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大發展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世界高度,繼“一帶一路”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議,是對傳統能源發展觀的歷史超越和重大創新,是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聯合國2015年后發展議程作出的重要倡議,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特大型電網企業,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倡議,是我們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歷史使命。 一、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大意義 面對國際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和世界能源發展新趨勢,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提出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中國倡議,內涵十分豐富,對于落實國家戰略、推動能源革命、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世界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意義。 (一)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帶一路”建......閱讀全文
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6]39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有關中央企業: “互聯網+”智慧能源(以下簡稱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
“互聯網+傳統行業”的發展模式已在各領域持續發酵,就能源互聯網來說,能源與互聯網的結合遠非只是技術的引進,未來推動能源行業發展的動力更多的是來自于互聯網思維與模式在能源行業中的疊加。 隨著“互聯網+”的升溫以及新電改的逐步深入,能源互聯網正在成為一個新熱點,不僅諸多上市公司在圍繞“能源互聯網+
面對未來的巨大市場,參與能源互聯網研究的單位涉及到傳統的智庫機構、能源局和工信部等部委機關,芯片公司、軟件公司、節能服務企業、能源企業等已經蜂擁進入這一領域,爭著搭上互聯網+的快車。 能源互聯網規劃在加速。據媒體報道,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工信部等參與制定的《互聯網+智慧能源行動計劃》文件,或將于
怎么理解能源互聯網? 能源互聯網按照字面的理解就是能源和互聯網結合在一起,那么按照我們生活中的理解意思是和網絡購物是相似的。大家在網上買東西時,只要下個訂單,就會有人把相應的產品通過物流渠道送貨上門,這可以理解為“消費互聯網”。其實,能源也可以有這樣一個網絡渠道去銷售和管理,像日常消費品一樣自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習近平同志指出,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源—網—荷—儲’協調發展、集成互補的能源互聯網”。能
能源互聯網作為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系統發展新形態,是互聯網理念、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的產物。 能源互聯網要實現最大程度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源開發利用效率的目標,涵蓋整個一次、二次能源的整個能源系統,實現各種能源的橫向多能互補,實現
未來能源電力行業的競爭將是由能源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形成的聯盟之間的競爭,比拼的不僅是電力裝機規模、電力輸送通道容量,還有消費者服務體驗,以及互聯網生態圈的規模。 對于能源企業來說,不管是不是情非得已,門口的“野蠻人”這次看來是真的要進門了。 阿里和騰訊爭相布局互聯網+,雙方的競爭已經有了一段
央廣網北京5月1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加速推進傳統產業與互聯網融合。國內能源互聯網的研究、實踐隨之升溫。目前,已有能源企業率先進行項目布局。按照國家能源局的安排,年內將出臺國家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現在,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由國家能
“能源互聯網其實就是通過將互聯網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結合,便捷地實現能源共享。”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國忱說,互聯網將給能源市場帶來巨大的變革,而新能源企業面對互聯網則比傳統能源企業占有較大優勢。 能源是每一個行業的基礎,而觸手可及的互聯網正滲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當開放的互聯
“在別人還在觀望之時,協鑫智慧能源已經穩步走在了整個能源互聯網的前沿,成為這一新興領域的領軍企業。”近日,在中國綠色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的“2016年能源互聯網與光伏微電網峰會”上,協鑫智慧能源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摘取“2016能源互聯網領軍企業”這一行業大獎。 能源互聯網先鋒力量
2017年是中國能源互聯網政策的落地之年。自7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公布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通知》以來,首批55個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已陸續開工。 這些剛進入“學步期”的能源互聯網項目背負著業界厚重的期待——重塑能源行業。那么,將被重塑的傳統能源行業又該如何應對能源
2017年是中國能源互聯網政策的落地之年。自7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公布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通知》以來,首批55個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已陸續開工。 這些剛進入“學步期”的能源互聯網項目背負著業界厚重的期待——重塑能源行業。那么,將被重塑的傳統能源行業又該如何應對能源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清潔發展的根本途徑,今后必將是金融業的投資重點,而且也會為金融資本帶來良好的投資回報。”這是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做出的判斷。他測算說,“到2050年,要實現全球清潔能源比重達到80%的目標,全球能源互聯網累計投資將超過50萬億美元。” 劉振亞是在1月21日于香港舉行
近日,為推進能源互聯網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發布了《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在中國能源改革持續推進的當下,《指導意見》的推出是否能夠推動能源行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又能否解決中國能源發展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能源改革推
2015年9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發展峰會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倡議提出以來,國內外熱議不斷。 全球能源互聯網到底意味著什么?實現的路徑在哪里?3月份的最后兩天,北京匯集了世界能源領域的各路精英,對此進行了探討。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制定的《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2月29日發布。《意見》提出,能源互聯網建設近中期將分為兩個階段推進,先期開展試點示范,后續進行推廣應用,并明確了10大重點任務。 《意見》說,“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
