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龍崗區政府及相關機構的支持和指導下,深圳市低碳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龍崗坪地國際低碳城召開。來自首批聯盟成員單位及相關企事業的專家代表共約20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低碳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是由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深圳賽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以及深圳市計量和質量檢測研究院等多家單位組織籌備的。該聯盟將致力于凝聚低碳技術企業、研究機構、行業組織、標準機構、檢測機構以及認證機構等多方資源,傳播低碳理念,創造低碳戰略與標準化的有機融合,解決低碳領域所面臨的重大共性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構建適應市場、技術領先、需求導向、優勢顯著的“低碳技術創新體系”。低碳技術創新聯盟的成立,將搭建政府、研究機構和企業間交流合作平臺,為加快深圳市產業結構的低碳轉型,提高深圳市在低碳標準領域的影響,并助力深圳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搶占戰略制高點。 聯盟成立大會授予深圳市標準技術研......閱讀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時值2014年全國低碳日“低碳中國行”主題活動期間,“綠色低碳發展城市智庫網絡”于近日在“第二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上宣布正式成立。 “希望‘綠色低碳發展城市智庫網絡’服務于低碳城市試點工作,服務于碳交易試點工作,服務于中國低碳發展宏觀戰略研究,為建設綠色低碳美麗中國做出貢獻。”國家發改委應對
發改委確定在廣東遼寧等5省和天津重慶等8市開展低碳試點 發改氣候[2010]1587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開展 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去年11月國務院提出我國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后,各地紛紛主動采
12月13日至15日,籌備已久的第一屆深圳國際生物科技創新論壇暨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133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其中海外企業共有34家,占展商總數的25.6%。 “如何應對生物信息帶來的大數據的挑戰?”在這個平臺上,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主任劉光明在
簡介:日前,由清華大學氣候政策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2012年《低碳發展藍皮書》發布會暨第二屆中國低碳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日前,由清華大學氣候政策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2012年《低碳發展藍皮書》發布會暨第二屆中國低碳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與會專家研討了中國
這幾天,讓上海某能源企業的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主管李彤最煩心的事情,莫過于投資逾千萬元的減排項目CDM咨詢、報批工作,至今仍沒有實質性進展。 這樣的窘境,是很多企業在碳減排工作中都會面臨的。事實上,周期長、費用貴、數量大的高門檻,將絕大多數企業擋在了碳減排大門之外。 上海環境能
記者近日從權威部門獲悉,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交通運輸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正在密集調研和論證,醞釀出臺一攬子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其中將重點抓好工業、建筑、交通和公共機構、城鎮化等重點領域的節能,發展一系列低碳產業。 據估算,“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近日,記者從國家認監委獲悉,《國際背景下我國重點行業碳排放核查及低碳產品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以下簡稱“碳二期”項目)預計于2016年完成。通過該項目研究,將建立我國重點行業碳排放和碳減排核查技術體系,推動低碳產品認證制度的實施,從而促進相關行業和企業在能源構成、工藝技術、資源綜合利用等
三、懇談會 21日晚,低碳中國論壇首屆年會“低碳產業發展與合作高層懇談會暨冷餐酒會”在北京大成路九號舉行。來自各城市的領導、海內外企業嘉賓、主流媒體記者應邀參加。 中國低碳網陳嘉佳主持活動 廣元市市長馬華介紹了廣元市低碳重建的成績,并盛邀企業家們到廣元投資發展。拜耳大中華區
“走低碳發展道路是石化企業的必然選擇。目前中國的碳市場剛剛起步,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2015年全國碳交易市場將建成,國際市場也可能在2015年迎來轉機,未來低碳對很多石化企業來說,或是一道‘生死門檻’。碳交易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石化企業應更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用市場化手段有效降低
■ 數字 我國是最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國家之一。據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投資將達2.3萬億元人民幣,可再生能源投資將達1.8萬億元,高效節能技術與裝備市場占有率將由目前的5%提高到30%,前景廣闊的綠色低碳市場為企業戰略轉型提供了重要機遇。 據統計,2006—20
深圳市低碳產業投資商會正式揭牌,前日下午在深圳舉行第一屆理事會暨揭牌儀式。據悉,該商會旨在通過“產業+金融”的創新模式,成為城市實現低碳目標的伙伴性商會。 深圳市低碳產業投資商會由中國科技開發院作為主要發起單位,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能源學院等多家產學研機構、龍頭企
■本報記者 王佳雯 在近日召開的中歐碳市場對話與合作項目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稱,中歐碳市場合作項目第一期已經取得圓滿成功,其直接成果便是中國全國碳市場的啟動。 自2015年中國在巴黎氣候大會做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值&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試點地區全面完成現有排污單位的排污權核定。在近日舉行的“2014年中國低碳發展戰略高級別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透露,全國統一碳市場計劃于2016年運行。 此前國務院公布了關于《中
國家發改委2011年10月29日下發通知,批準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和深圳7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要求在2013年啟動碳交易試點,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場雛形。據發改委相關人士表態,今明兩年國內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或試點市均將陸續上線,這也意味著中國碳排放權交易的“市場版圖”
