期觀測數據,發現了黑洞活動的確鑿證據。2010年5月26日,美國宇航局就“雨燕”衛星的最新發現發布了新聞簡報。這一發現將有助于天文學家解答數
韋布望遠鏡定格最遙遠黑洞合并事件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來自英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使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宇宙誕生后僅7.4億年,就有兩個星系及其大質量黑洞正在合并的證據。這是科學家迄今觀測到的最遙遠黑洞合并事件,也是首次在早期宇宙中探測到這種現象。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強磁風助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生長
包括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科學家在內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借助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發現了一種由磁場產生的強大旋轉風。他們認為,這種強風正是幫助位于ESO320-G030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生長的重要力量。而且,黑洞的生長和“嬰兒”恒星的生長都涉及類似過程。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