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導流雜交技術,提高雜交效率,簡化操作步驟,縮短雜交時間; ·高速熱循環系統,采用先進熱電制冷技術,快速加熱和冷卻; ·彩色LCD顯示器,可對雜交過程中的溫控變化進行實時監控; ·機械升降臺代替手工密封,實現密封自動化; ·壓力平衡系統,減少雜交過程試劑的損耗。......閱讀全文
·采用導流雜交技術,提高雜交效率,簡化操作步驟,縮短雜交時間; ·高速熱循環系統,采用先進熱電制冷技術,快速加熱和冷卻; ·彩色LCD顯示器,可對雜交過程中的溫控變化進行實時監控; ·機械升降臺代替手工密封,實現密封自動化; ·壓力平衡系統,減少雜交過程試劑的損耗。
醫用核酸分子雜交儀是一種用于臨床醫學領域的醫學科研儀器,于2017年12月25日啟用。 采用導流雜交技術,提高雜交效率,簡化操作步驟,縮短雜交時間; ·高速熱循環系統,采用先進熱電制冷技術,快速加熱和冷卻; ·彩色LCD顯示器,可對雜交過程中的溫控變化進行實時監控; ·機械升降臺代替手工密封,
1.通量: 系統可在1小時內處理1-32個樣本 2.起始樣品體積:20-1000μl 3.移液體積:5-1000ul 4.洗脫體積:25-200μl 5.核酸稀釋體積:最大至1000ul 6.采用磁珠分離技術,分離純化全過程在專門設計的吸液槍頭內完成,高產率高純度地分離純化核酸成分; 7.采用全
1、 進料單元方式:頂位進料,離心式與輥輪式二次成膜。為了保證高粘度物料成膜均勻,只具備單一機械成膜的測位進料方式不可接受 2、 進料單元:硼硅玻璃制刻度計量漏斗,容器體積500mL,雙夾套設計,用于導熱油加熱,帶有可交換計量針型閥。最高溫度可達200°C蒸發,實現脫氣目的 3、 成膜元件:
核酸探針根據核酸的性質,可分為DNA和RNA探針;根據是否使用放射性標記物的與否,可分為放射性標記探針和非放射性標記探針;根據是否存在互補鏈,可分為單鏈和雙鏈探針;根據放射性標記物摻入情況,可分為均勻標記和末端標記探針。下面將介紹各種類型的探針及標記方法。 分子生物研究中,最常用的探針即為雙鏈DNA
核酸分子雜交可分為液相雜交和固相雜交。1.液相雜交液相雜交是讓DNA探針和待測核酸在溶液中進行反應。在溶液中,待測核酸和探針均自由運動,增加了兩者結合的機會,因此液相雜交要比固相雜交快5~10倍。但液相雜交不易分離雜交體和游離核酸探針,常規應用不易。2.固相雜交固相雜交是先將待測核酸樣本結合到固相載
熒光定量核酸擴增儀是一種用于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學、藥學、中醫學與中藥學領域的分析儀器,于2017年12月8日啟用。 技術指標 溫控模塊:采用銀質半導體溫控模塊(半導體元件+Therma-Base氣液平衡層導熱技術) 模塊設計:所有樣本對應的溫控模塊一體化成型,不由獨立的多個小型模塊
這是最早用于性病診斷的重組DNA技術。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兩條核酸單鏈在一定條件下(適宜的溫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則形成雙鏈,此雜交過程是高度特異的。雜交的雙方是待測核酸及探針。待測核酸序列為性病病原體基因組或質粒DNA。探針以放射核素或非放射性核素標記,以利于雜交信號的檢測。 所謂
核酸分子雜交(簡稱雜交,hybridization)是核酸研究中一項最基本的實驗技術。互補的核苷酸序列通過Walson-Crick堿基配對形成穩定的雜合雙鏈DNA或RNA分子的過程稱為雜交。雜交過程是高度特異性的,可以根據所使用的探針已知序列進行特異性的靶序列檢測。
靈敏度:≤1kPa; 壓 力:相對誤差≤±2kPa; 加荷時間<1秒;位移傳感器:量程≥10mm, 分辨率≤1um;精度≤0.2%。 產品類型: 雙聯中壓(0-1600kPa), 雙聯高低壓(0-800kPa、0-320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