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凱旋
本報青島7月16日訊(記者廖洋攝影報道)今天,搭載中國自主研發的“蛟龍”號深潛器的“向陽紅09”船順利抵達青島。 據“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介紹,“向陽紅09”船6月3日自江蘇江陰起航奔赴馬里亞納海溝執行海試任務,為期44天。“蛟龍”號共完成6次下潛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成為世界下潛最深的載人潛水器。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長劉心成介紹說,“蛟龍”號將在3年左右的時間里進駐位于青島即墨的中國國家深海基地。 然而,“向陽紅09”已經有34年船齡,噪聲大,作業甲板高,工作條件和環境有限,而且潛器存放、維護和保養的國家深海基地還未動工建設。對此,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金建才表示:“未來3至4年宜進行試驗性應用,在此期間,應盡快推進‘蛟龍’號工作母船的建造。”......閱讀全文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凱旋
本報青島7月16日訊(記者廖洋攝影報道)今天,搭載中國自主研發的“蛟龍”號深潛器的“向陽紅09”船順利抵達青島。 據“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介紹,“向陽紅09”船6月3日自江蘇江陰起航奔赴馬里亞納海溝執行海試任務,為期44天。“蛟龍”號共完成
蛟龍號創載人深潛記錄 最大下潛深度7020米
來自“蛟龍”號海試陸基保障中心的最新消息, 6月24日,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試驗海區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最新記錄,首次突破7000米,達7020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的歷史記錄,這也是世界同類型的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 6月24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
七名蛟龍號潛航員獲得“載人深潛英雄”稱號
昨天(5月17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載人深潛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當天,中國載人深潛表彰大會舉行,7名“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潛航員獲得“載人深潛英雄”稱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團隊獲得“載人深潛英雄集體”稱號。
中國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本月10日赴南海執行任務
6月5日下午14時,“向陽紅09”船緩緩駛離青島市母港,前往江蘇江陰,在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后,于本月10日正式起航,前往南海和太平洋執行“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任務。 據悉,“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分為3個航段。第一航段調查任務開赴南海特定海域;第二航段預計7月中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因天氣原因推遲下潛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昨天(6月11日)抵達預定深潛海域——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受熱帶氣旋影響,原定今天進行第一次下潛將推遲到14號左右。 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現在海況怎么樣啊? 現場總指揮劉峰:低壓中心將會在今天晚上到明天嚴
我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最大潛至5188米
7月28日12時許,我國第一臺自主研發、自主集成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完成歷時9小時14分的5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試驗后重新出現東北太平洋海面。“蛟龍”號深入5000米海底,說明其已經具備在全球70%海域下潛的能力。 “蛟龍”號在本次下潛中進行了坐底、海底照相和聲學地形測量及取
蛟龍號沖擊5000米深潛因海況不佳被迫取消
據中央電視臺消息,因天氣原因,“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原定今日(7月22日)進行的第二次下潛試驗被迫取消。根據預定計劃,“蛟龍號”潛水器今天將下潛沖擊5000米深度。 中國載人深潛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稱,因天氣惡化情況比預計要早,不得不取消原定計劃。劉峰表示,將預計用3天時間,對設備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進行七千米級海試首次下潛試驗
北京時間6月15日7時,3名試航員乘“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開始進行7000米級海試第一次下潛試驗。這是試航員崔維成進入“蛟龍”號(6月15日攝)。 這是參加第一次下潛試驗的三名試航員,從左到右為崔維成、葉聰、楊波(6月15日攝)。6月15日,試驗中的“蛟龍”號被吊起準備入水
“蛟龍”號首潛海底熱液區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3日在西南印度洋下潛,這是我國載人潛水器首次到海底熱液區下潛作業。 海底熱液區由海底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帶噴出的高溫液體形成,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其中的熱液硫化物是目前日益受到國際關注的一種海底礦藏。海底熱液區是“蛟龍”號從未去過的特殊海底地形,生物環境和地形比之前考察的多
記“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的深潛人生
2012年6月3日,江陰蘇南國際碼頭。 一聲綿長的汽笛在空中回蕩,承載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緩緩駛離碼頭,96名參試人員向岸邊揮手道別。繼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級海試后,這條海洋調查功勛船將奔赴地球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的南端,向我國首次載人深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