為培育新興能源業態,推動電力體制改革,以智能電網技術為支撐的中關村能源互聯網產業技術聯盟今天在北京成立。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北京市延慶區區長穆鵬等出席會議,并與發起單位代表共同啟動了中關村能源互聯網產業技術聯盟成立儀式。 該聯盟旨在積極參與“互聯網+”智慧能源行動計劃,通過技術創新和商業
2015年11月,中央明確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社會各界人士對供給側改革眾說紛紜。那么具體到能源行業,為何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又該如何開展? 為何進行能源供給側改革 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從刺激需求的“三駕馬車”談起,詳述了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轉向的起因,對供給側改革進行了明確的闡述
4月24日,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未來,通過建立“能源互聯網”,家里的汽車、電器、電腦、手機都將有一個IP地址,其用電量、碳排放指標都能被動態采集,最終呈現在我們的電腦或者手機APP上。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 創新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電機系系主任曾嶸介紹,研究院將建立“能源
2月2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以及工信部聯合下發《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以促進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促進能源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發展,推動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能源革命。《指導意見》提出: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儲存、消費及能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撰寫的最新專著《全球能源互聯網》3日在京首發。本書提出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屆時,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80%左右,成為主導能源,每年可替代相當于240億噸標準煤的化石能源,減排二氧化碳670億噸、二氧化硫5.8億噸,全球能源碳排放115億噸,僅為2
2月2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以及工信部聯合下發《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以促進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促進能源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發展,推動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能源革命。《指導意見》提出: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儲存、消費及能
7月6日,記者從超威集團獲悉,國家能源局官網日前對外公布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評選結果,其中,由超威集團、浙能長興發電有限公司、浙江省長興縣人民政府畫溪街道辦事處等共同承擔的湖州長興新能源小鎮“源網荷儲售”一體化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成功入選,成為全國首批入選的55個能源互聯
“國家能源局接下來將再召開會議,商議分組制定國家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確定目標、內容以及時間表等,6月份要把初稿拿出來,同時將成立中國能源互聯網聯盟。此外,國家還將制定專門的準入等相關標準。”在20日“電網發展與互聯網+”主題研討沙龍上,參與行動計劃制定的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曾鳴向《經濟
“十三五”期間,安徽將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建設創新型經濟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這對加快能源供給結構調整,建設更堅強、更智能、更綠色的電網體系提出了新的需求。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對安徽經濟社會發展、區域生態環境改善將帶來怎樣的變化?地方政府對全球能源互聯網又有怎樣的期待和要求?日前,記者就此
能源對人類文明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那么,在“互聯網+”的歷史大潮下,能源行業又將迸發出怎樣的活力呢?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行業態勢、政策動向以及重點上市公司三個角度切入,以期為廣大投資者展現一個全面直觀的印象。 今年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概念,推動移動
1月21日,在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融資高層研討會上,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表示,解決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實施“兩個替代”,擺脫化石能源依賴,實現清潔能源占主導。預計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聯網初步建成,累計投資將超過50萬億美元。 累計投資將超過50萬億美元 近兩年,國家電網多次強力推
30日在京開幕的2016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上,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發起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正式揭牌成立。這是中國在能源領域發起成立的首個國際組織,標志著全球能源互聯網由理念邁向了共同行動。 來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位能源大咖參與以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為主題的首次全球性盛會,將這一國際社會
5月28日,中國智慧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英特爾公司在北京下一代互聯網工程中心共同舉行揭牌儀式,宣布全球首家“智慧能源聯合實驗室”正式落成。該實驗室將在節能減排以及“互聯網+”的大趨勢下,探索實現能源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 成立儀式上,中國智慧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天地互連
作為首個由中國發起成立的國際能源組織,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自2016年3月成立以來,在國際合作、戰略研究、技術創新、項目推進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目前正在積極推進蒙-中-韓-日電力聯網工程等重點示范項目,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力互聯互通。 由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中國國家電網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