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室獲悉,近期北京將有可能出現2次空氣重污染,根據環保專家建議,京津冀部分地區提前啟動實施進一步的應急減排措施。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國氣象局、六省(區、市)空氣質量預警預報中心及現場專家會商預測結果,11月4至5日和8至11日可能發生2次明顯不利氣象條件,從而影響空氣質量達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4至5日污染過程因受偏南風為主作用,污染物將沿太行山東麓一線向北京地區輸送;8至11日污染過程因受偏東風轉偏南風作用,污染物將自東向西、向北輸送。 環保專家建議,京津冀部分地區在嚴格落實APEC會議空氣質量保障方案各項既定措施的基礎上,還應提前啟動實施進一步的應急減排措施,特別應嚴格控制高架源(如燃煤電廠等),確保達標排放,并盡可能采取限、停產措施,減少污染物積累,減緩空氣污染加劇速度。 針對上述情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經研究決定,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分......閱讀全文
珠三角出現區域空氣重污染Ⅱ級響應時,公務車強制停駛15%;若遇I級響應,停駛比例加大到30%……昨日,醞釀已久的《珠江三角洲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預案》)在廣東省環保廳網站公布,并征求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成員等單位意見。據悉,書面意見將于本月15日反饋省環保廳。
環境保護部2月24日組織召開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應對學術交流會,這是繼1月22日召開京津冀區域燃煤散燒污染控制與管理技術交流會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趙英民表示,舉辦這次會議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有關重污染應急批示要求和在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的一項科技
10月27日夜間到28日上午,北京北部的昌平、密云、懷柔、延慶等區域空氣處于5級重度污染,中心城區及南部的房山、大興、豐臺、通州、亦莊等區域處于6級嚴重污染。 近來,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各地紛紛制訂、修改、完善相應的污染應急預案。 冰城哈爾濱日前遭遇重度霧霾天氣,相關部門表示正在進一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采取強有力的應急管理措施,減緩重污染程度。 《指導意見》緊緊圍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關于“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的要求,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應急準備、做好
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歷時9個月,在充分調研、征求行業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全面了解鋼鐵、焦化、玻璃、水泥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特征,結合《河北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要求,日前編制完成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編制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為國內首部針對鋼鐵
北京 機動車單雙號限行 10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預案》中規定,出現最高等級的空氣污染紅色預警時,北京將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全市公務用車在單雙號行駛的基礎上,再停駛全部公務車輛的30%。 應急等級:將空氣重污染由輕到
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市調研時指出“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加強區域預警聯動和監測信息共享”。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給環保工作,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加強空氣重污染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施行的重
10日,北方多地再次霧霾籠罩。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等城市出現中到重度污染,環保部門預測本輪霧霾還將持續數日。 入冬以來,全國多地遭遇霧霾襲擊。從11月2日起,環保部相繼派出12個督查組持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省市的重點地區開展督查。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江蘇省大氣重污染預警與應急工作方案(暫行)》(以下簡稱《方案》),今后將根據大氣污染的不同級別,采取應急措施。 《方案》明確,在江蘇省范圍內,已經出現或將于未來兩天內出現不利氣象條件、大氣污染物聚集、秸稈焚燒等,導致或可能導致空氣質量持續惡化的大氣重污染情況時,將
國慶7天長假,京城一半時間被霧霾籠罩,治理霧霾不能單純“靠天吃飯”。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目前,《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正在加緊修訂,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等措施細化落實方案已經形成,空氣污染預警將從輕到重,分為藍、黃、橙、紅四級。 重污染應急預案修訂加緊 北京市2013-2017年清
10月6日,北京站,一名市民戴著口罩。當日,北京因霧霾持續重污染。 北京正在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今后,北京將采取單日和多日重污染綜合分級的方式,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并將加大最高預警級別的強制性減排和健康防護提醒措施。市政府日前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關于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4月中旬以來,東莞市持續受到污染天氣侵擾,昨日,東莞市環保局公布的重污染天氣預警應急方案初稿透露,東莞擬在今后空氣質量一旦出現中度以上污染便啟動空氣質量預警。 根據全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按新的空氣質量標準評價,截至4月16日,今年106天內全市出現輕度以上污染天數為31天,24小時AQ
石家莊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定于11月15日8時啟動Ⅲ級應急響應,應急響應解除時間另行通知。 石家莊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 根據石家莊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的通知》要求,石家莊市自2019年11月15日8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解除時間另行通知
從2月15日至3月15日,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省市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此次督查地區包括京津冀及周邊省份的18個城市,重點督查各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責任落實情況、《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2016年任務完成情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制定和落實情況、10
