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其中“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項目獲得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自然科學獎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五項獎項之一,為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旨在獎勵那些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貢獻的中國公民。此前,華羅庚、吳文俊、錢學森等均獲此殊榮。 “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項目由中國科大潘建偉院士帶隊,彭承志、陳宇翱、陸朝陽、陳增兵共同完成,這是一支年輕的科研團隊,彭承志為70后,陳宇翱、陸朝陽均為80后,該項目推薦單位是安徽省、中國科學院。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竊聽、黑客攻擊成為信息安全的主要問題,量子力學在解決上述問題方面有望發揮重要作用。據介紹,“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項目組成員長期從事量子力學基礎問題實驗檢驗,對光量子操縱方法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操縱技術,并創新性地應用于量子......閱讀全文

    推開奇妙的量子之門

      2015年年底,世界頂級物理雜志、英國物理學會下屬的《物理世界》公布了本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10項重大突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陸朝陽等以“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的研究成果入選,并榮登榜首。在量子研究領域,這僅僅是該團隊無數榮譽中的一項。在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評獎中,潘建偉、彭承志等為

    中科院20項(人)獲國家科技獎勵

      日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今年中科院共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20項(人)。據統計,作為第一完成人或完成單位,中科院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3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  其中,由中國科技大學牽頭完成的“多光子糾纏及

    六連冠彰顯基礎研究爆發力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這項聽起來“不明覺厲”的研究成果,斬獲了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至此,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連續6年“名花有主”。聯想到這一獎項曾經九度空缺,如今的六連冠可謂彌足珍貴。  盤點這6年來的獲獎項目,2013年“鐵基高溫超導”激發了全世界新一輪研究熱潮;201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時隔多年迎來“雙響”

      作為我國基礎研究領域備受矚目的國家大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繼2006年之后再次迎來“雙響”——在1月8日舉行的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以李家洋院士為第一完成人的“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和以唐本忠院士為第一完成人的“聚集誘導發光”項目團隊雙雙折桂。  根據《國家科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