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評價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要參考,大學排行榜一直備受教育界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盡管各類大學排行榜存在許多爭議,但是這些排名對認識大學、了解大學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目前,國際關注度和認可度較高的綜合排行榜包括QS、THE、ARWU和US News等四個排行榜。 小編今天統計泰晤士高等教育(THE)近三年發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看看國內高校的發展情況。 2017年-2019年9月份,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分別發布當年度的世界大學排行榜,進入榜單的高校逐年增加,2017年有1102所、2018年有1258所、2019年有1396所;同時,中國內地上榜高校從2017年的63所,2018年的72所,到2019年的81所高校。 從統計結果來看,清華大學近三年來國際排名逐步上升,從第30名上升到第23名,位居國內高校首位;北京大學僅次于清華大學,最新國際排名為第24名,相比上次排名上升6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浙江大學三......閱讀全文
武書連主持的《2012中國大學評價》課題2011年11月結稿。 浙江大學以209.62分蟬聯冠軍。支持浙江大學蟬聯2012綜合實力冠軍的主要指標依然是該校的學術影響力:在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的5年零6個月的評價跨度時間內,浙江大學國內外論文他引(即排除作者自引后的引用,以
6月15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GDI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2020)”(下稱“2020學科榜”),通過科學研究指數、人才培養指數、學科聲譽指數和二次評估指數四大一級指標科學評價516所院校藝術類學科外的90個學科。 “2020學科榜”評價體系以前瞻性和引領性為目標,已
四川大學首次進入前十名 1月2日,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正式發布了《2008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北京大學超越清華大學榮登“2008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降至第2名;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仍列第3和第4名,其中四川大學首次進入前十名。 《2008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由中國校友
雙一流建設以來,眾多高校摩拳擦掌,大力建設優勢學科、發展特色學科,推動學科整體實力提升。2020年是第一輪“雙一流”建設周期收官之年,中國高校在學科建設上成效如何?基于5月15日發布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本文從中提取了學科水平模塊的排名。 排名方法 學科水平是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
6年前的2013年,徐飛剛剛就任西南交通大學校長。是時,該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大學國際化評價研究中心主任閆月勤正在領導團隊,編制我國首份大學國際化排行榜(以下簡稱“排行榜”)。當榜單編訂完成,閆月勤邀請徐飛出席發布會時,徐飛一口答應。 此后的6年間,西南交大高教所每年都會發布當年的排行榜,而
10月28日北京時間下午5點,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學科排名公布。 泰晤士世界大學學科排名(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涵蓋工程技術、理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教育學、臨床前期與臨床健康、商業與經濟、法學、社會科學、藝術與人文、心理學
北京時間2月19日零點,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2020年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來自中國大陸的高校連續三年在該排名前10名中占據7席。 清華大學蟬聯新興經濟體大學排行榜首位, 北京大學連續兩年排名第二位。 保持前10位的7所大學分別為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
QS發布全球300強,清華位列第三 11月23日,QS發布了“2017年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 ”(QS Graduate Employability Rankings 2017)。來自全球各國的300所大學上榜,其中,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以及清華大學位列前三甲。 進入前10強的大學還包括
在我國近3000所高校中,中央部委直屬高校僅有百余所,其中教育部直屬管理的占了大部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實力較強、學科特色鮮明。 當然,在為數眾多的地方所屬高校中,也有一些表現極為亮眼的高校,它們的實力甚至遠超很多部屬高校。這當中,深圳大學絕對值得一提。 起源:改革基因與“深圳速度”
記者9月20日獲悉,由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科教評價網等單位聯合研發的《2010年中國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于日前公布。在中國高校研究生教育競爭力排行榜前10強中,北大位列第一、武大位列第六、華中科大位列第九。&nbs
繼今年8月發布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之后,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今日正式發布了2014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四次發布。 排名前十中,清華大學(北京)第四年蟬聯榜首,清華大學(新竹)和臺灣大學分列二三。香港科技大學取代香港大學,繼2012年后重新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 “雙一流”以學科為資助主體,每5年調整一次名單,39所985大學+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選”! 1、原“985工程”高校
上海軟科于11月28日正式發布了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九次發布。該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百強研究型大學。2019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果 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繼續保持第二名,香港
