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200萬/項!又一批國自然項目初審結果公布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正式公布了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共有188個項目通過初審。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ISF)于2007年10月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和之后達成的合作共識,2021年雙方將繼續共同資助合作研究項目,支持兩國科學家開展實質性的創新研究與合作。 (一)資助領域 申請人可在以下領域范圍內自主選題,開展創新性科學研究合作: 數學、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納米科技、計算機科學 (二)資助規模 資助計劃為35項左右,NSFC資助直接費用不超過200萬元/項,包括研究經費和合作交流經費等。ISF向以方科學家提供對等資助經費。 (三)資助期限 資助期限為3年。 經過公開征集,共收到中以(NSFC-ISF)合作研究項目申請194項。經初步審查并與以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188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目公布如下:序號科學部編號......閱讀全文
國自然研究熱點—eccDNA的前世今生
2019年11月,頂尖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和《Cell》相繼發表了關于染色體外環狀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eccDNA)的重要研究,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癌基因的傳統認知,同時也迅速引爆了整個生物醫學界,一時之間,將人們的目光都吸引到這個科研界的新寵
過完年,別忘了還有國自然呢!
???????? 大過年了,可千萬別忘了還有國自然呢!這基本上就是時下最惡毒的拜年方式了。 “國自然”的全稱自然不是“國家自然保護區”,而是“國家自然不會痛痛快快出錢給你搞科學基金”。要中國自然自然不容易,但如果要讓自己的國自然在一審就被槍斃,那基本上還是比較容易的。 只要做
國自然研究熱點—eccDNA的前世今生
?1. eccDNA為什么火?它到底是何方神圣? 2019年11月,頂尖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和《Cell》相繼發表了關于染色體外環狀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eccDNA)的重要研究,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癌基因的傳統認知,同時也迅速引爆了整個生
2022年國自然指南擬發布時間公布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機關服務中心印發了關于《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征訂的通知。在該通知明確,《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預計于2022年1月中旬正式出版,屆時將以電子和紙質兩種形式同步刊出。 與以往征訂有區別的是,22年的紙質版《項目指南》擬分為上下兩冊(套
2018國自然標書撰寫全攻略
今天已經是2018年1月23日,到2018年3月初,2018年NSFC只剩1個月就提交了!為何說是只剩1個月呢?請大家仔細看看: 首先,我們來看看基金委去年的要求: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2017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工作自2017年3月1日開始,3月20日16時截止
國自然研究熱點——eccDNA的前世今生(一)
1. eccDNA為什么火?它到底是何方神圣?2019年11月,頂尖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和《Cell》相繼發表了關于染色體外環狀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eccDNA)的重要研究,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癌基因的傳統認知,同時也迅速引爆了整個生物醫學
國自然研究熱點——eccDNA的前世今生(二)
(3)?形成特征早期的研究發現eccDNA是基因擴增的產物,是基因組不穩定性的一種表現形式。腫瘤基因擴增往往以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染色體上進行基因的擴增,另一種則是形成eccDNA。目前關于腫瘤中eccDNA的形成機制還沒有定論。早期的研究認為短重復序列是介導eccDNA形成的因素,主要通過基因重組機
官宣|2024年國自然改革多項舉措
12月18日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改革舉措。 其中明確:取消面上項目連續兩年申請未獲資助后暫停一年申請的限制。 取消面上項目、青年基金和地區基金不允許博士后研究人員變更依托單位的限制。更多具體改革舉措詳見下圖:
重磅:2023年國自然項目申請時間公布!
1月10日,基金委官網發布了《關于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公布了2023年國自然項目申請接收時間等相關事宜。關于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
國自然放榜后,這些評審意見怎么讀?
每年都有超過80%的人申請國自然失利,放榜后也是哀嘆聲遠大于歡呼聲。看完評審意見后,中了的人一聲歡呼就跑去游山玩水了,沒中的人則反復把評審意見翻了個底朝天,恨不得拿個放大鏡在每個字眼筆畫里找答案——為什么沒中?沒中的原因到底在哪? 沒中的朋友們不要氣餒,不要挫敗,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看看評審意
國自然進入函評階段!評審專家解析!
一年一度的國自然函評已拉開帷幕。 按照往年的情況,多數學部的杰青、優青等項目已經開始函評,甚至有的學科函評已結束。一般人才類項目函評會在5月下旬之前全部結束。 關于函評的過程和函評專家的情況,學者都非常關心,本文省略了形式審查之前的部分,重點關注函評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國自然評審流程)
國自然研究熱點——eccDNA的前世今生(三)
小編在這兒也給大家整理了eccDNA表達譜的研究思路,如下圖。?(2)生物標志物eccDNA優于線性DNA的生物穩定性以及獨特的分子結構特征,為迅速發展的無創活檢道路增添了新的方向,如果有較多的臨床樣本,它非常適合做生物標志物的研究。下面這篇文章是eccDNA在液體活檢方面探索的先驅文章,小編帶大家
《自然》選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時間凌晨1點,《自然》雜志發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這篇新聞特寫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號"Nature自然科研”同時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國科學之星》。 從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經科學,中國的頂尖研究者們正在發揮巨大的影響——并提升
2023年國自然各學科不予資助內容
《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已發布。指南“科學部資助領域和注意事項”部分明確提出了各學科資助范圍、優先資助領域和不予受理的內容,需要特別關注,部分學科在指南上明確的提出了不予受理內容,這些雷區千萬別去踩。 整理匯總如下: 一、數理科學部 數學科學處 數學(A01~A06 )
多所高校公布國自然立項結果,創造歷史!
