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屬污染都有哪些?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土十條中提到,要在2020年底前,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所有縣(市、區)全覆蓋。 重金屬污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土壤總金屬污染主要包括:鎘、汞、砷、鉛、鉻、銅、鋅、鎳,局部地區還有錳、鈷、硒、釩、銻、鉈、鉬等。這些重金屬污染物主要來自冶煉廠、礦山、化工廠等工業廢水滲入和汽車廢氣沉降等。 土壤一旦被重金屬污染,是較難徹底清除的,污染物會通過作物吸收、水、食物鏈等途徑,轉移到農產品中,導致農產品超標,危害人體健康。......閱讀全文
深圳出臺土壤污染防治“土四十條”
12月3日,深圳人民政府辦公廳率先出臺了《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簡稱“土四十條”)。 “土四十條”突出將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園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深圳屬于城區型水源地,對
“土十條”發布首提土壤污染防治目標
針對大氣、水、土壤污染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3個“十條”的編制工作。其中,“大氣十條”、“水十條”分別于2013年、2015年發布實施。 昨日下午,國務院正式向社會公開《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全文
“土十條”提出到2020年初步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趨勢
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16.1%的點位超標;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較重;工礦企業及其周邊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土壤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
“土十條”提出到2020年初步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趨勢
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16.1%的點位超標;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較重;工礦企業及其周邊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土壤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陳吉寧:“土十條”正在編制-積極推動土壤污染防治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澎博新聞社記者: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是公眾關注度很高的話題,因為這方面的污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是土壤污染也是一個嚴重的問
土十條將定土壤污染治理時間表-詳細計劃或明年出臺
圍繞土壤污染治理的環保風暴正在蓄勢待發。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由發改委、環保部、國土資源部、住建部、農業部等多部委共同參與制定的“土十條”(《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經過幾十稿的修改完善,征求了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意見,已經將修改完善后的文件提交國務院審議,目前已經進入方案編制關鍵時期,原
土十條即將發布-土壤污染防治或開十萬億級市場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唐珂日前透露,“土十條”即將推出。這也意味著,繼“氣十條”“水十條”相繼出臺后,三大戰役中的土壤污染防治戰役也即將正式揭幕。 “土十條”即《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由發改委、環保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等多部委聯合制定,也被環保部列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作為
“土十條”出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遏制
國務院今天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土十條”),明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主要指標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
環保部:今年全面實施《土十條》-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在11日舉行的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說,今年將全面實施《土十條》,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繼續組織實施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建立規范的污染場地聯合監管機制。 陳吉寧強調,今年將堅決治理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開展2015年貫徹實施《大氣十條》情況考核,全面推進石
農田土壤污染究竟怎么治
“值得好好截圖。”5月31日,備受關注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正式出爐,對“土十條”的頒布,廣東省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 而對于從事農田污染治理和修復十多年的安徽志陽農業高科公司總經理呂治春來說,“土十條”頒布帶來的效應更是立竿見
“土十條”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近年來,從鎘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到接連出現的“毒地事件”,土壤污染持續引發輿論關注。國務院日前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份備受矚目的“土十條”,能否讓我們腳下的土地更潔凈?能否讓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新華社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 一問:“土十條”能否讓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萬眾矚目“土十條”即將打響環保第三戰
據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透露,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核。有望2015年年內或2016年初出臺。 土壤污染現狀不容樂觀 據2014年4月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我國近五分之一耕地遭污染,部分地區土壤污
環保部解讀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
2016年6月7日-8日是環保部對外合作平臺——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一周年年會的日子。智匯平臺(3iPET)以水、氣、土污染防治、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環境公約履約等領域為重點,建設的國際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環保技術專業服務平臺,推動環保技術“引進來、走出去”和產業化發展。 會上,環保部大氣環境
湖南率先出臺土壤污染修復新標
國務院日前下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為全國各地開展土壤污染防治指明了方向。 而在此前,湖南省率先出臺了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標準。湖南省地方性標準《重金屬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標準》(DB43T1125-2016)(以下簡稱《標準》)是由省環保廳、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的。這
中科院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STS計劃項目助力“土十條”落地
7月14日,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頒布一個月之后,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STS)“南方土壤重金屬污染風險區劃與修復技術研發示范”項目群驗收會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召開。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出席會議。 為推動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全院“率先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土十條”怎樣引導行業進階?