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第七屆亞洲大學排名,中國大學首次領跑。清華大學打敗了連續3年第一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在2019年亞洲大學排名中名列第一,這要歸功于其教學環境得分的大幅提升,以及其引文影響和國際展望得分的大幅提升。尤其是在研究領域,包括數量、收入和聲譽,清華大學的得分位居全球第6。此前一直占據榜首
2013年4月11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刊登首期亞洲大學排名。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的首期亞洲大學排名中,日本以前100強院校入圍數量最多且東京大學位列第一的驕人成績,排名第一。 臺灣以17所院校入圍的成績位列第二,中國大陸共有15所院校入圍,居第三位。 日本的桂冠地位面臨著多個國家的挑戰
今晨(26日),作為全球四大大學排名系統之一,擁有15年歷史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最新發布2018“中國最好大學排名”。除我國港澳臺地區外的實力最強的600所內地大學“排排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位列三甲,總分分別是95.3分、78.6分、73.9分。 百強之中“雙一流
2020年8月15日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于2020年8月15日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9,北京大學名列第49,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分別位居全球第58和第6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77年恢復高考后哪些大學培養和造就兩院院士校友人數最多?哪些大學挺進全國10強 ? 2016年全國高考成績已揭曉,為了給全國考生和來華留學生挑大學、選專業、填志愿提供報考指南,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16中國大學教
11月1日,軟科發布2018“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排名榜單包括93個一級學科,共有460所高校的4999個學科點上榜。北京大學是在各學科中奪冠最多的高校,共有14個學科名列榜首。清華大學緊隨其后,在12個學科中摘得桂冠。中國人民大學有6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中國農業大學有4個學科位列全國第一。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表聲明:依法終止了 234 個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并公布了詳細的名單。 在234個被終止的項目中,英國有60個,涉及的學校有華威大學、利茲大學、佩斯利大學、倫敦城市大學等; 澳大利亞有45個,包括澳洲八校,南澳大學等。 美國也有25所大學受影響,佐治亞理工
近日,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建設點評選結果公布,共認定首批405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包括中央部門所屬高校1691個、地方高校2363個),同時確定了62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雙萬計劃”意為教育部計劃在2019~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6月10日,QS教育集團正式發布了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共有83所高校上榜,包括內地高校51所,港澳臺地區高校32所。 中國大學的總體排名情況已經連續數年呈上升趨勢,今年再度刷新了榜單。 大學排名 ,作為大學評價中呈現方式最直接,最易解讀和理解的評價方式之一,自面向大眾發布的那一日起,便
2019年12月27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正式公布《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2020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各類型最好大學排名等榜單,報告將由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報告
將目前中國各大高校中設置的所有學科進行劃分,將會得到13個學科門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和藝術學。 中國的2900余所高校,幾乎每一所高校都在這13個領域中各有所長。而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就是學科實力的最好證明。 學科評估以一級學
8月15日,2018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51所大學上榜,較去年增加6所。清華大學在中國內地排名最高,位列全球第45名。北京大學從去年的71名上升至今年的57名。浙江大學今年首次躋身全球百強,排名居全球第67位。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
8月15日,2018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51所大學上榜,較去年增加6所。清華大學在中國內地排名最高,位列全球第45名。北京大學從去年的71名上升至今年的57名。浙江大學今年首次躋身全球百強,排名居全球第67位。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世界大學排名作為能方便大眾直觀判斷大學發展水平的排名榜單,備受社會關注。 近期,青塔匯總了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 中,中國內地高校上榜情況。 并在2016到2020這一建設周期內,對國內高校在三大國際榜單上的排名進步位次做了統計
▲ 2019年,以中國內地機構為第一完成單位的中國科學家在Cell Press旗下20種研究類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共557篇,而在2014年僅為107篇。 ▲ 中科院所屬研究機構和重點高校發表的論文占很大比例,兩者相加占發表論文總數量的95.3%。 ▲ 中國內地高校增速明顯,2019年發表論文數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批準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終止的通知》,依法終止234個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名單已在教育部門戶網站公布。這不僅是近年來完善和創新中外合作辦學監管方式的重要成果,也突顯了在中外合作辦學領域堅決推進淘汰更新,優化升級的政策導向。截至2018年6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
9月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發布了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牛津大學連續五年位居榜首,斯坦福大學排名第二,英美兩國高校繼續在前200強中占據主導地位。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位居第20名和第23名,包攬亞洲前兩名。中國內地上榜的高校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