內容提示: 中歐碳排放交易高層論壇近日在北京召開。會上,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將在2016年啟動全國碳市場。全國碳交易市場初步將納入5+1個行業(電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和航空服務業)的年排放量在2.6萬噸以上的企業,碳排放交易量可能涉及30億~40億噸。 全國需要多少碳交易機構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碳排放量也大幅增加,與此同時中國肩負起相應的責任。作為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國家,中國越來越擔心能源安全、能效和競爭力的問題。 2012年1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湖北省、深圳市獲準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以逐步建立國內碳排
“觀能源業界風云變幻,為經濟決策提供參考”,這是《經濟參考報·能源周刊》自2004年初創刊以來所堅守的理念。每到年終歲尾,我們總要駐足回望,對即將過去的一年間中國能源界所發生的重大事件進行梳理,并邀請多位業界專家,評出年度能源十大新聞。 “2013年中國能源十大新聞”,是《經濟參考報·能源周刊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意味著從行政指令式的、經濟補貼式的節能減碳政策,逐漸轉化成基于市場機制的節能減排政策。 11月25日,在波恩氣候變化大會落幕后的第二個周末,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碳市場管理部主任張昕在2017全國低碳技術大會上釋放出重要信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暫時不用承擔強制碳減排義務,但從中央政府的政策到各地方政府積極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所不難看出,碳交易在中國已漸行漸近。不過,在全國性碳交易規則缺失的情況下,各地方政府搶先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所很可能帶來標準不統一、交易量低迷以及買家嚴重缺失等問題。 碳交易漸行漸近 歐盟
1月18日晚,中源協和公告擬以1億元自有資金對華大前CEO王俊等人創辦僅3個月的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后者目前被估值50億元。是什么原因,讓暫未營收的新公司獲得了高達577倍的溢價?華大基因王俊離職,注冊千萬創辦“碳云智能” 10月27日,華大基因董事合伙人王俊離職華大基因后的創業
“中國七省市的碳交易試點在2014年將繼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覆蓋7億噸碳排放。”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氣候組織和中央財經大學撰寫的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融資策略》報告近日發布,并作出上述預測。 廣闊的市場前景就在眼前,中國的碳交易也正掀開神秘頭紗愈行愈近。截至目前,全國
國家發改委19日宣布,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此前,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 氣候變化是全世界都關注的話題,碳排放交易也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面對2030年碳強度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標,中國要建一個什么樣的碳排放交易體系
放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正成為一項緊迫而日益重要的任務。但對于二氧化碳排放數據報告的認識水平,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教授認為,各國存在一定差異。“不少發達國家和地區已建立了較完整和準確的排放數據報告和核查體系,但多數發展中國家尚未建立,甚至有些企業從未聽說二氧化碳排放核算這件事”。
英國總領事摩根在中山講堂分享自己的環保理念。 英國駐廣州總領事摩根Consul's Words 在廣州的領事圈中,英國總領事摩根是環保低碳的熱門人物。除了在多個活動中分享自己的環保意識,他還在積極
綠道的建設,給市民帶來休閑、健身福利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培養了他們綠色低碳出行理念。魯力 攝 上月,一場籌備多日的會議在市民中心內召開,來自深圳市發改委、財政委、規劃國土委、水務局和城管局等多部門負責人與市領導一起聽取了深圳市人居委所作的深圳市總體環境形勢分析報告。這是市政府首次
質檢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在官網上發布了《質量監督檢驗檢疫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推進質量強國戰略的頂層設計方案,描繪了質檢事業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十三五”期間,質量強國建設將加速推進,質量總體水平將明顯提升,質量安全監管將更加有效,到20
2011年,是深圳的大運之年,也是創造“深圳質量”的開篇之年。作為中國一流的綜合型檢測機構,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在為政府綜合管理與行政執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的同時,大膽創新,傾力打造“測試、認證、培訓、咨詢”四大技術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涵蓋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專業服務,推行“一個標準,一次檢測,
為應對氣候變化這一人類面臨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我國已經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全面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戰略,將其作為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機遇,同時承擔與自身責任和能力相符的國際義務。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包括行政手段、市場手段、技術標準、宣傳教育等,當今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均是根據各自的溫室氣體
中新網深圳8月15日電 (李祝君 姚操鐸)深圳市政府常務會議15日下午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深圳市公共機構“十二五”節能工作三年行動方案(2013-2015年)》,強調深圳仍將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推動節約型社會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據此方案,到2015年,深圳市公共機構基本能耗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