隨著土壤污染治理行業的發展,相關企業已從2010年的10多家增加到現在的近千家,從業人員從約2000人增加到近1萬人。業界普遍對“土十條”期待已久,認為其出臺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能力,促進行業發展。 那么,“土十條”將帶來哪些市場利好?怎樣推動行業發展?還需要哪些配套政策措施?
土壤重金屬污染都有哪些?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土十條中提到,要在2020年底前,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所有縣(市、區)全覆蓋。 重金屬污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土壤總金屬污染主要包括:鎘、汞、砷、鉛、鉻、銅、鋅、鎳,局部地區還有錳
土壤污染治理將全面向民資開放-料促5.7萬億投資
繼大氣污染防治后,土壤環境污染成為我國下一步重拳治理的重點。《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獲悉,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核,預計今年年內或明年初將會出臺。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從內部人士處獲悉,按照國務院要求,即將出臺的“土十條”中,會包括劃定
“土十條”即將出臺-36億專項資金示范治理重金屬污染
8月3日,環保部網站發布2015年上半年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綜述,上半年四項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均超過序時進度。 環保部稱,繼“大氣十條”、“水十條”發布后,“土十條”也即將出臺。同時,今年中央下達36億元專項資金,支持30個重點區域重金屬治理和37個重金屬土壤污染治理與
2020年國內土壤修復的總市場規模或超6000億元
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核,預計今年年內或明年初將會出臺。“土十條”的出臺將為土壤修復行業帶來多重利好,據預測,2014-2020年國內土壤修復的總的市場規模將超6000億元。 參與編制“土十條”的專家指出,已經提交國務院審核的“土十條”,
“大氣十條”實施效果評估-“土十條”為何難產?
3月11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答記者問,回應公眾關心的環境問題。 陳吉寧透露,今年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持續實施“大氣十條”和“水十條”明確的各項任務,并出臺實施“土十條”。 陳吉寧強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一次性污染物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比
“土十條”應及早配套相應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周奕豐如是說: “在土壤污染防治中引入社會和民間資本,可充分獲得市場資金的支持,解決土壤污染治理投入大而產出緩慢的后顧之憂。” “如果不能給農民提供經濟的補償,那么休耕制度就難以真正推行。” “經過這么多年的呼吁,看到‘土十條’終于出來了,我非常高興。”談起剛剛新出臺的《土壤污
土十條:強調控風險拒絕燒錢-不搞全面大修復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甫一發布,立即引發輿論熱議。 工人們將污染土壤在密閉車間內進行破碎、篩分等預處理工作。 關注焦點 此前一年多的時間內,各大媒體圍繞“土十條”有過很多猜想或“揭秘”,不少業內人士更是憑各種“內部信息”和經驗,預測“土十條”將拉動環
土壤修復項目及市場進展趨勢預測
2014年以來,國家在多地啟動了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綜合治理項目。同時地方性試點和項目近期明顯變多,項目建設進度有所提高。從行業情況來講,從業企業數量也從當初“從無到有”情形演變成了數量激增的階段。政府對土壤治理修復企業的監管逐步規范的同時,民間也衍生出相應的自律機制。目前土壤修復包括五大盈利模式。
環保部:實施好“水十條”-抓緊編制“土十條”
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吉寧3月16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黨組中心組集中(擴大)學習會,傳達學習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精神。 據中國環境報3月17日報道,陳吉寧強調,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著力抓好以下五項工作。一是全力貫徹落實好新《環境保護法》,抓緊出臺配套文
環境承載力告急-水十條、土十條出臺在即
近年環境保護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環保領域迎來投資盛宴,環保行業步入高速發展期。環保將貫穿經濟社會的全過程。 伴隨著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不斷深入推進、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也在抓緊編制,孕育待生。 2
我國已初步建成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
環境保護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司長邱啟文21日介紹,我國正在建設土壤環境監測網絡。截至目前,已完成2萬個左右基礎點位布設,覆蓋99%的縣、98%的土壤類型、88%的糧食主產區,初步建成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完成后,將向社會公開詳查結果。 去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
治土-攻堅戰也是持久戰
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16.1%的點位超標;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較重;工礦企業及其周邊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土壤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
土壤修復行業拐點將至-2000億元有效市場待開發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談到土壤污染問題,陳吉寧透露,“土十條”文稿已基本成熟,下一步將按程序報批后實施。業內人士預測,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將遠超大氣污染治理和污水處理市場,接近10萬億元存量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有效市場規
掌握土壤“體質”狀況-對癥下藥治土壤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近年來,土地“質”的問題逐漸凸顯,土壤污染問題成為當下社會的重大關切。2014年4月,國家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 民以食為天