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能源所在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等項目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器團隊負責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劉愛驊等在基于木糖脫氫酶表面展示體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生物燃料電池是指以微生物或酶為催化劑,將生物燃料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較傳統燃料電池有如下特點:1)燃料來源廣泛,自然界的可再生有機物都可能作為燃料;2)反應條件溫和,可在常溫、常壓、中性pH值條件下進行;3)生物相容性好,可為植入人體的人造器官或生物傳感器提供能源。該團隊通過細菌表面展示技術構建酶的微型生物工廠,省去了酶生產過程中耗時、高成本的純化過程(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 84, 275-282)。 同時,該團隊基于細菌表面展示的木糖脫氫酶(bacteria-XDH), 通過優化條件,構筑了bacteria-XDH /聚亮燦甲酚蘭/多......閱讀全文
食用醋造氫氣 微生物燃料電池進展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近日發布報告稱,將食用醋和廢水中的細菌短時通電后,能產生干凈的氫燃料,可像汽油一樣用于驅動汽車。 賓州州立大學教授布魯斯?羅根(Bruce?Logan)介紹,這種“微生物燃料電池”幾乎可以將任何可生物降解的有機材料轉變為零碳排放的
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望走出實驗室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Bruce Logan的研究組正在嘗試開發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把未經處理的污水轉變成干凈的水,同時發電。無論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這項“一舉兩得”的技術都相當誘人。更誘人的是,據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網站消息,該項技術未來還可能實現海水淡化,成為
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成本低性能高
英國巴斯大學、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和布里斯托爾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采用廚余垃圾中典型成分作為有效催化劑的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體積小,價格低,但性能卻更強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電化學學報》上。 研究人員說:“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潛力從廢物如尿液中產生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梁禹翔: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翻倍
你能想象這發生在一個25歲小伙子身上嗎?就讀于浙江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梁禹翔,巧妙地借助太陽光輔助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的輸出性能,開發出了目前國際上該領域輸出功率最高、穩定性最好的光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9篇學術論文,授權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為該技術的工程化應用
哈工大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獲重要進展
在國家重大水污染專項課題和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的資助下,哈爾濱工業大學陳志強教授課題組在微生物燃料電池深度脫鹽和去除重金屬方面的研究日前取得重要進展。 該課題組的3篇相關研究成果《微生物燃料電池耦合膜電容去離子技術提高脫鹽效率的研究》《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同步脫
青島能源所在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等項目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器團隊負責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劉愛驊等在基于木糖脫氫酶表面展示體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生物燃料電池是指以微生物或酶為催化劑,將生
紙電極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更廉價高效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化學學會·能源通訊》雜志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用紙制造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極,與過去的方法相比這能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更為廉價和高效。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利用微生物來產生電能的裝置,一個重要應用場景是廢水處理,微生物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同時,還能產生電能。但目前所
未來生物燃料電池或使用混合燃料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美國研究人員表示,通過用細胞的線粒體取代酶分解和重建生物燃料中的纖維素分子,未來的生物燃料電池或將依靠各種生物燃料組成的能量“飲料”來工作。 科學家在美國化學學會的年會上展示了一款新的生物燃料電池模型。新電池不使用酶而使用細胞中的線粒體來分解燃
日本研究者試制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獲進展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 《參考消息》20日登載《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開發出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報道摘要如下:利用常見植物和微生物來發電的技術正受到關注。日本山口大學副教授阿齊茲·莫克蘇德開發出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利用芋頭、茄子等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來提取電力。它產生的電力能夠用來點亮小燈泡等,且
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望走出實驗室 可凈化污水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Bruce Logan的研究組正在嘗試開發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把未經處理的污水轉變成干凈的水,同時發電。無論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這項“一舉兩得”的技術都相當誘人。更誘人的是,據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網站消息,該項技術未來還可能實現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