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重污染天氣,環境保護部提前發出預警通知,60個城市統一啟動預警。這次為何能實現統一預警,又取得了哪些效果?本報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 極端不利氣象條件 是此次區域性重污染的重要誘因 問:12月2日~4日,京
昨天上午10點,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宣布將本市空氣重污染預警由黃色升級為橙色。這是自今年3月31日《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修訂后,首次啟動橙色級別的預警,也是今年首個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周三凌晨起,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本市空氣質量將轉為優良水平。 □發布 城六區PM2.5一夜飆升7倍多
陜西省西安市日前出臺了《西安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暫行)》,由輕到重將空氣重污染分為4個預警響應級別,并分別采取相應的預警應急措施。 在空氣重度污染應急響應啟動后,強制要求全市所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建筑工地或混凝土、砂漿攪拌站一律停工或停止生產。中心城區主干道及主要
11月6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和供暖期污染排放的影響,東北地區持續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為保障大氣環境安全,環境保護部于11月9日啟動重污染天氣督察工作,由東北環保督查中心組成8個督查組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進行全面督察。 按照《關于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5〕97號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重污染天氣頻現的情形下,各地應急響應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重污染天氣的應急管理仍存在預案定位不準、預案銜接不夠、預警發布滯后、響應措施“一刀切”等一系列問題,難以真正發揮應急作用。 空氣重污染狀況不容樂觀 應急響應成效初顯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2013年以來,我國連續出現了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12月2日至4日,受明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一次大面積區域性空氣重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遼寧等7省市,涉及到60多個城市。 環境保護部積極部署,于11月29日晚提前函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
根據京津冀及周邊6省區市環境監測部門最新的分析預測,8日至11日,北京地區將出現靜穩天氣極端不利氣象條件,空氣質量可能達到中度甚至重度污染水平。為此,除北京市及河北省的廊坊、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等城市繼續實施最高級別重污染應急減排措施外,從今天開始,天津市和河北唐山、衡水、滄州,以及山東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0年 第 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已于2010年10月8日經第9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部 長 李盛霖 二O一O年十一月十六
遼寧省大連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空氣重污染日應急響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通知》重點完善了應急響應啟動條件,豐富強化了各級預警對應的應急響應措施,并明確了實施清單化管理,嚴格細化了監管要求。 預警啟動門檻降低 “被動應對”變為“主動出擊”
昨天,持續污染天氣,導致兒童醫院里病童數量不減。 昨天,霧霾仍未散去。針對連續三日的嚴重污染,本市13個政府職能部門及各區縣共同落實“重污染日應急方案”,減排措施開始實施。市環保局介紹,已有54家企業減排了30%,28家工地停止土石方作業。 極重污染日公務車帶頭停駛 市環保局表
市民路過鳳起路地鐵工地旁,都加快了腳步。 昨天上午9點30分,杭州市大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首次啟動了《杭州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 杭州大氣重污染應急辦說,根據監測,1月4日,杭州的全天AQI值已超過200,另據預測,1月5日AQI值為201-221。因此,按照市政府《杭
11月5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風場圖。 北京市PM2.5濃度模式預測與監測實況對比。 11月3日,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部分城市陸續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從11月4日零時開始啟動Ⅱ級應急響應。11月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總體為良—輕度污染,只有太原和保定等城市小時濃度達到
11月3日,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部分城市陸續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從4日零時開始啟動II級應急響應。11月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總體為良-輕度污染,只有太原和保定等城市小時濃度達到中度污染級別,公眾對區域內多地啟動橙色預警有些疑惑。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會商
“太原市污染指數:102.0;空氣質量: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碳。”這是12月10日上午,山西省環保廳官網公布的太原市空氣質量日報數據。 近日,我國很多地方都遭遇了持續性霧霾天氣,截至12月9日環保部數字顯示,全國20個省份10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了重污染狀況,一場跨省重污染天氣應對
再陷“十面霾伏”治霾效果成疑 2014年秋天的第一場“霾伏戰”挨著黃金周的尾巴打響了。直到10月11日,持續多日的“重度污染”才在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下結束。然而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10月17日、18日京津冀等地將再次遭遇霧霾天。飽受霧霾困擾的人們不禁要問:今年霧霾天為何來得這么早?這些年治理霧
7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為深入了解評估過程和主要內容,我們邀請了權威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解讀。 1.請問您如何看待此次《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工作?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評估組組長):剛剛發布的《大氣十條》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