8月24日,國自然基金委正式發布《關于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根據公告,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資助面上項目20321項、重點項目751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74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2879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30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國自然主任竇賢康發文:重塑科研生態
今日,國家基金委黨組書記、主任竇賢康在紅旗文稿發表重要文章《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 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夯實根基》。 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礎研究,把創新擺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自立自強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4.5億!頂尖高校,國自然獲批結果公布
據武漢大學消息,為做好學校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工作,充分宣講2022年度基金項目深化改革舉措,1月7日下午,武漢大學召開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動員大會,副校長李建成,各院系和科研單位相關負責人、科研管理人員和科研人員出席會議。會議形式為線上線下相結合。 會上,科學技術
國自然申請6大誤區,別再“踩雷”了!
又到了申請國自然的時期。 每年總有80%以上的勇士被國自然難倒,尤其是“新人”。過了的本子自然是好本子,但是沒過的本子也能成為成功的墊腳石! 青塔學術特搜集總結了塔友們“踩過的坑”,供大家討論參考: 誤區一:預期成果寫得越高,越容易中 青基研究成果按面上方向預期,面上按重點方向預期,這都
國自然發文:已公布這些會議評審專家名單!
國自然目前已經進入了會評季,各學部紛紛公布各類項目的評審專家。近日,信息學部又公示了一批會評專家名單,共計51人。截至目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已有三大學部公布部分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共計160人,其中: 信息科學部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會議評審專
30萬/項!國自然“博士生基金”來了
以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資助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任職的教師和研究人員,在校學生無資格申請。從2023年開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部分高校試點資助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9月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次試點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資助優秀本科生。首批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大等八所試點高校,第一批獲資助的
國自委:又一批國自然基金擬立項名單,最高300萬/項!
6月2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示了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瑞典研究理事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共有24個項目擬獲立項。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瑞典研究理事會(VR)簽署的合作協議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21年雙方將共同資助跨學科合作研究項目,以促進兩國科學家之間的
單項300萬經費!2020國自然與聯合國環境署項目指南公布
一、項目背景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達成的共識,雙方將共同資助雙方科學家開展合作研究,并特別關注與非洲和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通過優勢互補的聯合研究,統籌推進NSFC“一
《自然》雜志選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時間凌晨1點,《自然》雜志發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這篇新聞特寫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號"Nature自然科研”同時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國科學之星》。從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經科學,中國的頂尖研究者們正在發揮巨大的影響——并提升著他們的
2018國自然研究熱點一:環狀RNA研究深度剖析
1.環狀RNA為什么火?它到底是何方神圣? 2013年兩篇Nature[1][2]文章的出世,徹底顛覆了我們對RNA的傳統認知,同時也迅速引爆了整個生物醫學界!經過嚴格統計匯總后,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金獲批的項目中環狀RNA研究相關的項目總數高達176項,其中有兩項杰出青年基金,一項優秀
這7個原因直接導致國自然初審不予受理!
2月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科學基金培訓系列視頻,總結了2022年集中接收項目申請初步審查不予受理的主要原因。這對于2023年國自然申請具有“前車之鑒”的意義!決定不予受理的項目共1569項,占項目申請總量的0.53%。不予受理項目主要集中在: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90項)、面上項目(422項
國自然最新熱點外泌體,你-get-到了嗎
1、 外泌體已成為生命科學/基礎醫學研究一大熱點2018 年國自然基金評審結果已塵埃落定,其中醫學科學部共計有 9830 項獲得了基金委資助。從數據來看,熱門的幾個方向依然火熱:外泌體、非編碼 RNA、表觀遺傳、腸道菌群、m6A、CRISPR/Cas9 技術等,其中,涉及到外泌體的研究項目 401
國自然聯合基金項目會評專家名單公布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葉企孫”科學基金、黃河水科學研究聯合基金、鐵路基礎研究聯合基金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丁銳、丁云杰、丁希侖、丁勁、丁虎、丁國如、丁建東、丁建寧、丁貴廣、丁曉峰、丁愛
國自然|-2020“中歐人才項目”初審結果出爐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共同資助“中歐人才項目”,支持中國研究人員赴歐盟開展研究訪問。經公開征集,我委共收到40項申請,經初步審查并與歐方協商,確定39項申請通過初審,現將通過初審的項目申請公布如下:序號科學部編號項目名
國自然最新熱點外泌體,你-get-到了嗎?
1、 ?外泌體已成為生命科學/基礎醫學研究一大熱點2018 年國自然基金評審結果已塵埃落定,其中醫學科學部共計有 9830 項獲得了基金委資助。從數據來看,熱門的幾個方向依然火熱:外泌體、非編碼 RNA、表觀遺傳、腸道菌群、m6A、CRISPR/Cas9 技術等,其中,涉及到外泌體的研究項目
國自然評審:好本子的摘要,遵循這一“公式”!
隨著2022年國自然基金申請指南發布,相信速度快的網友已經寫完初稿,在做內容和格式上的優化了。 今天我們匯總了一些國自然項目評審人喜歡的本子內容呈現方式,供大家參考。 “好的摘要,是有公式的” 評審專家劉慶生說,“以我多年國自然評審經驗來說,一份好的國自然基金申請書,首先要有過硬的‘項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